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测井地层评价和岩石物理建模技术流程

7测井地层评价和岩石物理建模技术流程


面向储层预测的测井地层评价技术流程
储层物性参数的错误认识-泥质含量与粘土含量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Vsh不等于Vclay Vsh >= Vclay Vclay与Vsh的数量关系取决于构成泥岩的粘土矿物和粉砂岩的相对含量
面向储层预测的测井地层评价技术流程
储层物性参数的错误认识-不同类型孔隙度
多种类型的孔隙度定义形式 与储层预测和岩石物理建模相关的孔隙度定义
对井筒相关资料及环境资料的要求
必须资料
钻头尺寸
井径曲线
自然伽玛曲线
密度曲线
测 纵波测井曲线 井 横波测井曲线 地
电阻率曲线(深、中、浅)
层 评 中子测井曲线 价 测井仪器型号及厂商信息
井位信息
斜井/水平井井轨迹
补心高度
地质分层
重要资料
自然电位曲线 自然伽玛能谱曲线 岩性密度测井曲线 地质录井曲线 地层水分析数据 MDT、DST等流体样品分析报告 完井信息 泥浆信息(电阻率、泥浆滤液电阻率、温度) 岩电参数(a,m,n,地层水电阻率) Checkshot、VSP数据
测井曲线质量评价和校正方法
• 利用经验关系式校正
Gardner 速度-密度关系式: RHOB = 0.23(Vp)^0.25 浅层泥岩纵波-横波速度关系式(<2500m):VsShale = (0.883*Vp) –2214 深层泥岩纵波-横波速度关系式(>2500m):VsShale = (0.581*Vp) – 194 饱含水砂岩纵波-横波速度关系式:VsWetsand = (0.682*Vp) –1287 饱含水砂岩纵横比与横波时差关系式:Vp/Vs = 1.182 + 0.0042DTs 泥岩纵横比与横波时差关系式:Vp/Vs = 1.276 + 0.00374DTs …….
– 总孔隙度 – 有效孔隙度
总孔隙度大于有效孔隙度,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 缺乏有效孔隙度的标定依据 无法准确评估束缚流体孔隙度 不同类型粘土矿物束缚流体的能力不同
面向储层预测的测井地层评价技术流程
测井地层评价
基础数据 质量控制 环境校正
储层参数解释模型
岩石物理建模
储层参数(VSH、Φ…) 质量控制
传统技术流程 不同步
测井曲线质量评价和校正方法
优选基准井(井组)
测井曲线质量好 井眼环境好 泥浆过程稳定
曲线系列齐全 所处地质条件有代表性
基于频率累积特征对应方法的曲线标准化处理
X’=X+a X’=(X-c)*(b-a)/(d-c)+a
基准井
基准井
a
a
b
c
d
测井曲线质量评价和校正方法
非一致性处理的孔隙度插值
一致性处理后的孔隙度插值
参考资料
测井地层评价成果 岩心分析数据 核磁、FMI等成像测井数据 岩性曲线
对井筒相关资料及环境资料的要求
流体、矿物密度 (地层水、天然气、油、骨架、 粘土)
岩 API 石 气比重 物 地层水矿化度 理
地层压力曲线
建 模 地层温度曲线
气油比
泥浆滤液信息(密度、矿化度、粘度)
剪切模量(骨架矿物、充填矿物) 体积模量(骨架矿物、充填矿物) 长宽比(Aspect ratio)
综合解释 参数集总、成图
面向储层预测的测井地层评价技术流程
RS_8.3s RS_8.5
4250 4300 4350
面向储层预测的测井地层评价技术流程
同一测井解释结果无法同时满足两种类型工作的要求 实际情况决定了测井评价工作流程难以满足储层预测的特殊要求 常规测井解释结果不能用简单的变换方式,应用于地震解释和储层预测工作流程 面向储层预测研究的测井评价需要迭代过程
面向地震反演需求的 测井资料质量控制、地层评价和岩石物理建模技术体系
辉固地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2009年11月
面向地震反演的测井地层评价技术流程
常规测井解释
– 深度域 – 精细的储层物性特征
• 某深度点的各种类型测井响应
面向储层预测的测井地层评价技术流程 常规测井评价关注的特征
面向地震反演的测井地层评价技术流程
对井筒相关资料及环境资料的要求
各测井项目间的深度匹配 各测井项目必要的井眼和泥浆影响校正 自然伽玛等放射性测井项目应进行了泥浆类型影响校正,在套管和水泥环段的测量还 需进行了额外的影响校正 密度、微电阻率等探测深度较浅的测井项目的泥浆侵入影响校正 各测井曲线应尽量完整、连续 声波等测井曲线的异常尖峰修正 不同型号测井仪器测量的相同测井项目之间需进行优选 工区范围内各井相同测井项目应具有较好的井间一致性响应,不同测井项目之间应具 有相似的规律性响应关系
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DENed = A + B*Sonic + C*Log10(RD)
样本来源层段的选取原则
井眼条件良好 与待校正层段临近(以免引入声波和密度曲线的压实趋势) 与待校正层段处于同一地质层段范围内(确保沉积环境没有突变) 与待校正层段的岩性相同或相似 与待校正层段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流体类型
要求仪器居中、井壁光滑 ∆t=1/νt
∆t
面向储层预测的测井地层评价技术流程
补偿密度与岩性密度记录的测井曲线
使用铯137源、应用长、短源距测量伽马射线强度 体积密度曲线DEN和井径曲线
密度测井曲线现场质量要求
井眼规则、岩性均匀处,重复曲线误差值小于0.05g/cm3 曲线数值与主要岩性符合,与补偿中子、声波时差孔隙度对应 井径规则处,密度校正曲线一般应为零值或正值
测井曲线质量评价和校正方法
测井曲线质量评价和校正方法
• 运用交会图和直方图技术检查地层的岩性、孔隙和坏井眼的影响特征;检 查是否存在异常奇异值
天然气
井壁垮塌
如果是声波/速度曲线呢?
测井曲线质量评价和校正方法
测井曲线质量评价和校正方法
测井曲线质量评价和校正方法
测井曲线质量评价和校正方法
测井曲线质量评价和校正方法
岩石物理模型
Vclay, Φ, Sw
OK
不同步
结束
p, Vp, Vs
OK 结束
面向储层预测的测井地层评价技术流程
测井地层评价
基础数据 质量控制
岩石物理建模
储层参数(VSH、Φ…) 质量控制
环境校正
一体化研究技术流程
储层参数解释模型
同步
Vclay, Φ, Sw
迭代
岩石物理模型
p, Vp, Vs
OK 结束
测井储层物理参数
地震反演弹性参数
GR
P-Impedance (AI)
SP
S-Impedance (SI)
Neutron
地质体
为岩石物理建模提供多井间具有一致性的岩性、物性、含油气成果
面向储层预测的测井地层评价技术流程
声波测井是测量地层剖面的岩石声学物理特性的测井方法,根据技术 发展可细分为:
声波速度(时差)测井
声幅测井
声波变密度测井
2ft
声波全波列测井
声波成像测井
设计仪器的适当源距使达到接收器的初至波为滑行纵波
衡量初至波到达两个接收器的时间差为地层的孔隙特征
4300
Quartz
59
23
Calcite
3
86
RS_8.5
Kfeldspar
1
1
1
4350
Plagioclase
21
11
Clays
16
13
64
面向储层预测的测井地层评价技术流程
自然伽马指数计算方法
Vsh = GR − GR min GR max − GR min
面向储层预测的测井地层评价技术流程
含气饱和度=0%
含气饱和度 =20%
含气饱和度 =40%
含气饱和度 =60%
Φ=25%
Φ=20%
Φ=15%
Φ=10%
岩石类型II含量=20%
岩石类型II含量=15%
岩石类型II含量=10% 岩石类型II含量=5% 岩石类型II含量=0%
Φ=5%
Φ=0%
内容提纲
对井筒相关资料及环境资料的要求
常见的测井资料质量问题 测井资料质量评价和校正方法 面向储层预测的测井地层评价技术流程 面向地层弹性响应特征研究的岩石物理建模技术流程
2 ft
面向储层预测的测井地层评价技术流程
仪器构成
一个可控发射器 两个正交偶极发射器 八个接收站的阵列接收器
采集资料类型
纵波、横波、斯通利波时差
面向储层预测的测井地层评价技术流程
单极声源在硬地层中的传播模式
面向储层预测的测井地层评价技术流程
数据整理、加载 测井曲线质量控制
测井常规处理 数据分析、敏感性评价
面向地震解释和储层预测的测井解释
– 深度域和时间域 – 层段特征
• 相邻两套地层间的边界特征
面向储层预测的测井地层评价技术流程 地震解释和储层预测关注的特征
面向地层弹性响应特征研究的岩石物理建模技术流程
定量描述不同岩性、物性、不同含流体性质岩石的弹性响应特征 选取可靠含油气地层弹性响应截止值,并定义烃类响应检测窗口
中子-密度交会图
面向储层预测的测井地层评价技术流程
交会图粘土含量指示值
中子-密度交会粘土含量计算
内容提纲
对井筒相关资料及环境资料的要求 常见的测井资料质量问题 测井资料质量评价和校正方法 面向储层预测的测井地层评价技术流程
面向地层弹性响应特征研究的岩石物理建模技术流程
面向地层弹性响应特征研究的岩石物理建模技术流程
内容提纲
对井筒相关资料及环境资料的要求 常见的测井资料质量问题 测井资料质量评价和校正方法
面向储层预测的测井地层评价技术流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