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文化资源商业开发

历史文化资源商业开发

历史文化资源商业开发
中日对比的思考
老师要求去写历史文化资源商业开发的利弊,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没有什么利弊之分,只有做的好与不好。

而且我认为中国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真的不如外国做的好。

动漫《花木兰》和《功夫熊猫》的出现足以说明这一点,但是我不想去谈及美国,毕竟在我看来它是一个没有太多历史的国家,而且他的主要文化产业也不是放在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上。

所以,我就来把中日做一下对比,看看中日在这方面的差距。

首先声明,我只是怀着一颗师夷长技的心来分析,希望不要戴着有色眼镜来看下面的这些文字。

我先论述我总的观点,那就是中国历史文化资源远远不是日本能比的,日本文化资源开发程度不是中国能比的。

引用韩寒的一句话“文化大国往往成为不了文化强国”。

首先来说实体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那作为中国,就不得不说我们一直在炫耀的“四大名著”,由四大名著最先引申出的文化产业就是影视业,央视版的四大名著尤其是《西游记》可谓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其实,世界上最早的西游记和水浒传都是日本最先拍摄的。

但是因为其中加入的日本文化传统太多,不符合中国的价值观念,所以引进之后都被禁播了。

所以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中国不得不去拍一部自己的名著。

在这里,你可能会说,不是还有《三国演义》和《红楼梦》吗。

当然,红楼梦以其中国风味,日本是很难利用的,但是说到三国。

我不知道在央视版三国之前日本有没有出现三国类的影视。

但是日本却把三国演义开发为别的产业,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动漫业和游戏业。

日本在上世纪,就诞生了几十部三国类的漫画,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三国志》,而后被拍成动画,里面的剧情百分百还原小说,在日本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甚至很多人把他当作历史书来看,而从三国志演变出的游戏更是不计其数,《吞食天地》系列和《三国志》系列在中国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无论是FC还是街机还是PSP还是PC,人们都认识那个长毛寸却没有胡子的张飞。

而不是中国的那个抠脚大汉。

三国文化在日本的普及比在中国普及要早的多,日本人也热爱三国文化,他们怀着崇敬之心去发展三国文化,无论怎样,最起码都是精品。

再看看中国,三国类的游戏太多太多,各种粗制滥造,没多少人去玩,还有央视拍的动漫版的《三国演义》,在片头中更是有好几个日本人的名字。

魔法士系列干吃面中有很多动漫人物卡片,而其中的三国和水浒人物,皆是出自日本人之手。

要是将这种利弊加以分析,只能说中国在历史文化的商业开发上永远占不到先机,而中国的跟风力量却特别厉害。

于是从一无所有到遍地开花,只是一眨眼的功夫,这中文化发展中的偷工减料不言而喻。

说完了实体化的历史资源,再来说那些无形的历史资源,也就是文化传统文化节日等等。

中国的文化传统保留地很好,但是发展却有些尴尬,别的不说,就我们曲阜的孔子——这一中华民族文化源头在今天喊得再响却没有多少人来问津便很能说明问题,其实中国人心中对于名人的归属感还是不那么强烈的。

个人认为传统文化名人或者节日发展比较好的就是泰山和端午节。

因为泰山把文化和爬山这项旅游形势结合了起来,而端午节把屈原和赛龙舟的形势结合了起来。

这样就是以名人的效应发展成了节日盛会,远远比单唱名人要好很多。

中国能拿出手的文化节日盛会不多,但是不代表没有,其实,很多文化盛会没有发展起来,反而日本做的比较好,最有名的就是鉴真和郑成功,鉴真东渡,现在在日本还有其金身寺庙等等,而郑成功在日本更是被追封加赐,但是在中国。

看似发展不错,却都被打压过,一个是游日
的僧侣,带有宗教特色,一个是占据海岛,妄想复国的逆贼。

历史课本上说的再好,也掩盖不了《大英雄郑成功》被封杀的事实。

这种历史影射的矛盾在中国历史文化开发中存在很多,所以也就有了很多很多的查水表,也就阻碍了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

说完有形和无形的,再说历史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创新问题。

这一点中国落后日本太远太远了,日本是一个敢于创新又不失特色的民族,代表日本文化创新水平的,要数特摄系列。

你可能不知道什么叫做特摄剧,说白了就是真人加道具表演真实不存在的场景。

还是不了解特摄系列,那也应该听说过,奥特曼系列,假面骑士系列,超级战队系列,三者并称为日本三大特摄系列,如果你嘲笑说这是小儿科,那么还有一个系列,不量产但是世界闻名,那就是哥斯拉系列,哥斯拉系列享誉世界,美国也在其影响下拍过几部,而且每一次都是超大制作。

47岁的奥特曼,43岁的假面骑士,38岁的超级战队,这些全是带有现代科技的特摄剧,但是在其中,尤其是后两者,带有很多的历史文化特色,比如武士家族,比如忍者流派,比如战国时代,这些都曾是某一部中的主题。

而且一个连拍了几十年的电视剧,无论怎么样都是一个套路,但是就因为主题的风格迥异,文化的带入,使得几千集一个套路的电视剧还是让人民喜欢看,而且其中沉甸甸的历史记忆不是那些流行电视剧能比的。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个案例,就是奥特曼的破产,在日本,军国主义还有很大的受众,但是他们强烈反对个人英雄主义!只因为奥特曼制作方圆谷社拍了一部全是创新设计,但是把主角设计太厉害,出现了个人英雄主义。

所以,导致制作方被TYO收购,从此奥特曼系列持续低迷。

而另外两个系列,无论设定怎么变,却符合日本文化,符合民族传统,所以日本事业发展繁荣,不仅仅是开发者,还是民众群体的功劳。

也就造就了东映社这一个传奇般的影视公司。

假面骑士系列和超级系列作为其两大支柱,让它击败了圆谷社,而且我们熟知的《七龙珠》《海贼王》《圣斗士》甚至《铁臂阿童木》都是它制作的,它还造就了一大批闻名于世的漫画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宫崎骏。

而且它还带动了日本的其他产业,最著名的就是万代公司,世界最大的动漫游戏周边生产基地。

而在中国,其实我们有更加厚实的底蕴,我们有武侠文化,有百家文化,有三国文化,甚至可以说每一个时代都是一个文化,但是在我们喜闻乐见的现代影视作品或者动漫作品中,却看不见那些中华文化的影子,中国的武侠只会出现在古装戏中,而且其中的深意也不是什么侠义精神,而是各种爱恨情仇。

还有中国最近风靡的汉服文化和耽美之风,名为复古,其实汉服文化就是一群帅哥美女穿着华丽的衣服演偶像,而耽美更不用说,去年被国家查封好多耽美作家。

感觉中国自新时代以来,以前的文化和现代文化总是格格不入,无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就是中国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烦人悲哀啊。

总而言之,中国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存在着几个弊病,一就是不善于发现,总是比别人慢一拍,还有就是粗制滥造,再有就是不能实现创新或者创新后丢失了原来的精神要义。

日本是创新的模式,民族的精髓,而中国往往相反。

这就是我所思考的中日历史文化商业开发的优劣对比。

不知道算不算利弊。

我认为,多学习国外经验,把每一个点都做好,自然也就能趋利避害了。

2014/6/2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