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爬架的施工组织设计

爬架的施工组织设计

一、什么叫爬架?爬架有几种形式?爬架是俗称,其学名叫“附着升降脚手架”,是附着于工程结构,依靠自身提升设备实现升降的悬空脚手架。

升降架按其附着支撑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导座式(架体和导轨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固定于建筑结构上的导向座的约束导向下升降的升降架。

)、导槽式(架体中设置有竖向的导向槽、建筑结构上设置有穿入导向槽的导向销,架体在导向槽销的约束下进行升降的升降架。

)、导轨式(架体沿着固定在建筑物上的每次升降前后可接长或拆除的导轨而进行升降的升降架。

)。

按爬架提升设备不同可以采用电动、液压、手动。

按升降方式分为分段式升降架(按一定的水平长度分成一段,每段可以独立升降的升降架。

)、整体式升降架(沿建筑物外围或天井一周连成一封闭体并一齐同时升降的升降架。

)。

二、爬架的用途是什么?爬架怎么爬?爬架用于高层建筑物的结构施工过程中,随建筑物的结构施工逐步提升。

待结构封顶后,再从建筑物的顶部一层一层的爬下,用于建筑物外墙装饰的施工脚手架。

形象的说,每榀爬架有三个类似吸盘(附墙件)的东西吸附在建筑物上,建筑物每提升一层,爬架也跟着爬升一层。

在上升阶段,爬架永远比结构在施楼层高一步架。

爬架在爬升时,将最下面的吸盘(附墙件)拆除移到最上面的结构上,实现爬架的提升。

结构施工中的爬架(向上爬)外墙施工中的爬架(向下爬)当一部升降架不能满足工期要求时,可采用2部爬架同时施工适用范围:爬架适用于各种结构形式和几何截面的高层、超高层建筑(构筑)物施工,包括剪力墙、框架、框剪、筒体结构等建筑物。

三、爬架的优势是什么?爬架具有构造简单、操作方便、经济耐用、适应范围广等优点,对于外挑阳台、悬挑梁、变截面和几何截面不规则的高层建筑(构筑)物,其效果更佳,优势更加明显。

另外,爬架具有非常明显的经济性的优势,爬架材料用量与建筑物的高度无关,仅与建筑物的周长有关,它与传统外脚手架相比,爬架材料用量少,使用成本底,且建筑物越高越经济。

下面来看一下与其他脚手架的对比:某工程三种外脚手架对比分析表通过对以上情况综合比较,可以得出如下结论:①外双排架外挂架耗用材料多、耗用人工多;②外挂架使用时占用塔吊吊次,不利于工期;③外双排架使用高度受到限制。

④对工期、安全、形象、外装修等因素综合考虑,结合安全文明施工和整体形象,外爬架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四、爬架由几种主要构件组成的?升降脚手架结构主要由导轨主框架、水平支承框架、附墙导向座、提升设备、防坠装置等组成。

1.导轨主框架用于构造附着升降脚手架架体,垂直于建筑物外立面,并与附着支承结构连接,主要承受和传递竖向和水平荷载的导向框架。

由导轨和竖向桁架构成,焊成一个整体,结构如下图。

2.与主框架相连,承受架体主要荷载并将荷载传递给主框架的桁架结构。

水平支承框架由定型焊接的标准节通过螺栓组装而成,安装在架体的底部,结通过穿墙螺栓与结构砼固定,固定导向座可在水平方向微调,以适应预留孔垂线方向的误差,导向滚轮座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导向件U形槽上,可在前后方向调节与结构表面的距离,导向滚轮座有四个滚轮,导轨的“T”型翼缘的两根立杆插在导向滚轮座中,四个滚轮分别约束着导轨翼缘立杆,形成滚动滑套连接。

4.提升设备与吊挂件提升设备由电动葫芦和吊挂件钢丝绳组成,通过吊挂件固定在建筑结构上,形成独立的提升体系。

5.防坠落装置架体在升降或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坠落时的制动装置。

是一种类似汽车安全带的一种装置。

6.防倾装置防止架体在升降和使用过程中发生倾翻的装置。

五、爬架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5.1 工作环境温度-15℃~+40℃。

5.2 工作电源电压为三相,每相电压为380±38V,频率为50±1Hz。

5.3 周围空气中无爆炸介质,无腐蚀金属的物质。

5.4 外购件、外协件应有制造厂家的合格证。

5.5 风力达5级时应停止升降和架上作业。

5.6 雷暴雨及夜间时应停止作业。

5.7 架体外侧必须挂密目式安全网,架体底层应密封。

5.8 附着升降架的砼结构强度等级应不小于C10。

5.9 附着点用预留孔左右位移误差应小于50mm。

5.10 操作升降架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公司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工作。

5.11 升降作业时,必须设一名总指挥,统一信号指挥,实施中一组架中任何一个部位发生异常和故障,该组架必须全部停止升降,待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进行升降作业。

六、爬架的关键要求介绍1、材料要求1.1 升降架的导轨主框架、固定导向座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相互之间的连接必须可靠。

1.2 防坠装置应为非需人工操作的机械防坠装置。

防坠装置应能够适应建筑施工现场多水泥浆污染的环境,动作必须灵活可靠,坠落距离最大不得大于150mm,且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2倍以上的升降时荷载。

1.3钢丝绳的选用应符合《起重机设计规范》(GB3811—83)中有关要求,且所有吊索的安全系数K≥6才允许使用,钢丝绳的使用按《钢丝绳类使用方法》(GB5976—88)的规定执行;索具、吊具的安全系数≥6。

1.4升降架导轨主框架、双管吊点、升降装置、固定导向座、升降机构等各部位焊缝,不应有气孔、夹渣及裂纹等严重缺陷,其焊缝应符合建筑钢结构规范三级焊缝要求。

1.5各种钢管,扣件必须符合要求,钢管与扣件之间的连接应满足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

1.6架体中应设置水平桁架,以承受并传递架体荷载,且其构造高度不超过2步架为宜,其挠度变形不应大于1/100跨度。

1.7提升设备必须进行购进检查,使用中的提升设备应在二年之内至少在国家认可有资质的检测中心进行一次超载试验检查,当检验无误后方可投入工地使用,使用中的提升设备严禁超载工作,也不能斜吊(指提升设备与链条或起吊钢丝绳之间不是处于正常的工作平面内或轴线上,而是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倾斜角)和拖挂其它重物。

1.8穿墙承重螺栓的材料选用Q235钢,其力学性能应满足《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700-88)中的有关规定,螺纹最小尺寸不得小于M24,且应符合《紧固件普通螺纹选用系列》(GB9144—88)中的有关规定。

螺栓长度应保证拧紧后不低于螺母外端面3扣。

1.9电控设备中必须安装有短路、过流、失压、零位、错相、断相、漏电保护装置,线路对地绝缘电阻必须≥1MΩ且有可靠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超过4Ω;电控柜应有防雨、防尘功能,有门锁,门上有警示标志,门内应有电控线路图或接线图。

1.10升降架的架体结构,应在每组架中在雷雨前与建筑物的防雷系统相连接,其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超过4Ω,以防雷击。

1.11电机、电器设置等金属外壳应设有可靠的安全接地系统,以防止作业人员发生触电事故。

2作业条件2.1升降前应对螺栓的连接情况,吊具、吊索、升降设备和固定导向座、防坠装置等进行自检观察,如有异常和问题,应进行处理或更换,否则禁止升降。

2.2检查预留孔是否畅通,位移偏差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如有误差超过标准或错留、漏留等问题,应提前处理好。

2.3检查升降脚手架是否与其它物件有连接,升降脚手架上、下是否有阻碍升降的障碍物等,若有,必须予以清除。

2.4上层附着结构的砼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需加固加强的结构,其加固加强措施是否已满足设计要求。

2.5提升设备安装应连接可靠,检查控制系统是否完好,并要调试好。

2.6电源、电缆及控制柜等的设置应符合国家用电安全的有关规定。

2.7同步及荷载控制系统的设置应符合用电安全的有关规定。

2.8架体结构中采用普通脚手架杆件搭设的部分,其搭设的安全质量应满足《高层建筑双排钢管脚手架施工规定》的要求。

3.材料和质量要点3.1材料的关键要求A、材料的材质应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B、架体、导轨及连接件等的焊缝质量应符合建筑钢结构规范三级焊缝要求。

3.2技术关键要求A、每组升降脚手架的几个主框架的各提升点应具有同步性,相邻提升点间高差不得大于30mm,整组架最大升降差不得大于80mm;B、升降脚手架升降到所需高度后,操作人员应密切配合,尽快将升降脚手架与建筑物结构附着固定,并校正导轨垂直度(要求两个方向总高范围内不大于5mm)和调校该组架的水平通直度(水平中心位移偏差应小于30mm),确保升降脚手架恢复到升降前的状态后方能松掉提升设备。

C、上层需附着固定导向座的墙体结构的砼强度必须达到或超过10MPa方可进行升降,从上往下数的第二层结构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70%,第三层的砼强度达到100%。

D、主体施工的同时,及时做好穿墙螺杆预留孔洞的预埋工作。

穿墙螺杆孔洞预留位置尺寸,事先提供给操作班组,做好技术要求及交底,在埋设时必须垂直于结构外表面,吊挂件附墙螺栓孔与导向件附墙螺栓孔相距350mm。

3.3质量关键要求升降架架体和配件进场应有相关质量证明文件。

升降架组装、升降、拆除、架体防护均应按方案和相关安全规定进行施工。

3.4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A、导座式升降脚手架升降时,必须卸除升降脚手架上非设计荷载,非操作人员必须撤离,操作人员也应尽量站在建筑物内进行操作或观察。

B、升降脚手架升降过程中,如遇到刮卡或拉力突增、减等情况,应立即停止升降,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升降。

C、附着支撑、固定导向座与建筑结构之间的连接螺栓应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拧紧、螺栓露出螺母应不少于5扣和15mm。

垫板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按规定垫好。

D、遇五级(含五级)以上大风和大雨、大雪、浓雾和雷雨等恶劣天气时,禁止进行升降和拆卸作业。

并应预先对架体采取加固措施。

E、每次升降完成后应立即对该组架进行检查验收,经检查验收合格并取得准用证后方可使用。

七、爬架的使用③内、外侧支承框架连接到一定长度后,组装小横杆连结内、外支承框架。

小横杆伸出架体外侧10cm。

④水平支承框架一般由标准节连接而成,当连接到架体分组处时,在其端部安装一个非标准节,即端头型,在折转处水平支承框架布设困难时,可用钢管搭接,但其长度必须小于2m,水平支承框架一般放置在裙楼楼面上,如标准层相对裙楼没有内缩面,则放置在裙楼上已找平加固的双排架上。

⑤组装前应明确塔吊附臂的具体位置,注意组装水平支承框架时在有塔吊附臂的地方断开,并用短钢管连接。

1.3、吊装导轨主框架(1)当水平支承框架组装一部分后,随后吊装导轨主框架,起吊时要合理选择吊点,以能垂直升降。

(2)导轨主框架按设计位置与水平支承框架相连。

导轨主框架与水平支承框架采用螺栓连接,在水平支承框架底部用小横杆穿进导轨主框架底部钢管内,兜住水平支承框架,两端再用扣件扣牢。

导轨主框架吊装后要安装必要的斜撑固定,相邻两榀主框架安装后立即组装几步大横杆固定其间距,防止其倾斜、倾倒,并与建筑物安装可靠的临时拉结。

(3)与水平支承框架连结后,立即装好抛撑杆,再解开上面的吊点钢绳。

(4)导轨主框架吊装、固定后,把固定导向座套在导轨上移至将要安装的位置,临时固定,并校正导轨主框架两个方向的垂直度,安装临时拉结,垂直度≤3mm,顶部晃动≤5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