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人文地理(带详细解析)

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人文地理(带详细解析)

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2——人文地理(一)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0年浙江文综第6题)读图3,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

完成5~6题。

6.四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均属于A.自给型农业B.混合型农业C.热带种植园农业D.集约型农业答案 D 解析:考查农业地域类型,迷惑度大就是究竟是混合农业还是集约农业问题。

混合农业主要以是种养结合为主要特点。

集约型农业也可说是精细农业,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精耕细作,最根本的不同点在于科技的进步,在于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含量和科技附加值的提高,是内含投入的增加,是技术密集型农业、知识化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追求的是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金收益率,是农产品品质、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农产品产、销经受自然和市场两大风险要小得多。

(10年全国卷2文综第6-8题)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于世界前列。

巴西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S洲。

该州面积不大,拥有大型港口。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

完成6~8题。

6.一般而言,影响柑橘果酱生产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A.原料地 B.消费市场 C.劳动力价格 D.交通运输答案 A 解析:果酱的生产是以柑橘为原来,农产品的加工为了保持柑橘的新鲜,应该布局在原料产地,而选A。

7.巴西柑橘果酱生产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A.接近原料产地B.接近消费市场C.利用廉价劳动D.方便产品运输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果酱集中在S洲的原因与大型港口的建设和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有关,故选D。

8.据材料推测,20世纪80年代初期,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问题出现在A.原料生产环节B.加工环节C.运输环节D.销售环节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

”故选C。

(10年广东卷文综第1题)1.利用作物秸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有利于A. 改善局地气候B. 综合利用资源C. 防止水土流失D. 保护农田作物【答案】B解析:农区是指“耕作区”,水土流失一般不太严重;以“圈养”方式进行的农区畜牧业可以利用作物秸杆等农副产品为饲料,并为耕作业提供肥料故选B。

(二)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0年上海卷地理)(十二)读我国东部某地区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15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同理,某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赖于该产业内部不同行业的优化与升级.这种产业或行业的优化与升级有一定的规律,“雁行模式”是揭示这种规律的一种模型。

它是指作为“雁头”的领先地区,在发展新型行业的同时.将本地区的传统行业逐步转移到“两翼”相对落后地区,实现“雁头”和“两翼”各自行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我国东部基地区是图内综合宾力较强.制造业较发达的区域。

十多年来,甲市作为“雁头”,带动了作为“两翼”的乙、丙两市制造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30.下表显示,在三市的主导行业中,产值比重均持续上升的行业是____业,持续下降的行业是___业。

这一现象说明,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该地区的_____密集型行业比重在持续上升,而____密集型行业比重在持续下降。

我国东部某地区制造业主导行业(比重高于6%)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变化31.表格显示的甲市某一主导行业比重下降,而乙、丙两市相同行业比重上升,反映了该行业由甲市向另两市进行的转移。

以钢铁工业为例,甲市由l998年的第四层次,下降到2002年、2006年的第五层次;而接受转移的乙市1998年、2002年未进入主导行业.2006年上升到第四层次。

读表,再找出一个由甲市转移到乙市或丙市的主导行业,并说明依据。

转移的行业是_______ 。

依据是 .32.“雁行模式”认为,当“雁头”率先进行行业结构升级时,“雁头”与“两翼”之间的行业结构差异扩大;当“两翼”跟随“雁头”进行行业升级后,它们之间的行业结构差异则随之缩小。

下图显示。

该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度的变化过程呈现_____特点。

其中,1998年至2004年期闻的制造业结构相似度变化趋势表明,这一时期,甲市率先进行_____,甲市与乙,丙两市行业结构差异______。

33.图中2004年到2006年该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度的变化趋势,既体现了该地区行业结构调整的台理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行业雷同的现象.如果这一现象加剧,会产生哪些问题?结台所学知识.对此提出改进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30、通信设备制造(1分);纺织(1分);劳动(1分)3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分);甲市得交通运输制造业在1998和2002年分别位于第二、第三层次,到2006年下降到第四层次,而接受转移的乙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2001年进入主导行业,2006年上升为第三层次(2分)(丙市交通设备制造业在1998年、2002年未进入主导行业,在2006年开始进入主导行业)(两市任答一个即可)32、先下降(1分)后上升(1分);行业结构升级(或传统行业转移)(1分);扩大(1分)33、问题:行业雷同加剧可导致重复建设,浪费资源,恶性竞争,不符合行业结构优化的战略要求(2分,任答两点即可)建议:甲市要继续率先并带动乙、丙两市的行业升级与优化;三市要走创新之路;加快发展具有地域优势的行业;形成本事特色的主导行业,已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分,任答两点即可)(10年海南卷地理)23.图8示意制鞋业在两个地区的转移。

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描述制鞋业在M、N两地区之间的转移情况。

(2分)(2)分别简述制鞋业转移对M地区和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8分)【答案】23.答案要点:(1)M地区制鞋业企业把生产企业都转移到N地区,在N地区只保留研发中心。

(2分)(2)对M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减轻,环境质量改善。

(3分)对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加重了环境污染,环境质量恶化;(3分)工业化发展,地理景观人文化增强(增加了大量的厂房、道路等景观)。

(2分)(10年海南卷地理)高档圣诞树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

低档圣诞树是由仿真材料制成的,价格低,销量大。

改革开放后,我国深圳成为世界低档圣诞树的重要生产基地。

2l世纪初,由于生产成本提高,深圳圣诞树产业受到很大冲击,有的企业将圣诞树生产转移到江西赣州,但是出口效益没有明显提高。

据此完成6~8题。

6.从世界范围看,影响高档圣诞树生产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距离 B.热量条件 C.劳动力价格 D.种植技术【答案】A7.低档圣诞树生产由发达国家至我国深圳再向赣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A.我国圣诞树销量快速增长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B.世界圣诞树市场由欧美向东亚地区转移C.发达国家原材料枯竭而我国原材料丰富D.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答案】D8.企业将圣诞树生产由深圳转移到赣州后,提高了出口圣诞树的A.运输成本 B.用地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劳动力成本【答案】A(10年江苏卷地理第25-26题)图l3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25~26题。

25.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A.①为资金 B.②为技术C.③为劳动力 D.④为原料26.关于两区域同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B.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C.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D.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答案:25.AC 26.CD 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产业转移。

第25题:发达国家技术先进,资金雄厚,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而资源丰富,有着众多的廉价劳动力。

第26题:目前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骄傲转移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等两类企业,其仍然垄断着高技术行业或某些高技术产品,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亦是经济发展道路上的一个过程,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好处。

(10年天津卷文综第7题)天津滨海地区已形成综合性工业区域,结合图文材料,回答7~8题。

7.图5所示工业部门集聚的主要原因,是共同利用了天津滨海地区的A.原料B.基础设施C.燃料D.消费市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图中工业部门众多,类型各不相同,不可能都为了利用该地区的原料或燃料,况且工业产品也不可能用于当地消费,故A、C、D错,这里是天津滨海地区,最大的优势是港口,属于交通运输,所以属于基础设施。

(10年全国卷2文综第39题)39.(60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有长达3300千米的边界线,是当今世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丰富的地区之一。

苏联的解体和中亚五国的独立,凸显了中亚地区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

材料一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把莫斯科、列宁格勒以及国家中心地区其他工业城市的特大工厂的设备、物资和人力资源全部或部分迁移到大后方,即乌拉尔、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

截止1941年底,被迁走并迅速投产的工业企业已达1523家,其中有1360家属于国防工业部门。

随后成立了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

制定企业疏散问题的法令。

苏联国防委员会和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统筹领导疏散工作。

1942年前8个月的统计表明,上述地区的工业产品总值已经达到344亿卢布,而1940年全年只有480亿卢布。

1942年12月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指出,在国家东部地区的辽阔土地上重建的疏散企业是机械制造业取得的最重要成果,这是一个地理分布方面的巨大飞跃。

—摘编自《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材料二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最大的国家,工农业较发达,主要有采矿、冶金、机械制造等工业。

2007年以来,哈萨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最重要的油气生产和输出国。

2009年12月14日,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见图5)通气仪式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举行,该天然气管道开通前,中国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主要依靠海运;管道开通后,不仅缩短了天然气的运输距离,而且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中亚各国在能源战略上,希望实现出口的多元化。

同时,中亚各国能源企业的发展也迫切需要引进国际资本和技术。

材料三冷战后,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加强睦邻互信与友好合作关系,就边界地区相互信任和边界地区及互相裁减军事力量问题举行谈判。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上海五国”机制。

2001年6月,上述五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在“上海五国”的基础上,为加强政治,安全,外交,经贸,人文等方面的合作,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