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美白对虾亲虾培育技术初探

南美白对虾亲虾培育技术初探

南美白对虾亲虾培育技术初探彭昌迪1 郑建民1 周光明2 彭文国1刘悦周2 何世强1 唐天礼1 李喻春2(1.深圳市农科中心水产研究所,深圳市5180402.深圳市海洋与水产局,深圳市518006)提 要 从室外土池人工饲养的5月龄和7月龄南美白对虾中精选出健康无病的成虾作为后备亲虾,放入室内水泥池中培育6个月,探索亲虾的培育技术及性腺发育成熟所需的条件因子,主要是积温度数、月龄、饵料种类。

此外,还分析了亲虾的生长特性,推荐了有效提高亲虾产卵孵化率的饵料组合方式。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亲虾培育 性腺发育 孵化率 饵料 近年来,我国南方地区饲养南美白对虾的规模越来越大,因育苗亲虾主要依赖国外进口,所以苗种供应偏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养殖业的发展。

南美白对虾亲虾的批量培育技术以美国夏威夷比较成熟,台湾对之也有研究[1]。

深圳市农科中心水产研究所在1998年高位池饲养南美白对虾初获成功的基础上[2],开展了亲虾培育技术的研究。

经过1年多的努力,成功培育出亲虾3000余对,其性腺达到自然成熟,育苗厂家已利用这些亲虾批量生产苗种。

现将本所进行的南美白对虾亲虾培育试验归结如下。

材料和方法 1.亲虾选择1999年11月,分两批从室外土池中精选出人工饲养的7月龄(平均体重27g/尾)和5月龄(平均体重19g/尾)健康无病的成虾作为后备亲虾,移入育苗池内,放养密度为20~25尾/m2,雌雄同池培育。

经观察,雌雄后备亲虾的性腺均未发育。

2.培育管理冬季,用热水锅炉将用于添换的海水预先加热,使之与池水的温差低于0.5℃。

室内水泥池覆盖透明塑料薄膜保温。

根据南美白对虾的生物学特性[3],本试验控制月平均水温在19~27℃。

(2)盐度控制亲虾性腺发育需要高盐度条件。

冬季雨水少,一般盐度变化不大。

在亲虾培育过程中,盐度保持在27‰~32‰。

(3)水质调节水质调控的主要数据见表1。

水质好坏是决定亲虾培育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

水质调控主要是做好排污、换水、充气三项工作。

为此,日换水量保持在1/3~2/ 3,除排污、清理残饵、换水操作过程中暂停充气外,其余时间均保持充气状态。

水位高低对亲虾有一定影响,将水位控制在120cm较为理想。

水位过低,操作时亲虾易受惊吓;水位过高,又给换水增大负担。

(4)饵料饵料种类是决定亲虾性腺发育成熟的主要因子。

南美白对虾的亲虾性腺发育需要高表1 水质调控的主要数据项 目pH 主要营养盐最高监测含量(umol/L )NO 2-NNO 3-N NH 4-NPO 4-P过滤海水8.05~8.200.3190.001 2.1300.001亲虾池内海水7.70~8.1031.8120.00219.9872.786表2 亲虾的培育成活率及性比培育的起始日期池号亲虾成熟出售日期成活尾数死亡尾数♀ ♀ 成 活 率(%)1999.11.26.1#2000.4.16.3052454643550/639=861999.11.26.2#2000.5.24.1901919484381/559=681999.11.26.3#2000.5.24.2152108660425/571=741999.11.26.4#2000.5.24.2462172114463/498=931999.11.26.5#2000.5.24.2362455848481/587=82鱼。

投饵次数为每日三次:上午9 00、下午3 00、晚上10 00。

日投饵量为虾体重的10%左右,视亲虾摄食情况适当增减。

投喂前对鱿鱼、小杂鱼作适当的加工处理。

(5)病害防治每隔两天,在饵料中掺入适量的微量元素,以增强虾的体质和抗病力。

每日添换的海水用1m g/L 的病毒克消毒处理。

亲虾培育期,引发虾病的主要病原体为T SV (桃拉症病毒),病症为虾体变黄,步足、泳足及尾柄呈红色,虾体没有活力。

一经发现要及时捞起,进行隔离处理。

结果与分析 1.亲虾的培育成活率与性比第一批亲虾培育结果列于表2。

表中数据显示,经6个月室内强化培育,5口亲虾培育池,最高成活率93%,最低成活率为68%,平均80%。

说明本试验采用的培育管理技术是可行的。

根据试验记录,死亡高峰期出现在后备亲虾从室外土池移入室内水泥池的初期阶段,其主要原因是环境突变。

1个月后,亲虾逐渐适应室内环境,死亡情况得到控制。

对死亡数作一对比,投入亲虾的雌雄性比为1.1 1,而死亡亲虾的雌雄比是1.22 1,这是否因雄性抗病力比雌性强,有待进一步研究。

2.亲虾生长特性(1)体长、体重的月龄变化第一批亲虾培育时间为1999年11月26日至2000年5月24日,为期6个月。

生长测量结果,雌虾由初期平均体重28.47g 、体长13.11cm 增至平均体重44.4g 、体长14.9cm ,最大体重55.8g 、最大体长16cm 。

雄虾由初期平均体重26.33g 、体长12.9cm 增至平均体重34.2g 、体长13.9cm,最大体重45g 、最大体长14.8cm 。

根据每月统计资料,得出亲虾培育过程(8~13月龄)生长相关方程。

雌雄体重随培育天数变化的关系: ♀W=28.47e 0.00243Xr=0.999(1) W =26.33e 0.00150Xr =0.999(2)* W=体重,X=培育天数雌雄体长随培育天数变化的关系: ♀L=13.11e 0.000706X r=0.995(3) L =12.86e 0.000403X r =0.984(4)* L=体长,X=培育天数体重随体长的变化关系: ♀W △=0.004136L △3.437r =0.999; W △=0.002035L △3.707r =0.999;* W △=体重增量,L △=体长增量表3 亲虾的性腺发育与积温项目前期土池成虾养殖相关因子室内早期5%亲虾性腺发育成熟相关因子雄 虾雌 虾月龄积温(0D)平均体重(g)月龄积温(0D)平均体重(g )平均体长(cm)月龄积温(0D)平均体重(g)平均体长(cm)第一批76181278678027.613.01186633913.4 体重增量随体长增量变化的关系: ♀W △=-0.454+8.983L △ r=0.999 (5) W △=-0.233+8.485L △ r =0.999 (6)从生长测量结果及(1)、(2)、(3)、(4)方程都可以看出,亲虾生长十分缓慢。

根据方程计算,经6个月培育(180d),雌虾平均体重增加15.70g 、体长增长1.77cm ,月平均(30d )体重增量2.62g 、体长增量0.30cm 。

雄虾体重增量8.11g 、体长增量0.97cm,月平均体重增量1.35g 、体长增量0.16cm 。

相同条件下,雄虾生长要比雌虾慢1.9倍。

从(5)、(6)方程分析,雌虾体长增加1cm ,体重增加8.55g ;雄虾体长增加1cm,体重增加8.25g 。

雌雄体重随体长的增量比几乎相同,也就是说,相同体长的雌雄白对虾,体重也接近。

根据养殖实践,亲虾生长的快慢与养殖环境、放养密度、饵料质量等关系密切,生长速度会有一定变化幅度,但变化趋势符合理论推理。

本试验得出的亲虾生长特性——当养殖期达到一定月龄时,生长速度缓慢;相同条件下雄虾比雌虾长得慢;雌雄体重随体长变化的增量比相当等都是客观事实。

(2)亲虾的性腺发育与积温根据日常记录,将两批亲虾中早期5%个体性腺发育成熟的相应月龄、积温等数据列入表3。

对比两批不同月龄亲虾的培育情况,第二批亲虾性腺成熟的月龄与第一批相同,积温度数也接近,但个体比第一批小。

这说明,亲虾性腺发育成熟除需加强营养外,还要求达到一定的积温度数与生长月龄。

成熟亲虾的个体大小差别较大,同批同池亲虾中,性腺先发育成熟的往往是个体处于中等大小的,而不是最大的。

尽管第二批亲虾较第一批亲虾提早2个月进入强化培育状态,但因没有达到必需月龄与积温,性腺不可能提前发育成熟。

第二批亲虾个体规格较小,这与试验池小,放养密度过大有关。

3.性腺成熟与饵料(1)亲虾的性腺发育与饵料试验选用鱿鱼、牡蛎、小杂鱼作亲虾的饵料。

据第一批亲虾的饲喂结果,雄虾达8月龄就有少数个体的精荚呈乳白色,达11月龄时大部分雄虾精荚成熟。

雌虾达11月龄,少数个体的卵巢由乳白色变成金红色,13月龄时多数雌虾的卵巢达到自然成熟。

此时在黄昏可见少量自行交配成功的雌虾。

经产卵、孵化实验,每尾雌虾产卵量在10~25万粒左右,孵化率只有5%~19%,每次产卵仅获得1~4万尾幼体。

此结果说明,鱿鱼、牡蛎、杂鱼三种饵料可促使亲虾性腺达到自然成熟,但对提高亲虾的卵质与精子活力尚嫌不足。

据此也说明,亲虾不剪眼柄同样可使性腺自然成熟,并能交配、获得正常的受精卵。

(2)孵化率与饵料给性腺成熟的雌虾摘除眼柄,配以2 1的雄虾,投喂不同饵料,进行产卵、孵化对比试验,其结果列入表4。

表4数据显示,饵料的种类与组合方式对亲虾卵质和孵化率有较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摘除眼柄的试验组,所给的饵料(鱿鱼、牡蛎、杂鱼)与前期不摘除眼柄的亲虾组相表4 不同饵料组合与亲虾产卵量比较饵料组合方式亲虾第二次产卵量(万粒)孵化率(%)鱿鱼、牡蛎、杂鱼10~255~19鱿鱼、牡蛎、花蟹14~24.57~36鱿鱼、牡蛎、花蟹、海虫13~2821~57同,其产卵孵化率与池中自行交配产卵的没有多少差别。

摘除眼柄虽然可以加快卵巢成熟,但孵化率的提高主要受饵料营养的制约。

据有关文献报道,饵料中蛋白质、脂肪酸等营养的组成结构与对虾卵质有密切关系。

成熟卵巢中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远高于未成熟卵巢,这些脂肪酸还可能转化成前列腺素,促进对虾成熟与产卵[5]。

本试验没有对鱿鱼、牡蛎、花蟹、海虫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但试验结果表明,用上述4种饵料配合投喂,亲虾的受精卵可得到较高的孵化率。

尤其是海虫更具有特殊的营养成分,适合南美白对虾性腺发育的需求。

小 结 1.在亲虾培育期,虾的体重、体长增长缓慢;相同条件下雄虾生长比雌虾慢1.9倍。

2.雌雄亲虾同期培育,雄虾性腺成熟期比雌虾早2~3个月。

3.在盐度27‰~32‰、月平均水温19~27℃条件下,用鱿鱼、牡蛎、杂鱼组合投喂,不摘除亲虾眼柄,雄虾长至11月龄,雌虾长至13月龄,性腺均可达到自然成熟,并能自行交配产卵,产卵孵化率在19%左右。

4.对性成熟的亲虾投喂鱿鱼、牡蛎、花蟹、海虫组合饵料,受精卵的孵化率可达到57%。

参考文献1.钟孟原.无特定病毒SPF白对虾养殖介绍.中国水产,1999(9):62~63.2.郑建民,彭文国,彭昌迪等.高位池养南美白对虾初获成功总结分析.水产科技,1998(6):26~28.3.张伟权.世界重要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简介.海洋科学,1990(3):69~73.4.刘文御.南美厄瓜多尔白对虾繁殖现状.养鱼世界(台), 1998(12):26~28.5.黄鹤忠,易剑国,吴玉梁.池养南美白对虾卵巢促熟技术.水产科技情报,1998,25(4):166~168.发稿编辑 汤惠明校对 朱大白(上接第219页) 晒田宜不完全脱水,水位降低至田面露出即可,而且时间要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