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浅谈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及预防专业:畜牧兽医*名:***学号:02指导教师:***2010年11月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1 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 (1)1.1产后子宫收缩无力: (1)1.2胎盘炎症: (1)1.3母畜年龄过大: (1)1.4母畜子宫强直性收缩导致严重充血: (1)1.5其他因素: (1)2、奶牛胎衣不下表现的症状 (2)2.1奶牛胎衣不下全部不下的症状 (2)2.2奶牛胎衣部分不下的症状 (2)3 奶牛胎衣不下的治疗 (3)3.1向子宫腔内给药: (3)3.2中医疗法 (3)3.3民间疗法 (4)3.4手术剥离法 (4)4 奶牛胎衣不下的预防措施 (4)4.1加强怀孕母牛的饲养管理 (4)4.2防治胎盘炎症 (5)4.3做好奶牛产后护理工作 (6)5 总结: (6)参考文献: (8)浅谈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及预防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倪明明 733006摘要:根据自己的社会实践和养牛场调查对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症状诊断要点做了系统的了解和分析,也确定其预防和治疗的措施。
关键词:奶牛胎衣不下治疗预防奶牛胎衣不下以称胎衣滞菌,是指母畜分娩出胎儿后,胎衣在12到48小时限内未能排出,奶牛春天到夏天一般8小时限内不下视为胎衣不下,秋天和冬天12小时限内胎衣不下视为胎衣不下,胎衣是胎膜的总称。
胎衣不下是奶牛的常见的一种产科疾病,尤其在当前人工授精技术如此发达时期,此病影响奶牛产后奶牛配种,若不及时治疗或处理,引起慢性、性子宫内膜炎或继发性卵巢等其他生殖器官疾病,轻者响奶牛产奶量和产后受孕,重者严重感染引发奶牛全身性败血症而致奶牛产后死亡。
由于各种原因,使该病的发病率较高,给奶牛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危害。
为此,治疗和预防奶牛胎衣不下是当前奶牛场的重中之中。
1 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产后子宫收缩无力,主要因为怀孕期间饲料单纯,缺乏无机盐、微量元素和某些维生素;或是产双胎,胎儿过大及胎水过多,使子宫过度扩张。
二是胎盘炎症,怀孕期间子宫受到感染发生隐性子宫内膜炎及胎盘炎,母子胎盘粘连。
此外,流产和早产等原因也能导致胎衣不下。
1.1 产后子宫收缩无力:奶牛在妊娠后期劳役过渡或后期运动不足、饲料单纯、品质差、缺乏补盐、维生素等。
衰老体弱、过度肥胖或过于瘦弱以及胎水过多、多胎、胎儿过大、难产、早产、均可引起母畜子宫收缩无力引起胎衣不下。
1.2 胎盘炎症:怀孕期间子宫受到感染(如布氏杆菌、沙门氏杆菌、李氏杆菌、胎儿弧菌、生殖道霉形体、霉菌、毛滴虫、弓形体或病毒等引起的感染)发生轻度子宫内膜炎及胎盘炎。
导致结缔组织增生,使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发生粘连,流产或产后易发生胎衣不下。
1.3 母畜年龄过大:由于母畜年龄过大使生产后机体虚弱一般不努责也能使胎衣不下发病率升高。
1.4 母畜子宫强直性收缩导致严重充血:总共有两方面“一方面腺窝绒和毛发生水肿,另一方面导致绒毛中血液不能排出,而使得腺窝内压不能降低,使胎衣不能脱落。
1.5 其他因素:高温季节可使怀孕期缩短增加了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机体缺乏维生素E、产后子宫收缩过早导致胎衣不能排出,也可引起胎衣不下。
奶牛的胎衣不可能与遗传有关。
2、奶牛胎衣不下表现的症状胎衣不下分为部分胎衣不下及全部不下。
部分胎衣不下,即一部分从于叶上脱下井断离,其余部分停滞在于宫腔和阴道内,一般不易觉察,有时发现弓背、举尾和努责现象。
全部胎衣不下即全部胎衣停滞在于宫和阴道内,仅少量胎膜垂挂于阴门外,其上有脐带血管断端和大小不同的于叶。
胎衣不下,初期一般没有全身症状,经1-2天后,停滞的胎衣开始腐败分解,从阴道内排出污红色混有胎衣碎片的恶臭液体,腐败分解产物若被子宫吸收,可出现败血型子宫炎和毒血症,患牛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泌乳减少等。
2.1 奶牛胎衣不下全部不下的症状奶牛胎衣全部不下是指整个胎衣停滞于子宫内或见阴门外有少量的胎衣,只有通过直肠接检查和阴道检查才能发现,胎衣不下病牛出现拱背、频频努责、尾根高举呈排粪状。
时间短时露出的胎衣呈土红色,时间长时因胎衣腐败分解,通过努责从阴门内就会流出浅红色恶臭液体,液体中含有胎衣碎片、脓液、血液等混浊物。
奶牛卧下时通过机体压迫使流出更多,随着时间的沿长会出现全身症状。
如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反刍减少、奶量下降等继发前胃疾病,甚至引起后败血症直至死亡。
2.2 奶牛胎衣部分不下的症状奶牛部分胎衣不下即大部分胎衣悬挂于阴门之外,病牛食欲正常,体温变化不明显,偶有努责现象。
入手检查,可摸到少部分胎衣紧紧扣住母体胎盘子叶上或仅有孕角项端极小部分粘在子宫母体胎盘上。
露垂于阴门外的胎衣初为浅灰红色,此后,由于污染而开始腐败,变为松软带有不洁的浅灰色并很快蔓延到子宫内的胎衣,此时阴道内不断地流出恶臭的褐色分泌物。
部分胎衣不下时,也有大部脱落,仅有极小部分残留在子宫角的个别母体胎盘上,这只有在检查脱落是否完整,或经过3--4天后排出的恶露内有灰红色的胎衣块才被发现。
少数胎衣不下的母牛,由于胎衣腐败,恶露排出不畅滞留在子宫内,便于细菌生长繁殖,毒素被吸收,引起自体中毒,出现全身症状、体温升高、精神萎顿、食欲显著下降或废绝,甚至可转化为脓毒败血症。
个别母牛胎衣不下时,由于患牛强烈努责,可引起子宫脱出。
当大部分胎衣悬垂于阴门外,仅留孕角顶端部少数母体胎盘上尚附着少量胎儿胎盘时,往往引起子宫全脱。
分娩后,如牛绳过长,牛头部可自由弯向后方,可发生自吃胎衣的现象,这时易误诊为胎衣不下,应做阴道子宫内检查方可确定。
3 奶牛胎衣不下的治疗奶牛胎衣不下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概括起来有四大类3.1 向子宫腔内给药:如四环素类、磺胺类或其他抗生素,以防止腐败,延缓溶解,等待胎衣自行排出。
3.1.1往子宫内注入10%的盐水200--300毫升促进胎盘绒毛收缩容易剥离。
3.1.2垂体后激素或催产素,牛40--80万单位,这类添加剂应在分娩后24小时之前使用,其中催产素应在分娩后二小时内肌肉注射。
3.1.3注射雌激素促进子宫收缩,防止子宫颈收缩闭锁。
3.1.4如子宫颈口缩小,可肌注乙烯雌酚,剂量为15--35毫升,使子宫颈口开放排出腐败物。
3.1.5向子宫内注入40的25%硫酸溶液600毫升,隔一天后再注入一次。
3.1.6用1克尿素、1克磺胺增效剂(TMP)、10克磺胺噻唑、1克呋喃西林充分混合装入胶囊,放入子宫。
3.1.7用高锰酸钾或呋喃西林溶进多量的温开水中,再注入子宫,胎衣容易脱落。
3.1.8用四环素类药物土霉素效果较好,用法为250毫升盐水4克土霉素混合均匀后再倒入50毫升的浓盐水,隔一天注入子宫一次,二次即可。
3.2 中医疗法中药治疗中兽医认为奶牛胎衣不下是生产时耗气伤血、气虚血亏、气血运行不畅、子宫活动力减弱的结果,其治疗以补气益血为主,佐以行滞祛瘀、利水消肿。
3.2.1用京三棱35克、桃仁37克、莪术36克、当归65克、龟板63克、红花25克、赤芍64克、雪鱼炭20克共煎汁,加入白酒3两,一次灌服,可散淤下胎衣。
3.2.2用白酒或者75%的酒精400--500毫升,浸湿250--350克车前子,然后点火,边燃边搅拌,待酒燃尽后,冷却研碎,再加入温水一次灌服。
3.2.3用向日葵杆心300克,煎水一次灌服。
3.2.4用淡竹叶300克、荞麦600克、棕榈穗壳250克,煎汁,红糖为引,一次灌服。
3.2.5参汤:黄芪30克、党参30克、生蒲黄30克、五灵脂30克、当归60克、川芎30克、益母草30克研成粉末开水冲,灌服。
3.2.6桃仁四物汤:熟地50克、当归60克、白芍30克、川芎25克、桃仁40克、红花30克,一次灌服。
3.2.7牧场可以用“参灵汤”,中药主要成分如下:黄芪、党参、生薄荷、五灵脂、川芎、益母草各30克,当归60克,研为末,开水冲服;“加味生化汤”:当归90克、川芎69克、益母草150克、党参60克、黄芪60克、桃仁30克、红花25克、白术60克、山楂60克、灸甘草15克,用水煎服。
具体可以根据不同牛只具体情况而下药,即使当时胎衣不脱离,但以后人工剥衣,有手到即脱的效果。
3.3 民间疗法给奶牛灌服3升羊水,可促进子宫收缩,并于2--6小时可排出胎衣。
3.4 手术剥离法手术剥离法即徒手剥离法,采用手术剥离的原则是:容易剥离的病牛才剥,并要剥的干净,不能损伤母体的胎盘。
具体的方法是:(1)把病牛站立保定。
(2)先用温水灌肠,排出直肠中的积粪,并用手掏干净。
(3)再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洗净外阴。
(4)一只手握住露出的胎衣,另一只手顺着阴道插入子宫内,寻找子叶。
(5)用拇指找到子叶内胎盘的边缘,然后把食指或拇指伸入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之间,慢慢把它们分开。
(6)胎儿和胎盘分离一半时再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胎衣,轻轻一拉就可以完整的剥离下来。
(7)如果粘连较紧必须慢慢剥下,剥离时由近及远,越靠近子宫角尖端的越不易剥离,此时,实施手术的那只手在顺着牵引较紧的方向寻找胎盘,细心操作,力求取出完整的胎衣。
实施胎衣剥离手术时,必须逐渐剥离,不能遗漏。
不可随意乱撕零星取出,那样就剥离不净。
特别是子宫角尖端的胎盘就无法剥离。
同时不要误把母体的胎盘揪下来。
要尽量减少手臂插入阴道的次数,减少感染的机会和对母体胎盘的刺激。
手术后一般不必冲洗子宫,但要在子宫内放入2--3粒金霉素或者土霉素胶囊。
如果胎衣腐败了要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或者1%的来苏儿溶液冲洗子宫,再用1%的盐水冲洗,再用直肠刺激使病畜努责,使冲洗液排出来以后再放进抗菌素胶囊。
其实手术剥离法是一种错误的方法,这种方法只用于我们农村的奶牛养殖,像现在规模化养殖场不提昌手术剥离法,一般只需给子宫注入药物让自行脱落这样可以使子宫不易损伤和感染。
4 奶牛胎衣不下的预防措施4.1 加强怀孕母牛的饲养管理4.1.1合理搭配日粮,根据现状看:农户养牛技术差、管理粗放、普遍采用舍饲,粗饲料以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为主,部分使用青贮料及青干草,饲料单一、缺乏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特别是缺乏钙盐和维生素A,营养缺乏造成怀孕母牛体质较差,胎衣不下发病率较高。
因此,建议对怀孕母牛要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搭配饲料,要将粗料、青绿多汁饲料和秸秆类饲料相互搭配,精料要由玉米、麸皮、饼类、食盐等混合而成。
另外还需添加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的添加剂。
特别在冬季要补饲胡萝卜、鱼肝油胶丸等。
在母牛怀孕初期和中期可适当增加精料量,后期至临产前1--2周减少精料增加青绿多汁饲料。
4.1.2 适当增加活动量:母牛长期舍饲、运动量少,农户不注意驱赶母牛运动,造成母牛早产、难产,导致胎衣不下。
因此要适当增加活动量,这样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妊娠母牛的健康,减少和预防难产和胎衣不下,同时增加了光照时间,增加了V D3的合成量,促进了钙的吸收,每天舍外活动不少于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