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豆杉的药用价值

红豆杉的药用价值

红豆杉的药用价值基本资料中文名:红豆杉(sha、shan)学名:Taxaceae别名:紫杉,赤柏松属:红豆杉属历史: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

开发价值:常绿针叶,结樱桃大的奇特红豆果,是第四世纪冰川后遗留下来的世界珍稀濒危植物,全世界自然分布极少,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其木材细密,色红鲜艳,坚韧耐用,为珍贵的用材树种。

特别由于含有抗癌特效药物紫杉醇而非常珍贵,这种神奇的药物是继阿霉素和顺铂之后,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抗癌药物,是迄今国际市场最畅销,最热门的新型抗癌药物,也是晚期癌症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线,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生态习性红豆杉南北各地均适宜种植,具有喜荫、耐旱、抗寒的特点,要求土壤PH 值在5.5~7.0,可与其他树种或果园套种,管理简便,其中东北红豆杉,它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的古老树种,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顽强的生命力使之在地球上已生活了250多万年。

它不但侧根发达、枝叶繁茂、萌发力强、而且适应气候范围广、对土质要求宽,还耐修剪、耐寒、耐病虫害。

而且可以长成高大的乔木、有的单株甚至可以生长上千年不衰,即可以用做药用品种,还可以用做绿化品种,东北红豆杉在民间传说中,素有“风水神树”之称。

形态特征红豆杉属常绿乔木,胸径有1米之多,高达20米。

它对于所生长的小环境要求很特别,在海拔2500~3000公尺的深山密林之中,才可以见到它的踪影,成材需50~250年。

得名由来红豆杉这类植物近年来是植物界一位走红的名星。

因为它可提炼紫杉醇,所以是国际上公认的防癌抗癌药剂,同时又是国家一类保护树种。

红豆杉的红豆,宛如南国的相思豆,外红里艳,可以寄托人们的相思。

红豆杉得名也是因为它生长着与红豆一样的果实,故得名红豆杉。

分类红豆杉分类红豆杉的分布及种类:除澳洲的Austrotaxus Spicata一种产于南半球之外,其余红豆杉均产于北半球。

我国红豆杉有4种1变种,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东北红豆杉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长白山和黑龙江一带,辽宁东部山区也有少量分布。

云南红豆杉主要分布在滇西与地州16个县总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其特点分布广,生长分散,无纯林,多为林中散生木。

南方红豆杉主要分布在滇东、滇西南,滇东纯林,多为林中散生木。

西藏红豆杉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西藏南部和东南部。

红豆杉功效:利尿消肿、治疗肾脏病、糖尿病、肾炎浮肿、小便不利、淋病等。

温肾通经、治疗月经不调、产后瘀血、痛经等到有效的功效。

红豆杉分类二全世界的红豆杉根据生长地域和生物学特性可分为11个种类,除澳洲的AUSTROTAXUS SPICATA 产于南半球外其于分别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至亚热带地区。

我国有4个种类和一个变种。

1、东北红豆杉(T.CUSPIDATA STEB.ET IUCC)主要分布在吉林长白山和黑龙江一带,辽宁东部山区也有少量分布。

东北红豆杉拉丁名:Taxus cuspidata植物名称:东北红豆杉学名:taxus cuspidate sieb eb zucc别名:紫杉、赤柏松、紫柏松、宽叶紫杉、米树等科名:红豆杉科拉丁科名:Taxaceae属名:红豆杉属东北红豆杉是我国4种1变种红豆杉之一,其他3种1 变种为云南红豆杉、西藏红豆杉、中国红豆杉、南方红豆杉。

[分布地区]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日本、朝鲜、俄罗斯(阿穆尔州、库页岛等)东北亚地区。

如:辽宁东部、吉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主要城市:哈尔滨、牡丹江、鹤岗、鸡西、双鸭山、伊春、佳木斯、长春、四平、延吉、抚顺、铁岭、本溪)[生物学特性]生境性耐阴,密林下亦能生长,多年生,不成林。

多见于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内。

生于山顶多石或瘠薄的土壤上,多呈灌木状。

原产地年均气温摄氏2度到7度,年均降水750~1000毫米。

多散生于阴坡或半阴坡的湿润、肥沃的针阔混交林下。

性喜凉爽湿润气候,可耐零下30摄氏度以下的低温,抗寒性强,最适温度20摄氏度到25摄氏度,忌暴热、暴冷和空气干燥,属阴性树种。

喜湿润但怕涝,适于在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上种植。

[生长区域]东北红豆杉是东北树种,适应在东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浙江、江苏、上海等长江以北地区生长。

[年生长情况]东北红豆杉的株高在头三年生长缓慢,株高一般年生长10—15CM左右;移栽一年后生长加快,3年以上苗每年增高可达20—30CM。

[外观特点]东北红豆杉特点是树木的小枝一到秋季就变成黄绿色或淡红褐色。

其叶为二列式,稍微弯曲呈镰刀形,近看像球,远看像花,极为美观。

[生长习性]阴性,喜冷凉湿润气候,浅根性,怕涝,忌盐碱[药用价值]以茎、枝、叶、根入药。

主要成分含紫杉醇、紫杉碱、双萜类化合物。

有抗癌功能,并有抑制糖尿病及治疗心脏病的效用。

经权威部门鉴定和相关报道,中国境内的红豆杉在提炼紫杉醇方面具有一定的含量,尤其以生长环境特殊的东北红豆杉含量最高,含量可达万分之三(据o报道)。

独特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植物体内物质的沉积。

如果把东北红豆杉适当南迁可增加生长期、改善生长环境、有利于体内有效成分的合成,提高含量和品质。

[绿化观赏]东北红豆杉不仅是珍稀的药用植物也是园林、庭院绿化、美化的佳品,是目前最珍贵稀有的高档绿化树种。

具有独特的盆景观赏价值是东北红豆杉的又一大特色,应用矮化技术处理的东北红豆杉盆景造型古朴典雅,枝叶紧凑而不密集,舒展而不松散,红茎、红枝、绿叶、红豆使其具有观茎、观枝、观叶、观果的多重观赏价值。

光滑的红茎代表坦荡与高贵,常绿的针叶表达坚毅与永恒,酷似“相思豆”的红豆彰现了爱心与思念。

整株造型含而不露,超凡脱俗,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

东北红豆杉因其资源稀少,被列为我国一级珍稀树种加以保护。

2、云南红豆杉(T.YUENNAN ENSIS CHENG ET L.K.FU)主要分布在滇西与地洲的16个县,总面积约九万平方公理。

其特点是分布广、生长分散、无纯木林,多为林中散生木。

3、西藏红豆杉(T.WALL ICHIANA IUCC)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西藏南部、和西南部。

4、中国红豆杉(.CHINENSIS (PILGER)ROHD)5、南方红豆杉(T.CHINENSIS VAR MAIREI(LEMEE ET L…EVL)CHENG ET L.K.FU)主要分布在滇东、滇西南、滇东纯林,其它多为林中散生木。

6、曼地亚红豆杉:是二十世纪末引种我国的杂交品种。

其母本是东北红豆杉(T.CUSPIDATA).父本是欧洲红豆杉(.T.BACCDFA).在美国和加拿大不过80年的历史。

曼地亚红豆杉多为灌木型,由于其只能长成灌木,不能长成乔木,所以是绿化的好品种。

从全球范围看,虽然红豆杉在美国、加拿大、法国、印度、缅甸及中国都有分布,但亚洲的红豆杉储量最多。

其中中国的红豆杉储量是全球储量的一半以上,在全球的11个品种中中国就有5种。

药用价值癌症药物的新来源:紫杉酚(taxol)是一种有效且常用的癌症药物,但它目前仅能采自于一种濒危植物的针状叶,人们对该药的需求很可能超出这种树的生产能力。

最近,研究人员在美国化学协会举行的会议上宣布说,他们已经从榛树和真菌中分离出了这种化合物。

这一发现可能会为该药提供一个充足的新来源,也可能使其成本大幅度降低。

紫杉酚属名paclitaxel,是全世界癌症药物销售量最大的药物之一。

它被用于治疗子宫癌和乳腺癌,许多乳腺癌治愈者仍服用该药以预防癌症的复发。

虽然现在这种药物的供应仍很充足,但很快需求可能会增加:调查人员正在测试该药对阿耳茨海默氏病、多样性硬化以及其它癌症的疗效。

如果该药对上述疾病确实有疗效,那么药物将变得供不应求。

因为该药的生产是先从太平洋红豆杉的针状叶中提取先导化合物,再对其加工而成的。

太平洋红豆杉是一种濒危植物,生长在北美太平洋西北沿岸。

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大学的化学家安杰拉·霍夫曼一直在寻找办法,提高红豆杉中紫杉酚的产量。

出乎意料,她在另一个完全无关的研究课题中发现了该化合物的一个新来源。

她和她的同事当时正在研究榛树,想搞清为什么榛树中有些更易患上枯萎病。

这种枯萎病在俄勒冈州的威拉米特河谷毁坏了成片的榛树林。

研究人员从几种类型的榛树中得到了提取物,并对这些样品进行了纯化和分析,霍夫曼在其中发现paclitaxel的化学特征。

霍夫曼和她的同事发现,榛树的树叶、树枝和果实中都含有paclitaxel,虽然含量仅有红豆杉的10%。

他们同时发现生长在榛树上的真菌也可产生paclitaxel。

戴维·霍克说,最终,有关真菌发现可能是最有价值的。

戴维·霍克是美国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县一家药物公司的天然产品专家。

他说,红豆杉中也含有产紫杉酚的真菌。

霍克强调,如果能用真菌在大缸里产生这种药物,“这将肯定是很有价值的”。

红豆杉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提取物——次生代谢衍生物-——紫杉醇。

根椐方唯硕博士(方唯硕——199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化学博士曾师从于梁晓天教授)的研究结果,紫杉醇最早是从短叶红豆杉的树皮中分离出来的抗肿瘤活性成份。

是治疗转移性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最好药物之一,同时对肺癌、食道癌也有显著疗效,对肾炎及细小病毒炎症有明显抑制。

紫杉醇的抗癌机理是:紫杉醇能与微量蛋白结合,并促进其聚合,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效阻止癌细胞的增殖。

为减少对野生红豆杉资源的破坏,人们又开始用红豆杉的枝茎叶部分,提取前体化合物10----去乙酰巴卡亭Ⅲ、然后用半合成办法制备药用紫杉醇。

紫杉醇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广谱、强活性、抗癌药物,具有独特的抗癌机理。

国外最早报道是1971年美国从红豆杉中提取紫杉醇,美国食品医药管理局(FDA)1992年批准用于临床,经证明对多种癌症有疗效,由其是对卵巢癌、乳腺癌的治疗获得成功,治愈率达33%,有效率75%.用美国肿瘤研究所(NEI)所长BRODER的话说:紫杉醇是继阿霉素、顺铂之后十五年来,人类与各种癌症相抗争时,疗效最好、副作用最小的药物。

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世界各国对传统医药的治病方法和治疗原理逐渐接受(传统医药是指在现代医药出现以前,保护和恢复健康的医疗方法)。

中国在传统医药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中药麻醉、针灸、中草药等。

经权威部门鉴定和相关报道,中国境内的红豆杉在提练紫杉醇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含量。

以东北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的含量较高,由其以生长环境特殊的东北红豆杉含量为最高(含量可达万分之二)。

独特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植物体内干物质的沉积。

如把东北红豆杉适当南迁可增加生长期、改善生长环境有利于植物体内有效成份的合成,提高含量和品质。

当前,人类获得紫杉醇的方法有:1.天然提取. 2.人工合成. 3.半人工合成. 4.生物发酵. 后三种方法大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1)紫杉醇的生物合成:紫杉醇的分子式为:C47H51NO14是萜类环状结构的天然次生代谢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