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意义对词汇颜色记忆的影响庞颖(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长春 130012)摘要情绪与记忆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已成为心理学所关注的热点,本文选取了情绪意义对词汇颜色记忆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词汇记忆受到词汇情绪意义的影响,情绪词汇比非情绪词汇更容易记住。
2、词汇的情绪意义也显著地影响词汇的颜色记忆,情绪词汇的颜色记忆显著好于非情绪词汇的颜色记忆,但这只是在认知资源比较少或者对颜色进行无意识记忆的条件下,这说明了颜色记忆受到意识的控制和认知资源数量的影响。
当对词汇颜色进行有意识记忆并且能对其进行充分的加工时,情绪意义对词汇颜色记忆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字情绪意义词汇颜色记忆认知资源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1.1 研究背景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们对情绪上突出的刺激比中性刺激的外显记忆要好(Hamann,2001)。
个体通常回忆和再认的情绪项目多于中性项目,已有研究已经包括了影片、图片、词汇等不同情绪材料。
研究已经发现情绪词汇和图片更容易记忆,这说明相对于中性项目的编码来说,人们能更好地回忆情绪编码的信息。
Kensinger,Garoff-Eaton和Schacter 等人2006年的研究发现,人们对消极材料的视觉记忆量要多于中性材料,消极材料的记忆提高通常是记忆的生动性或细节水平提高的结果。
传统上关于记忆的实证研究往往是从整体上考察项目的记忆,例如测量一个项目的记忆所需要的时间,而没有更细致地考虑项目的其它特征记忆的情况。
这就导致了当被试做出记忆反应的时候,研究者并不知道被试从刺激中记住了什么。
近年来,基于不同的分类标准,研究者们开始对记忆的分类越来越细,例如前瞻记忆(retrospective memory)、来源记忆(resource memory)、闪光灯记忆(falshbulb memory)等等,从而使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更全面地认识记忆。
Johnson、Hashtroudi和Lindsay(1993)认为,对于一个项目的记忆可以分为许多种类,例如刺激的语义特征、项目获得的时间和地点信息、表征的形态特征、与项目相关的思想和情绪、项目的参数特征如大小、颜色等等。
Perfects、Mayes、Downes和Van Eijk(1996)的研究发现,与中性信息相比,人们更可能对情绪信息做出记忆反应,这说明了人们对与目标刺激相连的情绪刺激的情境信息记忆更好。
然而现在我们还不清楚,是与情绪刺激相连的所有情境信息都记忆得好,还是只有那些受到情绪意义影响的情境信息记忆得更好。
刺激的情绪意义对情境信息的影响可能是变化的,这种影响依赖于被评估的情境细节的类型。
当知觉和理解刺激时,一些情境特征是刺激加工不可或缺的方面,例如词格和单词的颜色等。
另外,情境特征的差异还依赖于它们是自动编码进入记忆还是需要努力才能被编码进入记忆。
例如,已经有证据表明刺激的空间定位通常是自动地进入记忆的,而刺激的颜色则不是。
当考虑到不同情境信息的差异时,对不同情境特征的独立测量将会有助于理解情绪意义对记忆的影响。
1.2 问题的提出及假设1.2.1 问题的提出通过对目前情绪刺激的情境信息研究的关注、对情绪项目的颜色信息的加工方式,并没有一致的研究结论,只是从不同的研究中推论得出颜色记忆需要消耗认知资源,关于情绪意义对颜色记忆影响的脑机制研究还比较少。
在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基础上,谢夫林等人提出的双加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automatic processing)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controlled processing)。
其中前者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进行的,这些加工过程由适当的刺激引发,发生比较快,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
而后者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以及目标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因此,对于那些需要较多的认知资源的任务来说,受意识控制认知资源分配对这种任务的影响较大。
当对信息不随意注意时,认知资源的分配是自动的,这种自动分配与刺激物本身的特征有极大的关系,例如刺激物本身的新异性或其他特征可能会影响到资源的分配。
词汇情绪意义特征是刺激本身的一个重要特征,相对于中性意义的词汇来说,它更可能吸引了更多的认知资源,从而自动地影响认知资源的分配。
结合颜色信息加工来说,在不随意注意状态下,受情绪特征影响较多的认知资源可能自动地集中在情绪词汇的颜色加工中,那么情绪词汇的颜色记忆可能好于非情绪词汇的颜色记忆。
而在随意注意条件下,认知资源的分配是根据任务目标来分配的,这样情绪词汇对颜色记忆的影响可能受目标影响明显,而受词汇情绪特征的影响不明显。
1.2.2 研究目的及假设本研究主要是探究词汇的情绪意义对其颜色记忆的影响,考察了一时和认知资源在情境信息记忆中的作用。
通过记忆时意识状态的不同以及学习时间的控制,来观察词汇的情绪意义对颜色记忆的影响。
实验目的在于:研究情绪意义对颜色信息记忆的影响是否会因为对颜色的有意学习而发生改变。
Doerksen和Shimamura实验发现,颜色信息是有意编码的,而不是自动编码的,所以我们认为情绪意义的影响可能会因为学习颜色信息的努力程度而发生变化。
当呈现中性和情绪词汇时,如果情绪意义对颜色记忆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对颜色信息编码的努力加工(即注意资源和策略的主动使用)的使用,那么当对颜色无意学习时,这种效应将减小,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被试并不是主动地将项目和颜色结合到一起。
相反,如果情绪意义对颜色记忆的加工更多的是自动加工,那么当无意学习条件下,情绪单词的颜色记忆提高得更多。
实验假设主要是:当对词汇颜色进行无意记忆时,词汇的情绪意义对颜色记忆影响更大,情绪词汇的颜色记忆显著好于非情绪词汇的颜色记忆;而当有意识记忆词汇颜色时,词汇颜色记忆受情绪意义的影响较小,情绪词汇的颜色记忆与非情绪的颜色记忆差异不显著。
因为词汇的颜色记忆受意识的控制,而且需要耗费一定的认知资源,所以当同时要求记忆词汇及其颜色时,分配到词汇记忆中的认知资源可能由于颜色记忆对认知资源的占用而下降,进而词汇记忆量也可能所有下降。
也就是说,当对于颜色的无意识记忆而言,有意识记忆颜色条件可能引起词汇记忆量的下降。
2 方法2.1 被试吉林大学学生40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20人,被试的平均年龄21岁,所有被试视力正常,无色盲,能够进行简单的电脑操作。
实验前将男女被试随机平均分到A、B组,实验A组只要求记忆词汇,实验B组要求记忆词汇及其颜色。
2.2 材料本研究是从已有权威研究中随机抽取出的情绪词汇作为实验材料的,并且这些词汇都是常用词,没有过难过偏的词汇,词汇的笔画结构也不复杂。
要求被试学习词汇是36个,其中积极词汇、中性词汇和消极词汇各12个,36个学习词汇平均分配到红蓝两种颜色中,颜色在不同的词汇类型中进行了平衡。
测验阶段除了学习过的词汇之外,还有18个新词,这18个词汇中,积极词汇、消极词汇和中性词汇都是6个。
2.3 实验设计采用2×3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一个自变量是意识状态,包括两个水平,分别是有意识记忆学习词汇的颜色和无意识记忆词汇的颜色,在有意识记忆的条件下,不但要求被试记忆呈现的词汇,而且要求被试记忆词汇的颜色,而在无意识记忆条件下,只要求被试记忆呈现的词汇,不要求被试记忆词汇的颜色。
另一个自变量是词汇类型,它分为三个水平,分别是积极词汇、消极词汇和中性词汇。
在再认测验中,词汇的记忆是以学习词汇的判断为标准的,只要学习过的词汇不做出新词的判断,都视为被试记住了这个词汇。
例如,惊喜在学习阶段是以红色呈现的,如果被试做出的反应是新词,则认为被试没有记住该词汇,但无论被试做出蓝色反应或红色反应,都视为被试记住了该词汇,而颜色的记忆是以学习词汇颜色的正确反应为标准的。
由于每个被实德反应偏好差异比较大,所以没有计算反应时。
2.4 实验过程首先是预测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检查E-Prime实验中不合理的地方,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在该阶段确定了实验学习阶段呈现词汇的数量,呈现词汇颜色的种类及数量,测定了实验的持续时间和实验说明。
正式实验分为学习和测验两个阶段:第一、在学习阶段,被试根据指导语在电脑前观看随机呈现的36个词汇,背景是白色的,词汇都是红色或蓝色的。
每个词汇呈现的时间是1000ms,每个两个词汇之间以“*”隔开,间隔时间是500ms。
该阶段被试不必对呈现的词汇做出反应,只需按照指导语观看识记词汇即可。
实验A组在无意学习词汇的条件下,要求尽可能的记忆呈现的每一个词汇,并告知他们随后将有一个词汇的测验。
相反,实验B组在有意学习词汇颜色的条件下,根据指导语尽可能的记忆屏幕呈现的词汇和其颜色,并告知随后将有一个词汇和颜色的测验。
第二、测验阶段,有54个词汇随机呈现,36个词汇是学习阶段呈现的,18个是新的词汇,其中积极、消极和中性词汇各有6个。
背景是白色的,词汇的呈现颜色是黑色的,被试在10秒钟内做出一种反应:如果是新词,按反应键字母“N”;如果是学习过的词汇且学习时词汇的颜色为蓝色,按反应键“B”,如果是旧词且学习时的颜色为红色,按反应键“R”。
被试一旦做出反应,“*”呈现500ms,紧接着下一个反应词汇出现,反应词的呈现时间是10秒钟,如果被试在10秒钟没有做出反应,将跳过该词,对下一个词进行反应,测验阶段允许被试大胆猜测。
3 结果经数据处理和初步筛选,删除那些过多没有做出反应的被试数据,以及明显是随机反应的数据且没有区分度的数据。
其中有意识记忆词汇颜色组删除一人,无意识词汇颜色组删除一人,获得有效的意识记忆颜色的样本是19人,而无意识记忆颜色的样本也是19人。
将实验结果输入SPSS13.0统计,获得如下的结果:表1.1两种学习条件下词汇记忆和颜色记忆的结果有意识记忆词汇颜色的结果总数最小值最大值平均数标准差标准误积极词19 9 17 12.2105 2.29925 .52748消极词19 7 14 10.1579 1.53707 .35263中性词19 4 11 6.8947 1.91180 .43860词汇总量19 27 48 34.2105 5.15945 1.18366红词19 9 14 11.4737 1.54087 .35350蓝词19 6 12 9.1579 1.67542 .38437无意识记忆颜色的结果总数最小值最大值平均数标准差标准误积极词19 7 12 9.5789 1.34643 .30889消极词19 9 17 12.4737 2.19516 .50360中性词19 6 11 8.0000 1.33333 .30589词汇总量19 27 40 34.0526 3.37431 .77412红词19 9 15 12.0000 1.52753 .35044蓝词19 7 11 9.5789 1.21636 .27905表1.2两种学习条件下词汇记忆的方差分析结果多变量检验结果Effect Vvalue F HypothesisdfErrordfSig词汇情绪类型Pillai's Trace .839 90.912(a) 2.000 35.000 .000 Wilks' Lambda .161 90.912(a) 2.000 35.000 .000Hotelling's Trace 5.195 90.912(a) 2.000 35.000 .000Roy's LargestRoot5.195 90.912(a) 2.000 35.000 .000 词汇情绪类型*词汇学习类型Pillai's Trace.647 32.124(a) 2.000 35.000 .000Wilks' Lambda .353 32.124(a) 2.000 35.000 .000Hotelling's Trace 1.836 32.124(a) 2.000 35.000 .000 Roy's LargestRoot1.836 32.124(a) 2.000 35.000 .000a Exact statisticb Design: Intercept+groupWithin Subjects Design: f从多变量检验结果表中可以看出,采用了四种不同的检验算法,对于词汇的记忆来说,从F的显著性概率分析均小于0.05,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学习词汇类型(也就是不同的情绪词汇)的主效应显著,词汇情绪类型与学习条件之间的交互作用也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