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第一章-绪论
(四)推断损伤时间
损伤时间是指从受伤到死亡所经历的时间。推断损伤时 间亦是法医病理学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推断损伤时间的基础 是首先要检测是生前伤还是死后伤。以往损伤时间的推断主 要是通过对损伤组织的宏观改变和常规组织学检查进行。目 前国内外有许多法医病理学工作者采用了免疫组织化学和分 子生物学等技术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应 用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五)推断和认定致伤物
致伤物的推断和认定,一是指根据损伤形态的特征,推 断造成这一损伤致伤物是什么,二是进一步获取确定该致伤 物的证据。
(六)损伤和疾病的关系
法医病理学鉴定工作时,常会遇到受伤者同时 患有某种疾病的情况,在鉴定时必须明确判断其损 伤与疾病有无关系。
(七)个人识别
对法医实践中所遇到的无名尸体或碎尸时,侦 查部门急需查明死者身源,这时法医工作者迫切需 要解决的问题是查明死者的年龄、种族、性别和姓 名,进而了解其死前行踪及其社会关系。
二、法医病理学检验对象
在检案工作中,法医病理学的检验对象主要是尸体,有 时亦可遇见离体器官组织的检验、审查及与尸体检验有关的 鉴定书及其声像资料。尸体检验目的是查明死因和死亡方式 等有关问题,证明死亡是否涉及法律问题。我国法医病理学 的尸体检验工作是依据有关法律条文实施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01条规定:“侦查人员对于犯罪有关的 场所、物品、人身、尸体应当进行勘验或者检查。在必要的 时候,可以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侦查人员的 主持下进行勘验、检查。”第104条规定:“对于死因不明的 尸体,公安机关有权决定解剖,并通知死者家属到场。”第 119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 题的时候,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第 120条规定:“鉴定人进行鉴定后,应当写出鉴定结论,并签 名。”第121条规定:“用作证据的鉴定结论应当通知犯罪嫌 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请,可以补 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
三、法医病理学尸体检验的任务
(一)确定死亡原因 确定死亡原因(cause of death,简称死因)是法医病理 学的首要任务。死因是指导致死亡的某种具体暴力或疾病。 法医病理学确定死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区别暴力死(非自然 死),还是非暴力死(自然死)。暴力死是指机械性损伤、 机械性窒息、化学性损伤以及其他各种物理性损伤等原因所 致的死亡,这类死亡常涉及法律问题。如发现有犯罪迹象, 就要立案侦查。非暴力死是有潜在的疾病引起的死亡,包括 猝死,由于是因潜在的疾病而发生的死亡,容易引起人们的 怀疑。二者不能混淆。还有一些暴力性死亡虽不属他杀,但 究竟是自杀还是事故、灾害,易引起疑议,需经法医尸体解 剖及相应其他检验,加以澄清,以便为主管部门处理问题提 供鉴定结论。
四、法医病理学工作者应有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
法医病理学是为侦查提供线索,为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 的审判和调处提供科学证据,其责任重大。法医病理学工作 者不仅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而且还必须有良好 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要实事求是,公正严明。 1.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 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会遇到意想不到 的恶劣环境,但法医病理学工作者应当正确对待。 2.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法医病理学工作者应不受各种人为 因素的干扰和腐化思想的侵蚀,严格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进 行鉴定工作;不偏不倚,对法律负责。 3.培养科学思维方法 法医病理学工作者在实际鉴定工作中, 应科学客观地分析每一案件,将有关的人、有关的事和有关 的物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最后根据案情调查、现场勘察、 尸体解剖和相关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研究和解决案件 中的矛盾,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为民事和刑事诉讼提供客 观、公平和科学的证据。
《封诊式》所述的内容可知:“封”指查封;“诊” 指诊察、勘验或检验,“式”是格式或程式。顾名思 义,《封诊式》是有关查封与勘验程序的一部书籍。 我国古代法医学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现存的最早 的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其英译名是 “Instruction to Coroners”(H. A. Giles, 1924)。该 书出版于南宋淳佑七年(1247),为中国古代法医 学家宋慈所著,共5卷,53节。主要内容有:宋代 关于验尸的法令,验尸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尸体现 象,各种机械性窒息,各种钝器和锐器损伤,古代 交通事故,高温致死,尸体发掘,猝死等。该书得 到中外法医学者公认,并被翻译为多国文字。
我国长期以来由于科学文化知识不够普及,封建和迷信 思想的禁锢、法制不够健全,导致对尸体解剖的阻力甚大, 影响了法医病理学的发展。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的刑事 诉讼律第120条规定:“遇有横死人或疑为横死之尸体应速进 行检验。”第121条规定“检验得发掘坟墓,解剖尸体,并实 行其余必要处分”。后又于1913年发布了我国第一个《解剖 规则》,规定:“警官及检察官对于尸体非解剖不能确知其 致命之由者,指派医士执行解剖”。这在我国历史上是第一 次明文规定要做尸体解剖。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卫生部于1950年发布了《解剖尸体规则》。1979年颁布的 《刑事诉讼法》第74条进一步规定:“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 公安机关有权决定解剖,并通知死者家属到场”。尽管有了 上述规定,但由于宗教信仰及受教育程度等原因的影响,导 致我国尸体解剖的百分率一直偏低。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的加强,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进步和全面发展,法医病理 学的状况将会逐渐改善。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法医病理学研究的范围、对象和任务
一、法医病理学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法医病理学(forensic pathology)是研究涉及法律有关 的伤、残、病、死的变化及发展的规律,目的是为暴力性案 件的侦察或审判提供医学证据,运用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解 决有关暴力性和非暴力性死亡的死亡征象、死亡原因、死亡 方式、死亡时间、死亡地点、个人识别,以及致伤物的推断 和确定的一门科学。应用该学科的理论、技术及相关的刑事 科学技术等,对暴力性案件中伤亡者的尸体进行检验,全面 分析得出科学结论,为法律的实施提供科学、公平和公正的 医学证据。
法医病理学的研究范围:①暴力性死亡的尸体(各 种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及某些生物因素引起的并涉 及法律问题的人体损害所致的死亡);②非暴力性死亡 尸体(猝死或怀疑为暴力死亡者);③涉及医疗纠纷死 亡的尸体;④工、农生产中事故造成的中毒死亡尸体; ⑤司法机关监护中人员的死亡;⑥危害公众的烈性传染 病死亡的尸体;⑦吸毒死亡的尸体;⑧实施人工流产或 非法堕胎死亡的尸体;⑨其他可能涉及法律问题伤亡的 尸体。
(三)推断死亡时间
死亡时间是人体死亡的具体时间,而自人体死亡至尸体 检验时所经过的时间称为死后经过时间。法医学上推断死亡 时间和死后经过时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远在300多年前 Poul Zaechia就已提出死亡时间的推断(estimation time of death)。 一般根据现场勘查和尸体检验,法医应提出死亡时间或 死后经过时间的推断性意见,这对于侦察人员分析案情、划 定侦查范围、判断嫌疑犯有无作案时间等均有很大的帮助。 国内外对死亡后经过时间推断的研究甚多,由于受到人体内 外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精确判断死亡后经过时间难度很大, 加之目前使用的一些检测工具、检测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尚 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死亡后经过时间推断仍是法医病理学 中尚未圆满解决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解剖尸体规则》 (1979年9月修订)第2条规定:“法医解剖:限于各 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以及医学院校附设 的法医科(室)进行。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进行 法医学尸体解剖:①涉及刑事案,必须经过尸体解剖 始能判明死因的尸体和无名尸体需要查明死因及性质 者;②急死或突然死亡,有他杀或自杀嫌疑者; ③ 因工、农业中毒或烈性传染病死亡涉及法律问题的尸 体。”“病理解剖或法医解剖,一般应在一个月内向委 托单位发出诊断报告。
与一些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法医学尸体解剖工作还有较 大的差距。据欧美一些国家的统计,全国死亡人口中约有1/3 应作法医尸体检查。如在美国,按公布的数字估算,一个50万 人口的城市,每年法医尸体解剖数约达500~800例,100万人口 的城市约为1000例。东欧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市人口约300万, 每年法医解剖数约3000余例。德国墨尼黑市有100余万人口, 每年法医解剖3000余例。与他们解剖的比例相比我国相差甚 远。一般来说,法医尸体解剖的例数越多,法医病理学累积的 资料就越多,法医病理学工作者实践就越多,经验就越丰富, 知识增长就越快。我国除尸体解剖的数量与国外有差距外,尸 体解剖的质量与国外也有较大差距。主要原因是有些法医学工 作者缺乏扎实的病理学知识和严格的训练,满足于只做尸表检 验或局部解剖,而不作全面系统的法医学尸体检验,忽略了全 身的情况,对于死者体内的疾病认识不清,甚至根本不认识, 因而既难确定死因,也难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得出客观正确 结论。这些问题急待改进。
法医病理学是法医学的主干学科,与法律有不可分割的 关系。法医病理学主要是采用病理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 和基本技术,但在研究的内容和任务上有别于病理学。法医 病理学对各种暴力死亡除应确定其死亡原因、死亡方式、死 亡时间、死亡地点外,还要对各种损伤推断损伤的时间、损 伤的形态、形成方式及推测可能的致伤物;对无名尸体要进 行个人识别;研究各种因潜在疾患导致的突然的、出乎意料 的死亡,并研究这些疾病引起死亡的机制;还需解决其他重 要的问题,如鉴别生前伤与死后伤,致命伤或非致命伤,枪 弹伤的射入口、射出口、射击距离、射击方向和射击方式等; 对碎尸或仅有残缺器官、组织碎块的案例,提出个人识别的 依据;对高度腐败的尸体也应检查,为侦查犯罪提供线索; 分析与各种死亡有关的法律责任问题。因此法医病理学所研 究的一部分内容,明显有别于病理学。
(八)为解决医疗纠纷提供证据
医疗纠纷的鉴定是法医病理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 尤其是患者已经死亡的医疗纠纷,焦点在于死亡与临床诊断 和各项医护措施中可能存在的差错或与事故是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