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试题特点对比分析

高考试题特点对比分析

高考试题特点对比分析1.1引言2017年高考即将到来,为了有效的指导学生复习应对高考,帮助教师把握考试方向,特对宁夏近几年高考试卷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各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希望对2015年高考复习工作能有实际指导意义。

宁夏高考的考试命题灵活,重点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试题以教材为源头,高于教材,但并不偏执。

对照近几年宁夏高考试卷来看,每年出题都能推新,与时俱进,并不死板,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命题还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注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

虽然试题年年变化莫测,但还是有规律可循。

把握高考的命题方向和难易度,可以更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复习效率。

一份高考物理试卷凝聚了许多经验丰富,智慧过人的老师、学者的心血,要想完整体会整个物理试卷蕴含的意味比较苦困难,特此只针对宁夏高考物理选择题这一部分,仔细钻研,寻找规律。

物理的考试得分情况向来有“得选择题者得高分”一说。

足以说明选择题的成败在答卷中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只拟对宁夏近4年的高考物理选择试题作一回顾分析,归纳近几年宁夏高考物理选择试题所涉及考点、对学生的能力要求、答题方法技巧、以及是命题所呈现的特点和趋势等,然后据此浅谈一些应对策略。

1.2 2010-2014年选择题考点分配及对比14 15 16 17 18 19 20 212010 物理学史知识物体的平衡图像综合问题电磁场性质物体的平衡电路综合问题万有引力天体运动电磁、交流电问题2011 电磁综合问题功、能量、牛顿运动定律功、能量、牛顿运动定律电磁感应、交流电问题电磁、交流电综合问题万有引力天体运动电磁场性质牛顿运动定律、图像综合2012 物理学史平抛运动物体平衡(动态)电磁感应问题电场、牛顿定律电磁感应问题电磁感应问题万有引力天体运动2013 图像综合问题物体的平衡电磁感应问题电磁场性质电场、物体平衡物理学史知识万有引力天体运动牛顿运动定律2014 图像综合问题能量、牛顿运动定律综合功、牛顿运动定律综合圆周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万有引力天体运动电磁场性质电磁场性质电磁感应、交流电问题1.3 2010-2014年选择题单多项设置及分配多选数量两项三项四项2010 2 2 0 0 2011 3 1 2 0 2012 3 3 0 0 2013 3 2 1 0 2014 3 3 0 01.4 2010-2014年选择题考点题型对比分析虽然高考的试题年年变化,但是主要常考点几乎是不变的。

由上考点分配表可看出,近几年的宁夏高考选择题出现的热点考点有七个:物理学史知识、物体的平衡、运动图像综合、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牛顿运动定律或功能关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电路及电磁场的问题、电磁感应、交流电问题。

下面对2010-2014年选择题考点对应试题做一呈现和对比,从命题特点、命题趋势、应答策略技巧等方面对比分析,谈谈各人的一些看法。

考点1:物理学史知识(2010)14.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 )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2012)14.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

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D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2013)19.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BD )A. 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解释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B.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或出现感应电流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命题特点命题趋势:虽然高中物理涉及的物理学家、事件很多,但是在考查上选取的都是物理学史上一些重要事件、典型思想和科学研究方法,完全没有脱离教材的范围,但也不是原话的照抄。

这些学史中所包含的方法、思想及对物理学发展和科技的发展以及对社会的推动等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有很强的感染力。

该考点的出题形式全部以多项选择为主,且答案多是有两个正确的组成,难度属于较易试题。

对比近两年的题目分析可知,物理学史的考查呈现跳跃性趋势,似乎是隔年考查。

2010年、2012年、2013年出现考题,而2011年、2014年未考查,预计2015年考查可能性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对物理学方法的考查还尚未出现,预计还会以多选的形式出现。

答题误区及应对策略:通过对近4年该考点得分情况统计和对部分学生的调查发现,该题得分率较高,但部分学生往往认为简单而答不对或不能完全答对。

主要表现在学生对科学家及其对应的事件贡献记忆不清,不能快速有效对正确答案选项进行筛选,其次对物理定律理解不透,比如2012年物理学史部分对惯性的考查多数学生都是单选。

建议教师和学生对近几年考查的物理学史涉及的科学家进行总结性罗列并加强记忆,对物理必修和选修电磁学教材出现的物理学家及其贡献多关注。

考点2:物体的平衡(2010)15.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1F 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1l ;改用大小为2F 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2l 。

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2121F F l l -- B.2121F F l l ++ C.2121F F l l +- D.2121F F l l -+ (2010)18.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

当用与水平方向成060角的力1F 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030角的力2F 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1F 和2F 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31- B.23- C.3122- D.1-32(2012)16.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

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 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 2。

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

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B )A.N 1始终减小,N 2始终增大B.N 1始终减小,N 2始终减小C.N 1先增大后减小,N 2始终减小D.N 1先增大后减小,N 2先减小后增大(2013)15.如图,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的作用,F 平行于斜面上。

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 的取值应有一定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1和F2(F2>0).由此可求出( BD )A .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倾角C.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C.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2013)18.如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三个带电小球a ,b 和c 分别位于边长为l 的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 、b 带正电,电荷量均为q ,c 带负电。

整个系统置于方向水平的匀强电场中。

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

若 三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为( C ) A. B. C. D.命题特点及命题趋势:物体的平衡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考点,出现频率较高。

往往结合弹簧、弹力和摩擦力、电场性质等特点考查。

题型有动态平衡和静态平衡,多以静态平衡和单一物体考查为主,难度相对较低,考查方式更趋细致具体。

涉及到得物理学方法有平行四边形定则、整体和隔离法等。

命题类型单选和多选参半。

对比近两年的题目分析可知,物体的平衡考查呈现高频趋势。

2010年、2012年、2013年均出现两道考题,而2011年、2014年未考查, 2015年考查可能性较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答题误区及应对策略:学生解答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不能对物体的平衡情况准确划分,到底是属于动态平衡还是静态平衡,二是没有对处理动态和静态平衡的方法总结归类,一旦试题出现思维比较混乱。

此考点属于相对较易,难度系数不大,把握方法学生易于得分。

在专题复习的过程中应试题类型解决方法做归纳性总结。

以三力或多力作用下的平衡复习为主,注意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隔离法整体法的运用。

考点3:运动图像及相关知识(2010)16.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t υ-图象为正弦曲线。

从图中可以判断( )A .在10~t 时间内,外力做正功B .在10~t 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C .在2t 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D .在13~t t 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2011)21.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1的足够长的木板, 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 2的木块。

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

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 增大的水平力F=kt (k 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 1和a 2,下列反映a 1和a 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2012)20.如图,一载流长直导线和一矩形导线框固定在同一平面内,线框在长直导线右侧,且其长边与长直导线平行。

已知在t =0到t =t 1的时间间隔内,直导线中电流i 发生某种变化,而线框中感应电流总是沿顺时针方向;线框受到的安培力的合力先水平向左、后水平向右。

设电流i 正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则i 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可能是( )(2013)14.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

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

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以a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

能正确描述F与a之间的关系的图像是()(2013)16.如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边长为L、电阻为R的正方形导线框;在导线框右侧有一宽度为d(d>L )的条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边界与导线框的一边平行,磁场方向竖直向下。

导线框以某一初速度向右运动,t=0是导线框的的右边恰与磁场的左边界重合,随后导线框进入并通过磁场区域。

下列v-t图像中,可能正确描述上述过程的是(2014)14. 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

在t=O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tv-图像如图所示。

在这段时间内( )A.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221υυ+C.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命题特点及命题趋势:对比近两年的考点分布可知,图像问题是高频考点,也是必考考点,且花样繁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