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外吸收光谱法

红外吸收光谱法


).未知物结构的测定 ( 2 ).未知物结构的测定
基本方法: 基本方法:图谱解析 测绘样品的红外谱图 分析吸收峰的位置、形状、强度等要素 分析吸收峰的位置、形状、 确定分子中所含的基团或化学键 推断分子的结构
步骤1 步骤1: 准备工作 了解样品的来源、制备过程、外观、 了解样品的来源、制备过程、外观、 纯度、 纯度、经元素分析后确定的化学式以及熔 沸点、溶解性质等物理性质, 点、沸点、溶解性质等物理性质,取得对 样品有个初步的认识或判断
特点 光谱来源:分子振动和转动; 光谱来源:分子振动和转动; 样品:气态、液态、固态样品; 样品:气态、液态、固态样品; 应用:结构分析。 应用:结构分析。
一、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1、红外光谱(IR)的产生 、红外光谱 的产生 样品受到的红外光照 射时, 射时,分子吸收其中 一些频率的辐射, 一些频率的辐射,发 生振-转能级的跃迁, 生振-转能级的跃迁, 分子的偶极矩发生变 即得红外光谱。 化,即得红外光谱。
3. 单色器
组成:色散元件、准直镜和狭缝。 组成:色散元件、准直镜和狭缝。 棱镜: 单晶。 棱镜:LiF、CaF2、NaF、KBr单晶。 、 、 单晶 光栅:可用几个光栅组合。 光栅:可用几个光栅组合。
三、
红外光谱法的应用
1
).已知物的鉴定 ( 1 ).已知物的鉴定 ).未知物结构的测定 ( 2 ).未知物结构的测定
二、色散型红外光谱仪
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比 基本组成部件相似: 均有光源、吸收池、 基本组成部件相似: 均有光源、吸收池、单 相似 色器、检测器等。 色器、检测器等。 每个部件的结构、材料和性能不同: 每个部件的结构、材料和性能不同: 不同 如光源、吸收池等。 如光源、吸收池等。
1. 光源
类型 制作材料 工作温度 1200~ ~ 2200K 1300~ 1300~ 1500K 1100K 特点 稳定性好、 稳定性好、 机械强度差、 机械强度差、 价格高。 价格高。 波数范围广、 波数范围广、 机械强度大。 机械强度大。 辐射能较低、 辐射能较低、 寿命长。 寿命长。
调糊法:将固体样品( 10mg) mg)放入研 ( 2 ) 调糊法 : 将固体样品 (5-10mg) 放入研 钵中充分研细, 滴重烃油调成糊状, 钵中充分研细,滴1-2滴重烃油调成糊状, 涂在盐片上用组合窗板组装后测定。 涂在盐片上用组合窗板组装后测定。 薄膜法:适用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测定。 (3 )薄膜法:适用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测定。 将样品溶于挥发性溶剂后倒在洁净的玻璃 板上, 板上 , 在减压干燥器中使溶剂挥发后形成 薄膜, 薄膜 , 也可将它们直接加热熔融后涂制或 压制成膜,固定后进行测定。 压制成膜,固定后进行测定。
二、红外吸收光谱法
红外吸收光谱: 红外吸收光谱 物质的分子受到频率连续变 化的红外光照射时, 化的红外光照射时,吸收了某些特定频率的 红外光,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 红外光, 跃迁而形成的光谱。 跃迁而形成的光谱。 红外吸收光谱法: 红外吸收光谱法 利用红外光谱进行定性定 量分析的方法。 量分析的方法。
).分子振动引起瞬间偶极矩 分子振动引起瞬间偶极矩µ ( 2 ).分子振动引起瞬间偶极矩µ变化
有当分子内的振动引起偶极矩变化( ≠0) 有当分子内的振动引起偶极矩变化(△µ≠0)时 才能产生红外吸收,该分子称之为红外活性的; 才能产生红外吸收,该分子称之为红外活性的; △µ=0的分子振动不能产生红外吸收,称为非红外活 =0的分子振动不能产生红外吸收, 的分子振动不能产生红外吸收 性的。同核双原子分子如H 性的。同核双原子分子如H2、O2、N2等其振动过程中 偶极矩始终为0 因此没有红外活性, 偶极矩始终为0,因此没有红外活性,不会产生红外 吸收光谱。 吸收光谱。
四、 实验技术
获得一张高质量红外光谱图, 获得一张高质量红外光谱图,除了仪 器本身的因素外, 器本身的因素外,还必须有合适的样品制 备方法
1、红外光谱法对试样的要求 、
试样应该是单一组份的纯物质,纯度应>98% 试样应该是单一组份的纯物质,纯度应>98%; 试样中不应含有游离水; 试样中不应含有游离水; 试样的浓度和测试厚度应选择适当, 试样的浓度和测试厚度应选择适当 , 使大多数 吸收峰的透射比处于10%~80%内。 吸收峰的透射比处于10% 80% 10
基团频率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 C—H伸缩振动 :2800-3300cm-1 伸缩振动 O-H伸缩振动: 3200~3650 cm-1 伸缩振动: - 伸缩振动 ~ N-H伸缩振动: 3100~3500cm-1 伸缩振动: - 伸缩振动 ~ 基团频率: 能代表基团存在, 基团频率: 能代表基团存在,并有较高强度的吸收 谱带称为基团频率, 谱带称为基团频率,其所在的位置一般又称为特征 吸收峰。 吸收峰。 基团频率和特征吸收峰对于分子结构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基团频率和特征吸收峰对于分子结构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2、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 、
(1).辐射光子具有的能量与发生振动 1).辐射光子具有的能量与发生振动 跃迁所需的跃迁能量相等
1 EV = (v + )hν 2
只有当红外辐射频率等于振动量子数的差值与 分子振动频率的乘积时, 分子振动频率的乘积时,分子才能吸收红外辐 产生红外吸收光谱。 射,产生红外吸收光谱。
注意红外光谱的三要素: 注意红外光谱的三要素:红外光谱的吸收峰 的位置、 的位置、强度和形状
2、定量分析 、
).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 ( 1 ).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 • 朗伯-比耳定律,即在单一波长下,吸 朗伯-比耳定律,即在单一波长下, 光度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光度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 由于红外光谱的谱带较多,选择的余地 由于红外光谱的谱带较多, 大,所以能方便地对单一组份和多组份进 行定量分析。 行定量分析。 • 不受样品状态的限制,能定量测定气体、 不受样品状态的限制,能定量测定气体、 液体和固体样品。 液体和固体样品。红外光谱定量分析应用 广泛。 广泛。
(2)液体池法: )液体池法: 适用于沸点较低、 适用于沸点较低、挥发性较大的液体样品 的测定。 的测定。可将液体样品直接注入封闭的液 体池中,液层厚度一般为0.01~1mm,再进 体池中,液层厚度一般为 , 行测定。 行测定。也将样品溶于适当溶剂中配成一 定浓度的溶液(一般以 一般以10%w/w为宜 ,用注 为宜), 定浓度的溶液 一般以 为宜 射器注入液池中进行测定。 射器注入液池中进行测定。
步骤2:确定未知物的不饱和度Ω 步骤 :确定未知物的不饱和度Ω
n3 − n1 Ω = 1 + n4 + 2
n4、n3、n1分别为分子中所含的四价、三价和一价 分别为分子中所含的四价、 元素原子的数目。 二价原子如S、 等不参加计算 元素原子的数目。 二价原子如 、O等不参加计算 Ω=0:分子是饱和的,烷烃及其不含双键的衍生物; :分子是饱和的,烷烃及其不含双键的衍生物; Ω=1:可能有一个双键或脂环; :可能有一个双键或脂环; Ω=2:可能有两个双键或脂环,也可能有一个叁键; :可能有两个双键或脂环,也可能有一个叁键; Ω=4:可能有一个苯环等。 :可能有一个苯环等。
能斯特灯
稀土氧化物
碳化硅
SiC Ni+Cr丝; 丝 Rh线 线
白炽线圈
2. 吸收池 液、气态的样品往往使用样品池; 气态的样品往往使用样品池; 固态样品可压片测试。 固态样品可压片测试。
材料 NaCl单晶 单晶 KBr单晶 单晶 CsBr单晶 单晶 CsI单晶 单晶 KRS-5晶体 晶体 波长λ( ) 波长 (µm) 0.2~17 ~ 0.2~25 ~ 1~38 ~ 1~50 ~ 1~45 ~ 注意事项 易潮解, 易潮解,要求湿度 低于40% 低于 易潮解, 易潮解,要求湿度 低于35% 低于 易潮解 易潮解 微溶于水
步骤3: 步骤 :图谱解析 一般顺序: 一般顺序 : 借助于手册或书籍中的基团 频率表, 频率表 , 分析官能团区各主要吸收带的 基团归属, 基团归属 , 初步判断化合物中可能含有 的基团和不可能含有的基团及分子的类 再查看指纹区, 型。再查看指纹区,进一步确定基团的存 在及其连接情况和基团间的相互作用。 在及其连接情况和基团间的相互作用。
光谱的基本要素: 光谱的基本要素:
峰的位置: 峰的位置: 与化学键的力常数、原子折合质量有关; 与化学键的力常数、原子折合质量有关; 峰的数目: 峰的数目: 与分子中振动数目、光谱产生的条件有关; 与分子中振动数目、光谱产生的条件有关; 峰的强度: 峰的强度: 与振动的类型、化学基团的含量等有关。 与振动的类型、化学基团的含量等有关。
2. 固体样品
压片法: 将固体样品0 mg与150mg mg左右 (1)压片法: 将固体样品0.5-1.0mg与150mg左右 KBr混合均匀 在研钵中一起粉碎。 混合均匀, 的 KBr 混合均匀 , 在研钵中一起粉碎 。 将少许研 磨好的粉末置于模具中,用压片机压成均匀透明 磨好的粉末置于模具中, 薄片。 薄片。
3.气体样品
对于气体样品, 对于气体样品,可将它直接充入已预先抽 真空的气体池中进行测量, 真空的气体池中进行测量,池内测量气体 压力约50mmHg。 压力约 。
(3)水溶液的简易测定法。 )水溶液的简易测定法。 由于盐片窗口怕水, 由于盐片窗口怕水,因此一般水溶液不 能测定红外光谱。 能测定红外光谱。利用聚乙烯薄膜是水溶液 红外光谱测定的一种简易方法。 红外光谱测定的一种简易方法。在金属管上 铺一层聚乙烯薄膜,其上压入一橡胶圈。 铺一层聚乙烯薄膜,其上压入一橡胶圈。滴 下水溶液后,再盖一层聚乙烯薄膜, 下水溶液后,再盖一层聚乙烯薄膜,用另一 橡胶圈固定后测定。 橡胶圈固定后测定。
2、制样的方法 、
( 1 ).液体样品的制样方法 ( 2 ).固体样品的制样方法 ( 3 ).气体样品的制样方法
1. 液体样品
(1)液膜法: )液膜法: 该法适用于不易挥发(沸点高于 沸点高于80℃ 的液体或粘 该法适用于不易挥发 沸点高于 ℃)的液体或粘 稠溶液。使用两块KBr或NaCl盐片,将液体滴 盐片, 稠溶液。使用两块 或 盐片 1-2滴到盐片上,用另一块盐片将其夹住,用螺 滴到盐片上, 滴到盐片上 用另一块盐片将其夹住, 丝固定后放入样品室测量。 丝固定后放入样品室测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