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胎衣不下的诊治
摘要分析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及特点,结合其症状,提出中兽医疗法或西兽医疗法,以为奶牛胎衣不下的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奶牛;胎衣不下;诊治
中图分类号s858.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4-0322-02
diagonsisandtreatmentofplacentalretentionfordairycows banshi-can liu qing-li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ixian henan 453600)
abstractthe occurance caus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lacental retention of dairy cows were bining with symptom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for dairy cows′ placental retention were put forward.it could give reference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lacental retention for dairy cows.
key wordsdairy cows;placental retention;diagnosis and treatment
胎衣不下或称胎膜滞留,是指奶牛分娩后12 h而胎衣未能完全自然排出[1]。
奶牛的胎盘是子叶型,上皮结缔绒毛膜胎盘即绒毛呈集中分布在子叶上,而母体胎盘以结缔组织与胎儿胎盘的绒毛相接触。
由于上述特点,奶牛的胎膜与母体联接密切,不容易分离,
所以胎衣排出慢(2~8 h)胎衣不下发病率较高[2],一般为20%~50%,在个别奶牛场,每头牛平均4~5胎即被淘汰,其主要原因就是胎衣不下引起子宫内膜炎而致不孕,该病给奶牛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降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是目前奶牛业生产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病因分析
引起奶牛胎衣不下(retained fetal membtanes,rfm)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营养方面。
妊娠期间营养不良,特别是饲料中缺乏钙盐、矿物质元素及维生素,或在干奶期营养过高或过低而使动物过胖或过瘦。
研究表明,va水平低下与奶牛胎衣不下及子宫炎和流产有关;vb可提高中性粒细胞的功能,与胎衣不下也有关[3]。
缺硒(se)也可造成胎衣不下、子宫炎、卵巢囊肿、热应激和围产期(产前产后15 d)低血钙。
②疾病方面。
患慢性子宫内膜炎和布氏杆菌病的动物易患胎衣不下。
同时子宫迟缓、胎膜积水、胎水过多、双胎、产道及子宫损伤,难产、早产和胎儿过大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而发生胎衣不下。
③气候及饲养管理。
酷热、低气压和高温等气侯因素,也可助长胎衣不下的发生。
妊娠后期运动不足,长期光照不足均可引发此病。
2症状
2.1完全胎衣不下
只见少部分胎衣是悬挂于阴门外,产道入手检查可摸到大部分胎衣仍滞留在阴道及子宫内,进一步检查可发现胎衣与子宫内膜子
叶粘着,扣紧部分较多。
24 h后未将胎衣排出者,胎衣开始腐败并有恶臭味,入手检查产道及子宫内环境温度高,蓄积有炎性产物及发臭的胎水,有的呈冻样。
病牛弓腰拘尾,不断努责做排尿状。
体温升高至39.5 ℃以上,食欲减退,饮水正常。
5 d以上未排出者,体温升高至40 ℃以上,食欲废绝,全身症状明显。
2.2部分胎衣不下
大部分胎衣悬挂于阴门之外,病牛食欲正常,体温变化不明显,偶有努责现象。
入手检查,可摸到少部分胎衣紧紧扣住母体胎盘子叶上或仅有孕角项端极小部分粘在子宫母体胎盘上[4]。
露垂于阴门外的胎衣初为浅灰红色,此后,由于污染而开始腐败,变为松软带有不洁的浅灰色,并很快蔓延到子宫内的胎衣,此时阴道内不断地流出恶臭的褐色分泌物。
部分胎衣不下时,有时是大部分胎衣脱落,仅有极小部分残留在子宫角的个别母体胎盘上,只有在检查胎衣脱落是否完整,或经过3~4 d后排出的恶露内有灰红色的胎衣块才能发现。
出现少数胎衣不下的母牛,由于胎衣腐败,恶露排出不畅滞留在子宫内,使细菌生长繁殖,毒素被吸收,引起自体中毒,出现全身症状、体温升高、精神萎顿、食欲显著下降或废绝,甚至可转化为脓毒败血症。
个别母牛胎衣不下时,由于患牛强烈努责,可引起子宫脱出[5-6]。
当大部分胎衣悬垂于阴门外,仅留孕角顶端部少数母体胎盘上尚附着少量胎儿胎盘时,往往引起子宫全脱。
分娩后,如牛绳过长,牛头部可自由弯向后方,可发生自吃胎
衣的现象,这时易误诊为胎衣不下,作阴道子宫内检查即可确定。
3治疗
3.1药物治疗
3.1.1激素治疗。
垂体后叶素60~100国际单位、乙烯雌酚20 mg 肌肉注射,可使子宫开放,增加子宫血液循环,提高子宫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加强子宫收缩[7-8]。
对产后4~6 h胎衣不下的奶牛,使用缩宫素100国际单位和己烯雌酚10 mg一次肌注,8~12 h后,胎衣一般会自然脱落。
用10%浓盐水2 000~3 000 ml子宫灌注,之后在子宫壁与胎衣之间投放呋喃西林1.5 g,有防止胎衣腐败和子宫感染、刺激子宫收缩排出胎衣的作用,用药2~3次,胎衣可自行脱落。
3.1.2中药治疗。
以补气养血为主,佐以温经行滞活血化瘀:当归90 g、川芎45 g、炮姜45 g、黄芪30 g、桃仁30 g、灸甘草15 g、益母草50 g、金银花60 g、连翘60 g、红糖500 g,研末,开水冲候温,每日1剂。
3.2手术剥离
手术在产后18~24 h进行,手术前先保定患牛,将阴门及其周围用0.1%高锰酸钾严格消毒,术者戴消毒长臂手套或赤臂,并涂少许消毒油脂,用手指强制性分离胎衣[9]。
在术前30 min可向子宫内灌入10%nacl溶液1 000~2 000 ml,促使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之间的联系松弛,便于剥离。
术者左手握住露出阴门外的胎衣,并轻轻用力加以扭转拉紧,右手沿胎膜于阴道壁之间伸入子宫,找到并
小心逐个分离胎盘,取出胎衣。
术后向子宫内投入2粒“宫炎丸”以利术后子宫恢复。
4典型病例
2008年4月20日1头4胎龄黑白花奶牛生产时发生难产,产后36 h胎衣仍未完全排出。
在河南科技学院就诊检查时发现病牛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体温39.9 ℃,不时努责做排尿状,垂附于阴门外的胎衣,散发出剧烈的难闻腐败臭味。
诊断为气血衰弱型胎衣不下。
用药如下:5%葡萄糖1 000 ml、10%葡萄糖酸钙100 ml、青霉素800万单位、安乃近50 ml、vc 50 ml、10%安钠加20 ml,混合一次静脉滴注。
再灌服3.2中药1剂,同时用10%盐水500 ml,呋喃西林1.5 g一次注入子宫内。
每2 d进行1次,至4月25日,恶露消失,病牛恢复正常。
5体会
(1)诊断时依据产后超过12 h胎衣不下的特征,再结合临床症状分清寒热虚实,即可处方用药。
初期可通过产道剥离胎衣;中、后期则要灌服中药或散寒行滞或益气化瘀。
若胎衣不下日久,出现体温升高者,当配合使用抗菌素。
(2)加强饲养管理,增加妊娠后期母牛的运动和光照,在日粮配制中注意钙、磷、硒、va、ve等的补充。
(3)防止子宫内膜炎等的发生。
调整产犊季节,避免在低气压与暑热季节分娩,产后及时按摩乳房或让犊牛吮吸乳头,促使母牛分泌大量的垂体后叶素。
如果该奶牛有胎衣不下病史,可以在分娩
后灌服所收集羊水。
6参考文献
[1] 王建华.农畜内科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6.
[2] 陈北亭,王建辰.兽医产科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564-551.
[3] 张幼成.奶牛疾病[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
[4] 北京农业大学主编.中兽医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7.
[5] 齐智喜,李权武,武浩,等.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探讨[j].畜牧兽医杂志,1994(2):15-49.
[6] 雷素华.奶牛胎衣不下的防治[j].河北畜物兽医杂志,2002(10):18-30.
[7] 徐作仁.奶胎衣不下的诊治[j].黑龙江畜牧兽医杂志,2003(10):8-45.
[8] 杨玉成.奶牛胎不下的研究现状[j].中兽医药杂志,1997(2):15-16.
[9] arthur g h.veterinary rerodction and obstetrics (theriogenology)[m].saunders:baillieve tindall,1992:28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