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浴中药配方体质比较虚弱,经常头痛,咳嗽,到了冬天手脚发凉的配方用“艾叶10.桂枝15.川芎10.羌活15.防风10.生姜20.花椒10.红花10.威灵仙15”用水煮沸,待温度适宜就泡脚,如果泡一会水冷了可以再冲进开水再泡,多准备一瓶开水就好了,最好是睡前泡,泡了搽干就睡觉,不要用冷水再冲洗,可以治疗冻疮或者怕冷的,如果有冻疮,最好可以加“茄子根”2棵一起煮。
可以吃“右归丸”或“金匮肾气丸”。
告诉您正确的足浴方法:洗脚的热水,水量以淹没脚的踝部为好,水温以42℃~45℃,暖和舒适为宜。
要边洗边加热水以保持水温(呵呵,洗完了,半盆水就变一盆水了);双脚浸泡10至15分钟,不能时间太短,但亦不可遍身大汗淋漓,以防耗散正气。
同时,用手缓慢.连贯.轻松的按摩双脚,先脚背后脚心,直至发热为止。
这样,能使局部血管扩张,末稍神经兴奋,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增强。
如能长期坚持,不仅有保健作用,还对神经衰弱引起的头晕.失眠.多梦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出盆后用干毛巾轻快地搓擦按摩脚趾和掌心,其催眠助睡效果会更佳。
下面就教给大家几个简单的中药浴足剂的配方:配方一:女生谁人不爱美,先来个美容方1.鲜嫩丝瓜及新鲜叶藤等。
能凉血解毒,美容护肤,防皱,杀菌消炎。
防治皮肤粗糙,面疣,粉刺,毛囊炎。
2.白芷.白芨.瓜蒌.白蔹等。
可滋润皮肤,消炎杀菌,防止皮肤萎黄.黯黑.粗糙及皮肤痤疮。
其实,用中药浴足不仅起到放松身心.活血通经的作用,如果辅以脚部反射区的按摩,还会有很好的抗衰老.美容作用。
配方二:失眠方用药:吴茱萸40g.米醋(白醋)适量。
用法:用吴茱萸煎汁,加入温水,再加入米醋,配合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一次。
配方三:高血压方1.磁石降压方:磁石.石决明.党参.黄芪.当归.桑枝.枳壳.乌药.蔓荆子.白蒺藜.白芍.炒杜仲.牛膝各6克,独活18克。
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待温时泡足,每日1次,每次10-30分钟,1剂药可用2-3次。
该方可平肝潜阳,一般用药1-3次,血压即可降至正常。
2.双桑汤:桑枝.桑叶.茺蔚子各10-15克。
加水1000毫升,浸泡5-10分钟后,煎至600毫升,倒入浴盆中,待水温为40℃-50℃。
泡脚30-40分钟,擦干后就寝。
每晚1次。
可清热泄肝,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一般泡脚30分钟后开始降压,1小时后作用最强,维持4-6小时。
若8小时后血压回升,可煎汤第二次熏洗。
3.牛膝钩藤汤:牛膝.钩藤各30克。
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足浴,可不断加热水以保持水温,加至盆满为止。
每日早起和晚睡前足浴。
每次约30-40分钟,以不适症状减轻或消失为1疗程,连续1-2个疗程。
可平肝潜阳,引热下行,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4.决明降压汤:石决明24克,黄芪.当归.牛膝.生牡蛎.白芍.玄参.桑枝.磁石.补骨脂.丹皮.乌药.独活各6克。
其中,石决明.牡蛎.磁石先煎30-60分钟,取其煎液加温水适量,入浴盆足浴,每次1小时,每日1次,每次1剂,连续7-10剂。
可平肝潜阳,适用于高血压头晕头痛,小便短少,肢体水肿,麻木等。
配方四:痛经方用药:益母草30g.菊花15g.黄岑15g .夜交藤15g。
用法:水煎,去渣,混入温水用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一次。
配方五:便秘方(便秘是很多办公室MM的困扰,排便不畅,用多少护肤品,皮肤也不会好的哦!)每晚睡觉前,用花椒.姜.盐.醋.小茴香等浴足并按摩,对功能性便秘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预防便秘要歌诀也说:“功能便秘不吃药,自然疗法益处多。
睡前浴后做足疗,健身祛病排泄好。
”可见,足疗,尤其是中药浴足,对便秘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尤其适用于那些体质较强的习惯性便秘患者。
配方六:糖尿病方糖尿病足是一类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外周血管病变基础上,由于足应力.外伤.感染等因素引起的严重下肢病变的总称。
在它的无坏疽期,对于那些患足凉麻,色苍白或苍黄.紫暗的患者,即可以采用中药浸浴泡法,通过皮肤透皮吸收达到温经.活血.止痛.改善循环的作用。
配方:金银花.紫丹参.乳香.没药.黄柏.苦参.川芎等。
用此方足浴可起到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糖尿病足早期下肢疼痛跛行者。
(如有皮肤溃烂则禁用)配方七:慢性支气管炎原料:鱼腥草150g,蝉蜕20g.麻黄50g.细辛100g。
方法:水煎,先趁热用药蒸气薰鼻,待水温适当时,进行足浴。
每日1-2次。
配方八:中老年足跟痛原料:当归30g.威灵仙30g.乳香15g.没药15g.栀子15g。
方法:水煎.每日2-3次。
配方九:足癣原料:皂角刺15g.大枫子15g.大黄15g.黄柏15g.苍术15g。
方法同上。
配方:足冻疮原料:当归15g.红花15g.花椒15g.鲜萝卜200g。
方法同上。
配方一:足皲裂原料:陈皮30g.葱白15g。
方法同上。
中药泡脚配方。
保健足浴配方:当归15克.红花15克.苏木10克.五加皮20克.透骨草20克.鸡血滕30克。
上述中药材用水煮开20分钟,然后先用蒸气熏蒸足底部5分钟,等水温适宜再将足部浸泡在水里,水凉后,可以再重复加热一遍。
光绪泡脚药方通过对身体外部尤其是足部的热水浸泡.清洗,使药物通过毛细循环进入人体,达到调理内分泌.滋阴理肾.平肝火等功效。
皇太后明目除湿浴足方,甘菊三钱,牛膝五钱,黄柏三钱水煎,浴足;慈禧洗药方是蔓荆子三钱,荆芥二钱,漠葵二钱,冬桑叶二钱。
保健足浴配方:当归15克.黄芪20克.红花10克.苏木10克.泽兰10克.生地10克.川椒10克.葛根15克.细辛6克.黄芩15克.酸枣仁15克。
治头痛配方:白附子10克.川芎20克.白芷20克.细辛10克.葱白5根。
治咳嗽配方:黄麻10克.胡椒40粒.老姜30克.生白矾30克。
治高血压病配方:罗布麻叶15克.杜仲6克.牡蛎15克.夜交藤10克.吴茱萸10克足癣是侵犯表皮.毛发和趾甲的浅部霉菌病 ,是一种传染性的皮肤病。
中医认为 ,本病多为温热侵袭 ,湿热下注所为 ,当以清热和湿 ,解毒杀虫为治 ,介绍几则外治方 ,效果显著。
中国医学健康网方一 :木瓜30克 ,甘草30克。
将上药水煎取汁 ,候温后浴5~10分钟 ,每日2次 ,每天1剂 ,连续5~10天。
方二:藿香30克 ,黄精.大黄.皂矾各12克 ,米醋1000毫升。
将上药切碎置米醋中密封浸泡一周后 ,去渣 ,备用 (浸泡时每天摇动数次 ),使用时取药液每天浸泡2~3次 ,每次20~30分钟 ,连续5~7天。
方三:丁香15克 ,苦参.大黄.明矾.地肤子各30克 ,黄柏.地榆各20克。
上药水煎取汁 ,而后将药液候温洗足 ,每次10~15分钟 ,每日5~6次 ,每日1剂 ,每剂可用2次。
方四:葛根.白矾.千里光各等量。
将上药烘干研末 ,密封包装 ,每袋约重40克 ,每次取粉剂1袋倒入盆中 ,加温水约1000~2000毫升 ,混匀足浴 ,每次20分钟 ,7日为1个疗程 ,连续1~2个疗程。
方五:白鲜皮40克 ,苦参.黄柏.苍术各30克 ,防风20克 ,荆芥穗.枯矾各10克 ,蛇床子.地肤子.黄精.藿香各50克 ,葱白4枚。
上药加水约3000毫升煮沸 ,待温时将双脚浸泡在温液中痛经可试试中药泡脚滞血瘀型其症状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血色暗而带有血块。
针对此类症状的人,应调和气血,化瘀止痛。
因为“女子以肝为本”,泡脚所选药物多以入足厥阴肝经的药物为主,并加入适量的引经药醋,如用青皮.乌药.益母草各30克,川芎.红花各10克。
加入约两升水,50毫升左右的醋,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煎煮30分钟,等药冷却至50℃时连渣倒入盆中泡脚,盆中药液量应该浸没踝关节,如果药液不足量,可加适量温水。
脚在药中不停地活动,让足底接受药渣轻微的物理刺激,每次30分钟以上。
阳虚寒盛型其症状表现为下腹冷痛,热敷痛减,手脚发冷。
需用温经散寒的原理止痛。
因为中医有这样一种说法:“肾主一身阳”,泡脚所选药物应该多以入足少阴肾经的药物为主,并加入适量引经药咸水,比如可用肉桂.丁香.乌药.当归.川芎各15克,干姜.小茴.吴茱萸各6克,食盐少许,煎水泡脚。
气亏血虚型其症状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用手按腹部也会有轻微的疼痛感,月经量少.色淡,需要通过补气养血调经。
中医上称作“脾统血”,泡脚所选药物应该多以入足太阴脾经的药物为主,并加入适量的引经药甜水,比如可以用白芍.当归.川芎.熟地.白术.杜仲.黄芪各15克,饴糖适量,煮水泡脚。
“泡脚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但每次泡脚要坚持30分钟以上,且持续3个月。
”欧阳医生说,泡脚之前可先用热气熏蒸一会儿脚部,等水温适合时开始泡脚,泡洗过程中可加热水,最好是能泡至全身微微渗汗,泡脚时脚应在药中不停地活动,让足底接受药渣轻微的物理刺激,最好是用手擦揉脚趾,尤其是脚大趾。
煎煮过的中药可反复利用几次。
治疗哮喘方一:玫瑰花15克, 辛夷花10克,当归20克,红花15克,苏木10克。
用法:热水将上述药浸泡,温水洗脚。
方二:伸筋草15克,透骨草15克,五加皮12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秦艽12克,海桐皮12克。
用法:热水将上述药浸泡,温水洗脚。
方三:桃仁20克,红花15克,杏仁20克,细辛20克,薄荷10克用法:用热水冲沸上述药,待水温合适后,洗脚。
中药泡脚治疗高血压1.吴茱萸30克,刺蒺藜30克,夏枯草.茺蔚子各15克。
上药水煎后去渣取汁200毫升,以1:10比例对入温水中,每日早晚2次泡脚,每次30分钟,连续1~2周。
可滋阴柔肝,平肝降逆。
2.夏枯草30克,钩藤.菊花各20克,桑叶15克。
将上药水煎取汁足浴,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每日1剂。
可平肝潜阳,清热安神。
3.罗布麻叶.牡蛎各15克,議莶草.夜交藤.吴茱萸各10克。
上药水煎取汁如上法足浴。
可镇肝熄风,滋阴潜阳,补脑安神。
4.地肤子.蒲公英各500克,硫黄.雄黄各50克。
上药加水浸泡10~15分钟后水煎取汁,对入温水中足浴,每日1~2次,每日1剂。
可引热下行。
5.白矾100克。
将白矾研为细末,置于沸水中溶化,候温足浴,每次30~60分钟,每日3次(使用时须再加温),每日1剂。
可清热化痰。
6.桑叶.桑枝各50克,芹菜100克。
将上列药物加水煎煮,取汁约半脸盆,临睡前趁温足浴,浸至水冷为止,每日1次,每天1剂。
可清热平肝。
7.桑叶.竹叶.当归.菊花.益母草各100克。
将上药水煎2次,取汁去渣,放入浴盆中,倒入温水适量足浴,每日1次,每次1剂。
可清热通淋。
8.磁石.石决明.党参.黄芪.当归.桑枝.乌药.蔓荆子.白蒺藜.白芍.炒杜仲.牛膝各6克,独活18克。
将上方水煎取汁泡脚1小时,每天1次,每剂药可用2~3次。
可平肝潜阳,一般用药1~3次后,血压即可下降。
足浴可治哪些病足浴的适应证较广泛,适于内科.外科.儿科.妇科及皮肤科,也可用来保健益寿.美容洁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