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1.实质器官中最易发生脂肪变性的器官是:肝脏2.在萎缩心肌细胞内可见:脂褐素3.细胞水肿发生的机理是:线粒体受损4.液化性坏死主要发生于:脑5.下列各种细胞,那种再生能力最强?AA.血细胞 B.心肌细胞 C.平滑肌细胞 D.肝细胞 E.骨细胞6.一下哪项不是健康肉芽组织的表现?BA.鲜红色、细颗粒状B.颜色苍白、水肿明显C.早期痛感不敏感D.容易出血E.有抗感染作用7.影响伤口愈合的局部因素不包括CA.严重感染B.电离辐射C.含硫氨基酸缺乏D.局部血液循环不良E.手术缝线8.槟榔肝是由引起的DA.肝脂变B.肝水变性C.门脉性肝硬化D.慢性肝淤血E.坏死后性肝硬化9.右下肢静脉血栓脱落主要栓塞于AA.肺动脉B.下腔静脉C.右心房D.右心室E.右下肢大静脉10.延续性血栓的形成顺序为AA.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B.混合血栓。
红色血栓,白色血栓C.红色血栓,白色血栓,混合血栓D.混合血栓,白色血栓,红色血栓E.红色血栓,混合血栓,白色血栓11.白色血栓主要成分是AA.血小板B.红细胞C.纤维蛋白D.单核细胞E.中性粒细胞12.左心的附壁血栓脱落后常引起BA.肺动脉栓塞B.脑动脉栓塞C.股静脉栓塞D.门静脉栓塞E.肝静脉栓塞13.以下哪个器官的死灶呈节段性AA.小肠B.心脏C.脑D.卵巢E.肝14.巨噬细胞、纤维细胞和淋巴细胞最常于DA.急性炎症B.肉芽组织C.伤口愈合处D.慢性炎症E.化脓性炎症15.在葡萄球菌感染的炎症反应中所见到主要细胞是EA.淋巴细胞B.单核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肥大细胞E.嗜中性粒细胞16.溶血性链球菌最常引起AA.蜂窝织炎B.假膜性炎C.坏死性炎D.脓肿E.出血性炎17.关于炎症的概念,较恰当地说法是EA.白细胞对细菌的一种作用B.由损伤引起的细胞变化C.细胞生长异常的一种方式D.充血、水肿的一种形式E.组织对损伤的一种防御为主的反应18.肉芽肿性炎症病灶中的主要炎症细胞是BA.中性粒细胞B.巨噬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纤维母细胞E.淋巴细胞及浆细胞19.诊断恶性肿瘤的主要依据是DA.肿瘤的肉眼形态B.肿瘤对机体的影响C.肿瘤的大小D.肿瘤的异型性E.肿瘤的继发性改变20.下列哪项不是真正的肿瘤?CA.霍奇金淋巴瘤B.白血病C.结核瘤D.畸胎瘤E.黑色素瘤21.肿瘤的特殊性决定于AA.肿瘤的实质B.肿瘤的间质C.肿瘤的转移D.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E.肿瘤细胞的核分裂22.下列哪些符合鳞状细胞癌的特征CA.多经淋巴道转移B.浸润性生长C.有癌珠形成D.可发生于原来没有鳞状上皮覆盖的组织E.菜花状肿块23.下列除那一项外,其余均属于癌前病变?BA.纤维素性乳腺癌B.十二指肠溃疡C.粘膜血斑D.结肠多发性流行息肉E.小腿慢性溃疡24.肿瘤血道播散最常见的部位是DA.肺、胸膜、脑B.肺、肾、胃、脾C.肝、腹膜、骨、肾D.肝,肺E.肝、腹膜、脑25.癌与肉瘤的主要区别是BA.瘤细胞的分布方式不同B组织来源不同 C.肿瘤内血管多少不同D.转移的途径不同E.发生的年龄不同26.肿瘤性增生和其他类型的增生最根本的区别是CA.增生迅速B.增生对机体有害C.增生细胞分化不成熟D.病因尚不明了E.以上都不是27.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主要表现在:组织结构的异常28.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BA.cancerB. carcinomaC.carcinosarcormaD.sarcomaE.carcinoid29.淋巴结癌转移时,癌细胞首先出现在DA.副皮质区B.淋巴滤泡中心C.淋巴结门部D.边缘窦E.淋巴结的髓质30.下列哪一项不符合皮肤基底细胞癌?CA.好发于面部B.多见于老年人C.生长缓慢,不形成溃疡D.对放射治疗敏感E.少发生转移31.诊断肿瘤最可靠的方法是EA.CT检查B.X线透视C.超声波检查D.脱落细胞学检查E.活组织检查32.小叶性肺炎的病变范围CA.以呼吸性细支气管为中心B.以终末细支气管为中心C.以细支气管为中心D.以支气管为中心工程E.以肺泡管为中心33.二氧化硅尘致病力最强的是DA.<5微米B.>5微米C.<3微米D.1~2微米E.3~4微米34.诊断结核最主要的根据是DA.上皮样细胞B.多核巨细胞C.干酪样坏死D.结核结节加干酪样坏死E.以上均不是35.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BA.I型变态反应B.呼吸道反复感染C.白喉杆菌感染D.饮酒过度E.支气管壁先天发育障碍36.临床上最常见的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是CA.局灶型肺结核B.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C.浸润性肺结核D.干酪性肺结核E.结核球37.下列哪一型肺结核临床上患者病情危重EA.原发性肺结核B.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C.浸润型肺结核D.结核瘤 D.干酪性肺结核38.除下列哪一种外都是致癌物质?BA.砷B.金C.铬D.锡E.镍判断题:1.坏死细胞核的改变为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2.气球样变性是脂肪变性的一种类型,制片过程中脂肪溶解,细胞呈气球样。
×3.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造成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称肥大。
×4.坏疽是组织坏死后继发腐败菌感染而形成的特殊形态√5.变性是指细胞内出现了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增多.×6.支气管粘膜上皮出现了鳞状上皮化生,属于适应性改变。
√7.DIC是指微血管内有广泛的纤维素性血栓形成。
√8.含铁血黄素是在巨细胞内形成的。
×9.脑缺血性梗死属凝固性坏死。
×10.左心衰是,肺组织内出现的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叫尘细胞。
×11.主要由白细胞构成的血栓成白色血栓。
×12.潜水员病就是因为血液中重新释放的CO2和氮气所造成的栓塞。
×13.脾、肾、肠易发生贫血性梗死。
×14.发生在粘膜的纤维素性炎症又称假膜性炎。
√15.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是变质、渗出、增生。
√16.细菌性痢疾及大叶性肺炎均为纤维素性炎症。
√17.发生在粘膜的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称为纤维素性卡他性炎症。
×18.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常以渗出为主,浸润的炎细胞常为中性粒细胞。
×19.“癌症”是癌与肉瘤的统称。
×20.肝癌转移到肺称肺转移性肝癌。
√21.肿瘤的异型性愈小,表示其恶性程度愈高。
×22.间变细胞一般是指缺乏分化状态的恶性肿瘤。
√23.癌常沿淋巴道转移而肉瘤多经血道转移。
√24.癌前病变是一种良性病变。
√25.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恶性肿瘤。
√26.浸润性生长的肿瘤全为恶性肿瘤。
×27.小叶性肺炎是细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急性纤维素炎。
×28.慢性支气管炎病变特点包括气管壁内粘液腺增生,肥大,功能亢进。
√29.硅肺的基本病变是矽硅结节形成和非组织的弥漫性纤维化。
√30.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反复发作可致肺气肿,肺心病。
√31.肺外器官结核病多由继发性肺结核引起。
×32.成人肺结核主要通过支气管播散。
√33.二期矽肺的矽结节主要局限在肺门淋巴结。
×名词解释:1.变性:指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量显著增多,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2.增生: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形成的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增生。
3.虎斑心:心肌脂肪变性,见于左心室内膜下心肌和乳头肌,呈黄色条纹与暗红色心肌相间,似虎皮斑纹。
4.化生:由一种以分化组织转化为另一种相似性质的分化组织的过程。
5.凋亡:是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团细胞的死亡,死亡细胞的质膜不破裂,不引发死亡细胞的自溶,也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有人也称之为程序性细胞死亡。
6.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因为失水变干、蛋白质凝固,而变为灰白色或黄白色比较干燥结实的凝固体,故称凝固性坏死。
凝固性坏死常见于心、肾、脾等器官的缺血性坏死(梗死)。
7.再生:机体组织、损伤缺失后,由损伤周围同种细胞增生来加以修复的过程。
8.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异己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伴炎性细胞浸润。
肉眼成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浸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9.充血:局部组织或器官的血管内的血液含量增多称充血。
10.淤血:器官或组织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而发生的充血称淤血。
11.心衰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并吞噬红细胞,将血红蛋白分解,胞浆内形成棕黄色的含铁血黄素,此时称为“心力衰竭细胞”12.血栓形成:活体心脏、血管内,血液某些成分析出、凝聚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血栓形成。
13.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
14.栓子:阻塞血管腔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
15.炎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为炎症。
16.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质、体腔、粘膜表面和体表的过程叫渗出。
17.趋化作用:白细胞向着化学刺激所在部位作单一定向的移动,叫做趋化作用。
18.蜂窝织炎: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好发于皮肤、肌肉、阑尾等。
19.败血症: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后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和病理变化,如高烧、寒战、皮肤、黏膜出血点,脾脏和淋巴结肿大,称为败血症。
血中可培养出病原菌。
20.肉芽肿性炎:是一种特殊性增生性炎,以肉芽肿形成为其特点。
肉芽肿是由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呈局限性浸润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21.假膜性炎:发生在粘膜的纤维素性炎,由于渗出的纤维蛋白、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共同形成灰白色膜状物,称为假膜,故又称为假膜性炎。
22.脓肿:局限性化脓性炎,局部组织溶解坏死形成含脓液的腔。
23.绒毛心:纤维素性心包炎,其心包腔出现大量纤维蛋白渗出,心脏的搏动是心包的脏、壁两层渗出的纤维蛋白呈绒毛状,形成“绒毛心”,严重影响心脏功能。
24.肿瘤: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25.异型性:指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26.肿瘤的转移:肿瘤细胞冲院发布为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被带到他出而继续生长、形成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黄宗刘的过程。
27.恶病质:恶性肿瘤晚期,机体严重消瘦、无力、贫血和全身衰竭的状态。
28.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包括纤维结缔组织、脂肪、肌肉、脉管、骨、软骨组织等)的恶性肿瘤。
29.癌: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30.癌前病变: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癌变潜在可能性的良性病变,长期存在有可能转变为癌。
31.不典型增生:是癌前病变形态学改变,指增生上皮出现一定程度异型性,但不足以诊断为癌。
32.原位癌:粘膜鳞状上皮层或皮肤表皮层内重度非典型增生累及全层,但尚未侵破基底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