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力学性能试验

钢筋力学性能试验

钢筋力学性能
试验方法
检测依据 及评定标准
检测依据: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 GB/T228.1-2010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 GB/T232-2010 评定标准: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1499.1-2008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2-2007
在任何情况下,弹性范围内的应力速率不得超过表3规定的最大速率。 4、测定抗拉强度:屈服后,试验机活动夹头在负荷下的移动速度为
不大于0.5L/min(0.008/sX60)。必须平稳而无冲击地施荷。 5、如果仅需要测定材料的抗拉强度,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可以选取不
超过0.5L/min的单一试验速率。
σ
(1)拉伸试验过程
D
上屈服点
OBA 初瞬 下屈服点
BC—屈服阶段
E
CD—强化阶段
DE—颈缩阶段
每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试件数量:
热轧光圆钢筋公称横截面面积与理论重量
热轧带肋钢筋公称横截面面积与理论重量
钢筋实际重量与钢筋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
热轧光圆钢筋的允许偏差和不圆度
热轧带肋钢筋允许偏差
试验前的准备及相关知识
(一)试验温度 试验一般在室温10℃~35℃范围内进行,对于温度有严格要求的试验, 试验温度为23土5℃。 (二)仪器要求试验机的测力系统应按照GB/T16825.1进行校准,并且 精确度应为一级或优于一级。计算机控制的拉伸试验机应满足GB/T22066 并参见拉伸试验方法附录A. (三)取样:(比例试样 )按附录D要求,圆形横截面 拉伸试验试件,夹具 间的试件平行长度不小于5.5d,同时试样总长度取决于夹持方法,原则上大 于5.5d+200mm,矩形横截面拉伸试验试件夹具间的平行长度不小于6.65 倍截面积开方,同时试样的总长度取决于夹持方法,原则上大于6.65倍截 面积开方+200mm,取样数量依据相关质量标准要求。(矩形横截面试样, 推荐其宽厚比不超过8:1) (四) 试验速度(应变速率控制方法、应力速率控制方法,除非另有规定, 方法的选择可由试验室自主选择)
厚度。再取两端的算术平均值为冷轧扭钢筋横截面轧扁厚度。菱形截面测其
两端横截面短向对角线尺寸,取其算术平均值为菱形截面的轧扁厚度。节距 用直尺精度(1.0mm)量取不少于5个整节距长度,取其算术平均值为节距 l1。
(6)冷轧带肋钢筋横肋高度的测量采用测量同一截面每列横肋高度取其 平均值;横肋间距采用测量平均间距的方法,即侧取同一列横肋第一个与第 十一个横肋的中心距离,后除以10即为横肋间距的平均值。尺寸测量精度 精确到0.02mm。
钢筋力学性能、工艺性能试验的取样和数量 (一)数量规定: 1、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一炉罐号、同一牌号、同一规格、 的钢筋组成,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每批重量通常不大于60t,超过 60t的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余数),增加一个拉伸试验试样和一个弯 曲试验试样。 2、允许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筑方法的不同炉罐号组成混 合批,但各炉罐号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锰量只差不大于0.15%,混 合批的重量不大于60t。 3、其他种类钢材的组批规则套用相应的质量标准。
3、试样原始横截面积的测定
S后0=取1平/4均π值d2)
(d——宜在试样平行长度中心区域以足够的点数测量
4、实验步骤
4.1填写原始记录可记项 4.2检查样品,根据试件大小,选取试验试验设备及量程并调节机械零点(旨
在一方面确保夹持系统的重量在测力时得到补偿,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夹持过 程中产生的力不影响力值的测量)
钢材拉伸性能试验方法和步骤
1、观察试验室温度,并准确记录。 2、试验前,先用游标卡尺复核钢筋的直径。 (1)热轧光圆钢筋直径的测量精确到0.1mm (2)带肋钢筋内径的测量精确到0.1mm。 (3)带肋钢筋肋高的测量采用测量同一截面两侧肋高度平均值的方法, 即测取钢筋的最大外径减去该处内径,所得数值的一半为该处肋高度,精确 到0.1mm。 (4)带肋钢筋横肋间距采用测量平均肋距的方法进行测量。即测取钢筋 一面上第1个与第11个横肋的中心距离,该数值除以10即为横肋间距,精 确到0.1mm。 (5)冷轧扭钢筋尺寸测量轧扁厚度用游标卡尺精度0.02mm在试样两端 量取。每端分别测量其截面两边缘和中央部位厚度,取其算术平均值为一端
1、应变速率控制方法旨在减小测定应变速率敏感参数时试验速率的变化 和减小试验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金属材料拉伸方法将来拟推荐使用应变速 率的控制模式进行拉伸试验。
试样拉伸速度取决于材料特性并应符合下列要求,如果没有其他规定, 在应力达到规定屈服强度的一半之前,可以采用任意的试验速率,超 过这点后的试验速率应满足下述规定。
4.3试样用点或细线标出原始标距(标距为5倍钢筋直径) 4.4接通电源,开机,按下“启动油泵”开关,调节夹持空间。依据试样的直
径和宽度,选择适当的钳口,试件的平行长度(夹持空间)应不小于5.5d。 4.5关闭回油阀,打开送油阀在不影响试样性能的情况下,采用前述的拉伸速
率完成上屈服强度、下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等指标的测量并记下相应的荷载 值,施荷过程应平稳连续无冲击直至拉断,关闭送油阀,并打开回油阀卸荷, 停止油泵工作。 4.6计算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数值需进行修约,修约依据为相 关的产品标准进行,如果未规定具体要求,应按照拉伸试验方法第22章要求 进行)
2、测定上屈服强度:在弹性范围和直至上屈服强度,试验机夹头的 分离速率应尽可能保持恒定,并在表3规定应力速率范围内:660MPa/s,一般采用应力增加速度为10MPa/s。在不影响试样性能的情 况下,允许采用10-30 MPa/s的应力增加速度。
3、测定下屈服强度:在试样平行长度的屈服期间应变速率应控制在 0.00025-0.0025/s之间。平行长度内的应变速率应尽可能保持恒定。如 不能直接调节这一应变速率,应通过调节屈服即将开始前的应力速率 来调整,在屈服完成之前不再调节试验机的控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