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公法形考任务

国际公法形考任务

三、案例讨论题(共 1 道试题,共 20 分。)
北海大陆架案
1966年,以联邦德国为一方,以丹麦和荷兰为另一方,就他们之间在北海的大陆架划界问题发生了争端。欧洲北海自1959年在荷兰近岸地区发现大型天然气田后,引起各国对北海大陆架油气田勘探开发的重视。
1963—1966年,北海5个沿岸国(英国、挪威、丹麦、荷兰、联邦德国)先后公布了本国关于大陆架的法令,并陆续进行了一系列双边划界活动。其中,联邦德国与荷兰、丹麦的大陆架划界拖得最久。虽然联邦德国与荷兰在1964年12月1日,与丹麦在1965年9日分别订有双边协定,但只解决了两国间近海岸部分的大陆架分界线,即从海岸到海面25海里至30海里之处的分界线,主要适用等距离原则划出;而这些点之外伸向北海中心的分界线则无法达成任何协议。产生僵局的原因是:丹麦和荷兰坚持整条边界线应采用1958年《大陆架公约》第6条规定的等距离原则划出。他们认为,不论德国与该公约的关系如何(德国不是该公约缔约国),德国有义务接受以“等距离—特殊情况”方法为基础划界,因为该方法的使用不仅仅是一项条约义务,而且是习惯国际法的一项规则。
领海基线的划分方法包括(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正常基线法 正确
B. 天文划线法
C. 直线基线法 正确
D. 平行线法
各国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飞越自由 正确
B. 航行自由 正确
C. 捕鱼自由
D. 建造人工岛屿的自由
领空主权表现为(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领空资源的开发利用权 正确
国际法院于1969年2月20日发布其判决。法院在判决中首先拒绝了丹麦和荷兰提出的等距离原则是大陆架概念中所固有的原则的观点。法院不否认等距离法是一种简便的方法,但这并不足以使某种方法一变而为法律规则。
法院接着审查了“等距离—特殊情况原则”是习惯国际法的一部分的论点。法院得出结论, 《大陆架公约》签订之时, 并不存在像等距离原则这样的习惯国际法规则, 公约第6条也没有使这一原则具体化。法院承认,在某些情况下, 有关的国家的确同意按等距离原则划分彼此之间的大陆架疆界, 但没有任何证据表明, 它们这样做是因为感到习惯法规则使它们有义务这样做。
B. 设立空中禁区 正确
C. 制定航空法规 正确
D. 保留国内载运权 正确
( )规定了 或起诉或引渡 原则。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蒙特利尔公约
B. 芝加哥公约
C. 东京公约
D. 海牙公约 正确
1958年, 日内瓦第一次海洋法会议通过的公约包括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领海法律地位的草案 不正确
B. 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不正确
我国采取( )方法划定领海基线。
选择一项:
A. 自然基线法
B. 几何直线法
C. 正常基线法
D. 直线基线法 正确
人类的第一次外空活动是( )。
选择一项:
A. 美国宇宙飞船飞入太空
B. 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正确
C. 美国宇航员乘宇宙飞船遨游太空
D. 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
在群岛国的群岛海道上适用( )。
与此相反,德国认为,在习惯国际法中没有等距离线这样的原则,而且用这种方法划分北海大陆架疆界对它来说是极不公平的。因为德国的海岸线是凹入的,从其两端划出的等距离线会交叉,这将使德国的大陆架成为一个小得不成比例的三角形。1966年3月31日,荷兰与丹麦就它们之间的大陆架分界线达成协议。该分界线以等距离原则为基础,始于一条将英国的大陆架与北海东半部分离的疆界上的一点,延伸至联邦德国海岸外的一点,这样就阻止了联邦德国将其大陆架展至北海中部与英国的大陆架界线相接。1967年2月,联邦德国分别同丹麦和荷兰订立特别协定,将划分大陆架的争端提交国际法院解决。这两个协议请求法院判定:“在划分属于这三个国家的北海大陆架的区域时应适用什么国际法原则和规则……”并承诺在此之后按照法院指明的原则和规则划界。
B. 历史性海湾
C. 群岛水域
D. 国际航行的海峡 正确
第一次海洋法会议于( )年在日内瓦召开。
选择一项:
A. 1958 正确
B. 1956
C. 1952
D. 1954
( )是指以海水退潮时离海岸最远的那条线做为领海的基线。
选择一项:
A. 折线基线法
B. 正常基线法 正确
C. 几何直线法
D. 直线基线法
根据《外层空间条约》和《月球协定》等文件的规定,外层空间(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应用于宇宙研究和拓展各国人民生存空间的目的
B. 是人类共同财产 正确
C. 探索和利用自由 正确
D. 天体及其资源属于先占国所有
属于非无害通过活动的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以任何种类的武器进行任何操练或演习 正确
选择一项:
A. 赛尔登 正确
B. 宾刻舒克
C. 格老秀斯
D. 真蒂利斯
对于发生在公海上的船舶碰撞或其他航行及船长或其他服务人员的刑事或纪律责任事项,由( )专属管辖。
选择一项:
A. 有关人员所属国
B. 沿海国
C. 船旗国或有关人员所属国 正确
D. 船旗国
过境通行制度适用于( )。
选择一项:
A. 内海
法院同样驳回了荷兰和丹麦提出的另一项抗辩:等距离原则即使在《大陆架公约》制定之时还不是习惯法规则,但是自公约制定以来,这样的规则已经形成。
法院认为,采用划界方法的一个先决条件是,按照公平原则, 通过谈判, 达成公平合理的协议。至于所涉及的区域采用何种方法, 单独使用一种方法还是几种方法同时并用, 则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有一条原则是毋庸置疑的,即任何国家的大陆架必须是陆地领土的自然延伸,而不得侵占别国领土的自然延伸。
C. 大炮射程论 正确
D. 200海里论
群岛国的群岛基线最长不得超过( )海里。
选择一项:
A. 48
B. 24
C. 12
D. 125 正确
公海自由制度意味着公海是( )。
选择一项:
A. 国家享有主权权利的海域
B. 无主物
C. 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正确
D. 国家不享有任何权利的海域
国际海底区域是( )
选择一项:
法院最后裁定,作为有关各方之间划界适用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应是:
1.以协议划界,按照公平原则,考虑到所有有关情况,尽可能为各方保留构成某陆地领土自然延伸而进入海下的所有大陆架部分,并且不侵犯其他国家的陆地领土的自然延伸部分。
2.在适用前项规定时,如果划界留有各方的重叠区域,应由他们按协议的比例划分,除非他们决定建立一项联合管辖、利用或开发他们之间要重叠的区域或任何部分的制度。
选择一项:
A. 通过制度 正确
B. 无害通过制度
C. 自由航行制度
D. 条约规定的制度
目前确立外层空间法的最重要的公约是( )。
选择一项:
A. 外层空间条约 正确
B. 东京协定
C. 营救协定
D. 赔偿责任公约
1702年,荷兰著名法学家( )在他发表的《海洋领有论》中提出把海洋区分为领海和公海,指出领海属沿岸国主权管辖,公海则不属于任何国家。
A. 国家管辖范围之外的海床、海洋及其底土 正确
B. 公海海底
C. 专属经济区的海床和底土
D. 大陆架
从国际法角度来看,只有曲入陆地的海域面积( )以湾口宽度为直径的半圆面积才称为海湾。
选择一项:
A. 等于或小于
B. 小于
C. 等于或大于 正确
D. 不大于
根据国际实践,国家间的民用航空飞行的允许主要是通过双边航空协定实现的。我国与近( )个国家签订了航空协定。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毗邻国
B. 群岛国
C. 地理不利国 正确
D. 内陆国 正确
公海自由制度包括(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航行自由 正确
B. 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自由 正确
C. 捕鱼自由 正确
D. 建造人工岛屿和其他设施自由 正确
外国船舶在领海中实行以下行为属非无害行为(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收集情报 正确
B. 进行军事行动 正确
C. 捕鱼 正确
D. 起落飞机 正确
海牙公约规定,下列国家对危害国际民航安全的非法行为具有管辖权(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航空器承租人的主要营业地 正确
B. 航空器降落地国 正确
C. 航空器登记地国 正确
D. 罪行发生地国
下列关于惩治危害国际民航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有( )。
选择一项:
A. 从航空器装载完毕,机舱外部各门均已关闭时起,直至打开任一机舱门以便卸载为止
B. 从航空器为起飞而启动时起,倒着陆滑跑完毕为止
C. 从地面人员或机组为某一特定飞行而对航空器进行飞行前的准备时起,直到降落后24小时止 正确
D. 从地面人员或机组为某一特定飞行而对航空器进行飞行前的准备时起,直到降落后12小时止
选择一项:
A. 宾刻舒克 正确
B. 真蒂利斯
C. 赛尔登
D. 格老秀斯
将 飞行中 定义为航空器从装载完毕,机舱外部各门均已关闭时起,直至打开任一机舱门以便卸载时为止的公约是( )。
选择一项:
A. 东京公约
B. 海牙公约
C. 蒙特利尔公约的补充议定书 正确
D. 巴黎公约
英国的( )在1618年写成的《闭海论》中,反对格老秀斯的海洋自由论点,提出英国有权占有其周围的海洋。
选择一项:
A. 70 正确
B. 80
C. 90
D. 100
现行的国际海底开发制度是( )。
选择一项:
A. 单一开发制
B. 自由开发制
C. 协商开发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