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立定跳远的训练方法

立定跳远的训练方法

立定跳远的训练方法慈溪市崇寿初级中学张烈新在体育教学训练中,立定跳远是测试下肢爆发力和全身协调能力的最简单有效的手段。

在体育教学中,完整的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由预摆、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组成。

本人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改进训练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谈谈立定跳远的教学方法。

掌握动作技术要领预摆: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往后摆。

要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摆动时一伸二屈降重心,上体稍前倾。

起跳腾空: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两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摆动,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并充分展体。

要点: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摆要协调,空中展体要充分,强调离地前的前脚掌瞬间蹬地动作。

落地缓冲:收腹举腿,小腿往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摆动,并屈膝落地缓冲。

要点:小腿前伸的时机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后摆,落地后往前不往后。

立定跳远的辅助练习挺身跳:原地屈膝开始跳,空中做直腿挺身动作,髋关节完全打开,做出背弓动作,落地时屈膝缓冲。

单足跳前进练习:一般采用左(右)去右(左)来的方法进行练习,距离控制在25-30米左右,完成3-4组。

收腹跳练习:从原地直立开始起跳,空中做屈腿抱膝动作或双手在腿前击掌,落地时一定要屈膝缓冲。

越过一定高度兼远度或一定远度兼高度。

个别辅导,纠正存在的错误动作预摆不协调。

解决办法:反复做前摆直腿后摆屈膝的动作,由慢到快。

上体前倾过多,膝关节不屈,重心降不下去,形成鞠躬动作。

解决办法:做屈膝动作,眼睛往下看,垂直视线不超过脚尖,熟练后就可不用眼睛看了。

腾空过高或过低。

解决办法:利用一定高度或一定远度的标志线来纠正这类错误效果很好。

收腿过慢或不充分。

解决办法:反复做收腹跳的练习,注意,是大腿往胸部靠而不是小腿往臀部靠,击掌动作要及时。

落地不稳,双腿落地区域有较大的差异。

解决办法:多做近距离的起跳落地动作,手臂的摆动要协调配合。

地面设置标志物,双脚主动有意识地踩踏标志物。

立定跳远教学与训练的探索[摘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

通过对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分析及教学与训练方法的研究,提出了提高学生立定跳远成绩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立定跳远成绩提高方法与措施立定跳远是人体在静止状态下通过合理有效的蹬摆使人体在最短时间内摆脱静止状态而获得最大的位移。

而人体摆脱静止状态的力来源于一下肢蹬地对人体的反作用力,二两臂快速有力的摆动,这两个力的合力方向达到最佳抛射角度。

由于脚掌与踝关节特殊的生理结构,蹬地力的反作用力是向上的,要产生抛射角,两臂的摆动方向及摆动方式显得特别重要的。

而摆臂方式有:直腿摆臂式、腿屈伸摆臂式、屈腿摆臂式、前后展屈体摆臂式四种。

作者根据以上的动作技术提出以下教学方法与训练手段,以供同仁探讨。

1、教学方法1、1上板:首先解决的是思想问题,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整个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的意念当中。

1、1、1踩板:在起跳板上两脚不停地左右踩踏,以找到自己舒适的两脚间距为止,再检查一下脚尖是否踩线,以防止不必要的犯规。

两脚的间距一般在20厘米至30厘米为宜,视自身的身高、髋关节的横轴长度、以及发力的习惯而定。

1、1、2辗板:双脚在板上不离板的基础上,以前脚掌为着力点,反复地向后辗拉。

辗板的目的是为了使鞋底与跳板之间增大接触面积,获得最大的磨擦力,不打滑便于发力。

此动作在雨天或跳板潮湿时更为重要。

1、1、3意想:当辗板结束后,在大脑中将整个动作技术象放录像一样播放一遍,尤其注意教练在日常练习中向你提出的问题,加以重复,当你觉得一切尽在自己掌握之中后,深呼吸,然后去完成下面的技术。

1、2臂提拉:两臂自然上举,同时提踵,整个身体向上提拉,使小腿后群肌肉和背部肌肉紧张,便于发力。

此动作有如孩童玩的弹弓,拉紧肌肉,有如纤张皮筋。

1、3摆臂:立定跳远的摆臂,有如急行跳远的助跑,合理与否,对成绩影响巨大。

作者认为采用一次摆臂为宜。

合理的摆臂一次即可,杜绝多次或反复摆臂,多次摆臂会造成人体的肌肉紧张,不利于发力,更会造成“小跳”的犯规动作产生。

更多学者,因多次摆臂会造成蹬板起跳和摆臂的不协调,从而影响成绩的发挥。

双臂从上向下至后进行摆臂,摆臂不求速度而求自然,身体继续要求抬头挺胸,臀部慢慢下压,大小腿夹角不得小于90度。

双臂后摆过程中不宜过快,否则会造成大小腿后群肌肉和背部肌肉的过早放松,从而影响发力。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身体的重心要尽可能落在两腿上,不得过早前移,否则会导致蹬地角度变小,减小双脚与地面的磨擦力,容易打滑,也会因此造成改变起跳角度而影响跳跃成绩,更有可能引起试跳的失败。

1、4起跳:两腿如同被压紧的弹簧放开一样,对身体重心产生一个垂直作用力,同时双臂迅猛向前摆动。

起跳过程重点体现三个“快”字,做到双臂前摆快、制动快、蹬地快,下肢的蹬伸着重解决三个“直”字,做到髋、膝、踝三关节充分伸直。

起跳时,重心适当前移,放在前脚掌上,上体相应前倾,两臂由体后向前上方迅速摆出,迅速蹬地,完成起跳。

起跳时,不要过分强调向高跳,否则会损失重要的水平速度,起跳角一般在35度左右为佳。

值得强调的是,立定跳远起跳后的摆臂必须是向前摆才跳得远,向后摆臂只会适得其反。

1、5腾空与落地:完成合理的起跳动作后,人体充分伸展,两臂前举。

人体此时与地面的夹角要小于45度,准备收腹举腿落地,收腹时机因人而异,腰腹力量强的,可在人体达到最高点后下落时迅速收腹举腿,尽可能延长腾空时间达到可能远的落地点。

而腰腹力量较弱的,在人体最高点时迅速收腹举腿,以便能够顺利完成收腹举腿动作。

收腹举腿的同时两臂屈臂用力急振后摆,小腿尽可能地前伸,从而达到可能远的落地点。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落地时重心落在后面,臀部着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落地时两臂后摆动作的幅度和力量不够,此时要及时提示学生急振并用力后摆双臂,以便使身体重心迅速前移,达到平稳落地。

当然,臀部落地的另一个原因是动作技术问题,小腿的前伸距离超过了自身的能力。

为了提高落地效果,运动员要伸展双臂,并由上向下摆动。

双臂的这一动作可使双腿做相向运动,从而使其向躯干举起并靠近身体重心。

当脚跟与沙面接触时,膝关节屈曲以缓解冲击力,双臂向前摆动以加大身体向前的动量,从而避免身体后倒。

2、教学训练在准备和进行立定跳远训练中,首先记住的是制定好每次课的训练计划。

提前制定好有效的训练计划,在学习和训练中就会获得最佳的成绩。

制定训练计划时,要制定出每次课应达到的目标,每次练习都要对具体实施的目标进行评估,分析运动员完成训练的情况和运动员的能力表现,这对评定训练课的可行性和意义是至关重要的。

1、1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所有运动能力的发挥是必不可少的。

准备活动由一般性活动到专门性活动,动作由慢到快逐渐提高活动水平。

准备活动可使肌肉和心血管系统适应大强度的运动,并可减少肌肉痉挛、扭伤、拉伤和相关的伤病。

2、2检查:为提高运动成绩,有必要向运动员介绍一些新的练习方法。

如立定跳远就有四种摆臂方式。

要清楚简单地介绍如何完成这些练习。

在训练过程中要对这些练习进行检验,有必要对运动员,示范这些练习,从而确保运动员能以正确的技术完成练习。

然后观察运动员的最适宜的运动成绩来完成技术动作。

最后,在训练课中要对运动员所做的练习进行反馈,向运动员准确清楚地讲明其练习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及纠正的方法。

激发和鼓励运动员做好练习,并为下一次训练课做好准备。

2、3身体素质训练:特别是比赛和考试季节,在训练中很容易趋向重视技术方面的训练,而忽视力量方面的训练。

在此,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比赛和考试季节的各个阶段都应包括力量方面的训练。

2、4整理运动:在训练课结束时进行整理运动与在训练课前进行准备活动是同等重要的。

整理运动可使肌肉和心血管等系统逐渐放松下来,这有利于防止伤病。

好的放松方式是在训练课结束后走和慢跑5分钟并结合伸展运动。

2、5训练评价:通过与运动员一起讨论对练习的效益评价,这有利于提高运动训练课的效果,并对每次课进行准确的记录,以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2、6练习手段与目的:立定跳远除了依靠合理的动作技术来提高运动成绩外,还可以通过许多辅助练习来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

而任何辅助练习,都具有它的特效性,教练员可根据运动员的某些不足,选择一定的辅助练习,从而来弥补缺憾、达到动作技术的完美。

2、6、1单脚跳、双脚交替单脚跳练习: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腿部蹬地力量。

2、6、2双腿跳上山坡或跳楼梯: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腿部蹬地力量。

2、6、3跳上适当高度的跳箱或体操凳:教学目的是提高腿部蹬地力量。

同时感受摆臂的作用。

2、6、4 跳绳练习:可分为单飞、双飞、三飞。

一方面通过练习提高运动员踝关节的蹬伸能力,同时提高双腿向胸提拉的收腹能力。

2、6、5立定多级跳练习,一方面提高腿部蹬地能力,其次是增加身体的空中的协调配合能力,更主要的是多级跳的第一跳很接近立定跳的蹬摆技术。

对提高摆臂能力有明显的效果。

2、6、6沙坑上双脚抱膝跳或从沙坑上向外跳:此两项练习即可单独分开练习,又可混合运用,目的是为了提高蹬地的力量和提膝举腿的能力。

2、6、7 向前向后跳过障碍物:在立定跳远中,运动员往往只注意水平方向的用力,没有注意向垂直方向用力,因而形成起跳角度不够,可采用拦架或架设一定高度的橡皮筋在沙坑上向前跳练习。

而向后跳障碍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制空能力以及提腿至胸的运动能力。

2、6、8 蛙跳,跪跳起练习:这两个项目的练习,在立定跳远练习中,可作为主要辅助练习手段,尤其是在海绵包上进行跪地跳起练习,对立定跳远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效果。

2、6、9从高往下“跳深”练习:从高往下跳,增加了腿部肌肉的承受能力。

从运动学的角度分析从高往下跳练习更能提高运动员的弹跳力。

2、6、10利用杠铃的练习:如负重全蹲、半蹲起,杠铃提拉至胸,杠铃的胸前挺举练习等等,都是提高运动员爆发力的有效手段。

3、小结立定跳远的教学重点一是学习起跳前的上下肢预摆技术,发展上下肢的协调性。

重点二是学习腾空技术,发展腹肌、腰肌及下肢的爆发力。

同时,根据运动员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训练手段,使每个运动员达到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1]凯勒•特勒兹,田径,美国田径训练指南P125,人民体育出版社。

[2]跳远技术分析及其训练方法,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P98,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3][苏]勒•斯•霍缅科夫主编,田径教练员教科书P417,人民体育出版社。

立定跳远训练研讨摘要:立定跳远是一个主要训练人下肢爆发力、腰腹力量和上下肢协调能力的比较全面的项目,从动作技术方面看:它主要通过蹬腿摆臂、展腹、收腹举腿、团身落地动作完成。

关键词:立定跳远;蹬腿摆臂;展腹收腹;肌力;瞬间爆发力;屈伸中图分类号:G82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7/YC-(2006)01-0097-04 1研讨目的立定跳远是一项综合性素质练习项目,它也是其它球类训练的基础练习,它不受场地器材和外界条件的限制,容易被人们接受运用的锻炼项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