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花青素“鸡尾酒”》教学设计
1教材及学情分析
1.1本节地位和重难点
本节实验内容注重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初步了解花青素的性质及用途,通过其在不同酸碱度中呈现颜色不同的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推测待测液体的酸碱度及鉴别常见食物的真伪。
通过该实验的学习,学生可以为之后生物、化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花青素在不同酸碱度下呈现的颜色不同。
教学难点:如何利用花青素在不同酸碱度下呈现颜色不同的现象推测待测液体的酸碱度及鉴别常见食物的真伪。
1.2 内容体系特点
(1)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难度适中,较容易激起学生兴趣。
(2)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1.3 存在问题
实验检测所用待测液较多,有一定操作难度。
1.4 学生特点
(1)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能力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乐于并有能力接受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
(2)学生对于试验感兴趣,有实验操作的基础,有一定合作学习的能力。
2 教学策略和方法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分享交流。
教法:通过讲授和演示,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
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实验原理,初步掌握用花青素检测待测液酸碱度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
尝试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并可迁移至花青素检测待测液酸碱度。
学生自行设计、完成课后实验,学习实验探究方法,初步掌握评价和报告实验结果能力。
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学生的分析、综合、总结能力得到提高,同时锻炼了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检测结果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学生认识在日常生活食品选择时应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4 课型课时
实验探究1课时(1小时)
5 教学过程
一、实验准备
(1)学习小组
2人一组合作学习,包括实验操作、记录及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2)知识准备
教师:简单介绍花青素相关内容(视频、PPT)。
学生:七年级已学习过植物相关知识及已有的生活常识。
(3)实验材料用具准备
实验器材:滴管、试管、烧杯、PH试纸
实验试剂:花青素、白醋、雪碧、清水、洗衣粉液、食碱液
二、课堂教学
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学意图新课导入
教师:同学们,老师手里现在有一瓶神奇的药水,看看它是什么颜色的?
现在先来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向花青素里先滴酸,颜色由紫变绿,后再
滴碱,颜色由绿变紫再变蓝,鸡尾酒制作完成)
学生:观察。
教师:大家猜一猜这个紫色溶液是什么?我向里面滴加溶液又是什么?
学生:讨论、猜测。
总结:花青素在不同的PH值下颜色不同。
由实验引入
新课题,激
发学生学习
兴趣。
教师:告诉学生紫色的溶液是花青素(学生可能会回答出来)。
回顾七年
级学习过的植物细胞结构,提出问题:花青素的分布。
与生活紧密
相联,结合
白醋与苏打
水引入酸碱
引入花青
素及酸碱
度、PH试
纸的使用
任务一:认识花青素
教师:花青素常存在于植物的那些器官?在细胞中由存在于哪里?哪儿植
物中富含花青素?它们对人体有哪些好处?请为富含花青素的食物写一份
广告词。
教师:讲授酸碱度。
学生:感知、体会。
(学生对酸有感性认识,但对碱没有)
使用PH试纸。
度。
易于引发学生兴趣。
从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加强学生记忆。
‘
创设情景,任务驱动任务二:自制鸡尾酒(检测常见被测液的PH值)
教师:通过紫甘蓝汁加入不同被测液后发生的颜色反应,我们可以
用来做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出)用来检测待测液的酸碱度。
白醋雪碧清水洗衣粉液食碱液
预测PH
实测PH
预测加紫甘
蓝汁后颜色
加紫甘蓝汁
后颜色
利用试验,
锻炼学生知
识迁移的能
力,并将之
运用到实际
中。
创设情
景,任务
驱动
教师:播放视频(或讲解)----红酒及勾兑红酒的检测及鉴定。
任务三:假设同学们是营养师或检验员,你如何检测紫米的真伪呢?请
设计实方案。
学生讨论,给出方案。
任务四:用自制酸碱指示剂测试家中几种液体酸碱性。
引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并应用。
知识巩固完成实验报告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板书设计:
自制花青素“鸡尾酒”
一、认识花青素
1.花青素的分布、富含物质。
2.
结论:花青素与酸碱度不同的物质可以发生不同的颜色反应
花青素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
3.设计检验紫米真伪的方案。
4.用自制酸碱指示剂测试家中几种液体酸碱性。
(照片)
二、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