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强中国软实力建设

加强中国软实力建设

加强中国软实力建设——以社会科学为例一国家软实力与社会科学1、国家软实力的概念“软实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国际关系学者约瑟夫•奈于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

“在国际政治中,一个国家达到了它想达到的目的,可能是因为别的国家想追随它,崇尚它的价值观,将它作为榜样学习,渴望达到它所达到的繁荣和开放程度。

这种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力与通过威胁使用军事和经济手段迫使它们改变立场一样重要。

这种力量能使其他人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我们将这种力量称之为软实力。

”奈提出软实力概念的实质是通过美国的对外政策,宣扬美国文化和社会成就,维持美国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

其实,中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也对“软权力”问题进行了探讨,王沪宁教授在《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一文中指出,“文化作为国家实力的观点早就被人们所注意。

……但没有注意它们的发散性的力量,即作为国际关系中权力的属性。

……国际风云的变幻使‘软权力’成为一个国家对外交往的基本力量。

”在2007年的“国家软实力构建与中国公共关系发展高层论坛”上,与会代表认为,国家软实力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以及对于国际事务的参与程度。

软实力对内表现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对外表现为一个国家在意识形态、发展模式、民族文化、外交方针等方面被国际社会认可的程度。

在中国建设现代化的进程中,“软实力”理念已经深入到中国政府的战略决策和实际工作当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提法孕育着对中国软实力的关注。

2、国家软实力与社会科学的联系国家软实力概念的提出与社会科学的发展紧密相关。

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它的任务是研究与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学科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人类学、民俗学、新闻学、传播学等。

综述所述,笔者认为国家软实力的内容基本包含在社会科学范围之内。

社会科学可以说是构建国家软实力的基础。

大力发展社会科学是加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必然途径。

二、社会科学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1、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是社会科学从什么是软实力这个基本概念出发发现,文化产品或者文化产业并不等于软实力,软实力是一种赢得人心的一种力量。

软实力主要表现为利诱的力量、说服的力量和吸引的力量,这种力量,运用说服和吸引的手段,目的是赢得对手。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体现这种吸引力和凝聚力的软实力的核心就是社会科学。

在我国,体现这种吸引力和凝聚力的软实力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发展社会科学本质上就是要发展好,完善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增强我国软实力实际上就是要增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之际,胡锦涛政府特别强调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中国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必须有巨大吸引力和说服力的软实力,要发展和建设中国自己的文化软实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社会科学的重要课题,所以说,社会科学的发展,是建设好这样的国家软实力的必要条件。

2、发展繁荣社会科学是我国软实力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把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提到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 : “要在全党大大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对中外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对各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

”党的十二大又把发展科学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大战略重点之一。

党中央还郑重指出 : “这里所说的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在内。

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今后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是不可能的。

”没有社会科学的大发展,国家软实力建设无从谈起。

三、加快我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增强国家软实力1、中国然实力建设的着力点是加快发展社会科学南希.斯诺在《公共外交手册》中写道,一国软实力是由三个维度来衡量的:1)该国文化和观念是否符合全球流行标准;2)该国是否有能力运用全球传播渠道影响新闻的报道框架;3)该国是否通过其国内和国际行为赢得公信力。

如果用南希的三维标准衡量中国的软实力,中国在软实力建设上有两大障碍需要克服。

一个是由西方制造的“普世价值”对中国的单向输出的所谓“对话”。

另外一个是中国在重大问题的议程设置和新闻报道框架上完全丧失了话语权。

难道中国在自由、民主和人权方面只有拷贝和粘贴的权利?普世价值的专利是属于谁的?中国有没有权利去开拓、发展、创造或者创新一种新形式的民主制度?没有人会说,普世价值的定义权和解释权是西方人的专利。

在现实世界里,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体现在其对民主、自由、人权和其它“普世价值”的定义权和解释权。

一个拥有的“普世价值”定义权、解释权,并能挥舞“普世价值”去批评别人的国家,才算得上一个软实力强大的国家。

而那些在“普世价值”上经常被批评的国家,属于软实力弱小的国家。

当代中国的软实力来源自其政治理念、政治制度、国内政策和对外政策。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中国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必须有巨大吸引力和说服力的软实力。

大家都知道到,所谓硬实力指的是打击和威胁的力量。

软实力指的是说服和吸引的力量。

说服,其实是制定一个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以使对手按照你的希望行动。

这一切貌似很公平、很合理,但事实上规则的制定者、议程的制定者拥有着真正的权力;吸引,便是造成一种他人对你的景仰和热爱,他们出于自愿与你合作、追随你,甚至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自身感到充满了正义感和责任感。

因此,我国必须要积极探索新的有效途径,加快发展社会科学,增强国家软实力。

2、运用社会科学增强国家然实力的途径2、1加快发展社会科学,增强国家软实力要求我国政府要学会运用政府、学界、媒体和民间的资源,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理直气壮地宣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其价值观。

软实力的政府资源包括:政治理念、政治制度、国内政策、对外政策。

软实力的非政府资源包括:非政府组织公民社会、设立媒体政治正确性标准(如设立国际新闻奖、国际电影奖、国际图书奖)、设立国际基金会、培养基金会学者、设立社会科学标准、开发中国名校的校友资源、建立有国际影响的智库、培育在国际学术界的代言人和代理人。

西藏3.14暴乱之后,清华大学与科技部在上海召开了一次研讨会,特别邀请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先生参加。

他在会议上说,1962年中印战争时,西方媒体一边倒支持印度,反对中国。

后来,英国记者Maxwell写的《印度的中国战争》彻底改变了西方媒体一边倒谴责中国的报道和言论。

杨先生说,这是一种创新。

西方媒体需要创新。

中国威胁论源自西方不了解中国文化传统跟西方文化有很大区别。

对此,不仅西方媒体要负责,中国政府、学者和媒体也要负责。

中国的话语权和软实力建设,单靠政府发言不够,还需要非政府的声音。

要在国际上把事实讲清楚,这是对中国知识分子的重大挑战。

文化软实力的资源包括政府资源和非政府资源两种,政府资源首先是政治理念、核心价值观,再就是政府的政策,把这些东西变成学界和媒体上的议程。

在西方,学界、媒体属于非政府的。

媒体与政府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议程设置。

政府的政治理念、核心价值观、政策被学界、和媒体传播了,通过、学界和媒体反映的民意来迎合政府政策的议程设置的需求,那就变成了议程设置。

当软实力以非政府面目出现时,可以回避普通民众对于官方说教和政府宣传的逆反心理。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这种民间的软力量资源会日趋重要,各种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和媒体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个国家民间的软力量资源的繁荣发展,本身是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有许多软力量是掌握在民间手中的。

这些都不是政府可以直接使用的。

这其中有着更多的技巧和智慧。

政府要有技巧地使用这些软力量,并不一定要在所有的事情上身先士卒,出现在前台。

而是谨慎地控制自身的行为,同时不去伤害民间的软力量,如各种各样的非政府组织、民间研究机构、网站或媒体。

2、2加快发展社会科学,增强国家软实力要求我国政府积极争取有关话语权中关键概念的定义权和使用权。

中国要争取非政府组织、公民社会、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武装分子、自由、民主、人权这些新闻标签型的基本概念的使用权和定义权。

在涉及到当代人类的基本价值观中的民主、自由、人权、法制等基本概念上,中国需要争夺概念定义权、使用权、议题设置权和讲故事的话语权。

简而言之,要想增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就必须让全世界听到的是中国人讲的有关自己的民主的故事、自由的故事、人权的故事和法制的故事,更有说服力和吸引力地让世人看到有特色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是一条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而且符合人类未来发展需求的一种软力量源泉。

2、3大力发展社会科学,增强国家软实力要求我国政府将一个大国的软实力更表现在其政治价值观、政治理念是不是有普适性。

该国能否把国内的某些政治、经济和制度作为一种普适性的价值观被别国接受。

比如,邓小平提出的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能否作为一种针对发展中国国家的、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力量来源,作为它们的一种选择。

如果中国有能力通过学术界和媒体变自己在制度、政策上的创新和成功为一种代表未来人类需求的新的力量来源,中国就会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软实力。

因为,我们通过分析美国在全球建立霸权大国所依据的实力来源发现,掌握了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力量来源的国家,相应地制定国家政策,发展当今和可以预见的未来最需要的实力,就会成为主宰这个世界的国家。

一个最优秀的文化产品的力量是一种同化的力量,而美国,首先是利用国际规则,来同化他国的力量,按照这些国际机制的原则形式,被认为是一种正当的行为,违背这种国际机制,被认为是有损声誉的行为,比如,你必须按照世贸的规矩,不按照世贸的规矩,你就是一个不道德的国家;你必须与国际接轨,如果不按照国际的游戏规则行事,你也是一个不道德的国家,是一个无赖的、流氓的国家。

但是大家不知道,这个规则并不是全世界人民一起制定的,而是由一个国家发起的,而这个国家——美国操作制定这些规则的时候,他邀请很多国家都来参加,好像大家集体讨论的,使得他国必须自觉自愿地执行,这个力量非常大。

美国的文化软实力,还包括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美国的流行文化体系,大力发展美国流行文化,通过大众文化传播美国的政治理念和价值,建立美国流行文化的全球传播体系、同化对手。

同化力量是你的政治实力、你的政治价值观、你的理念是不是有普适性,你是不是能够把国内的政治理念、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作为一种普适性的价值观被别国接受;再一个就是传播能力,可能你的价值观是普适性的(比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广大发展中国国家的选择),那么你有没有能力通过媒体传播出去,而且被人接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