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饮酒》阅读练习与答案

5《饮酒》阅读练习与答案

5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下列对《饮酒》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3分)
A.诗中写飞鸟具有象征意义,用飞鸟飞向天路喻指自己出仕。

B.诗中表现农村的恬美宁静和作者悠然自得的生活。

C.诗中形象地表现了田园的优美和静穆,与诗人的心境契合。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全诗的总结,意即这里有隐居生活的真正乐趣,作者想说却不知怎样表达。

2、“问君何能尔”一句中的“尔”指代什么内容?(用诗中句子回答)(3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中如果把“见”改为“望”好不好?请说说原因。

(4分)
答:例1:“见”字好,“见”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标志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

例2:“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庐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

4、写诗人悠闲自得生活的一句诗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也是全诗的诗眼。

(心远)
6、“悠然见南山”的“见”能否换成“望”?
不能,“见”字的妙处在于无心,无意间偶见,才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

而“望”字确是有意为之。

7、“此中有真意”的“真意”是指自然情趣。

8、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
...的一项是( B )
A “结庐在人境”是说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

B “问君何能尔”,“尔”的意思是“耳”,罢了。

(应是“如此”之意)
C “飞鸟相与还”,“相与还”是结伴而还,意思是飞鸟倦了也知道还家。

D “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据此时此地的情景,也就是指隐居生活。

9、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C )
A “悠然见南山”用一个“见”字描写采菊时于无意间偶见南山,使南山静穆超然的风景正好与作者悠然自
得的心情相融合,表现了一种天真自然的意趣。

B 诗中的采菊、山气、夕阳、飞鸟,包含了无限诗情画意,它既不能用言语形容,又无须用言语形容,体现
了作者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

C 诗的语言婉曲含蓄,虽说“此中有真意”,又说“欲辩已忘言”,其实,“真意”就在作者所要表现和所
要追求的“心远地自偏”的意境中。

(“真意”指诗人从自然与人和谐的景象中所体悟到了自然之趣。


D 这首诗创造了一个诗情、画意、哲理兼具的意境,既表达了作者的清高思想和恬静愉快的心情,又给读者
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10.这首五言古风,写作者在饮酒中欣赏______从而领略到_______。

(自然景物独特的生活情趣与美的享受)11.“心远”二字为全诗之诗眼,它表明_________。

(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心灵超脱世俗才能感受的。

)1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是说:______,_____。

“悠然”二字写出了作者______,也写出了_____。

(自己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看见了南山隐居生活的从容、恬淡、闲适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
13.陶诗的风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平淡、诗味隽永)
14.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的心境。

(恬静、悠然、闲适、恬淡、愉悦)
15.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
这种效果。

请你说说为什么。

(因为“见”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从而很
好地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16.下面对《饮酒》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这首诗歌颂了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适,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境。

B.“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了这样一个辩证的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心境恬淡静谧。

(从“心远地自偏”一句,可知是由于“心远”才有“地自偏”的主观感受)
C.“悠然见南山”一句中的“见”字用得极好,它精妙地表达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人眼帘之意。

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