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宣贯
(三)从业规范增加了
增加了检验检测机构自我声明的规定
增加了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规 定 增加了检验检测机构上报年度报告、统计信 息的内容
• (四)监管措施强化了 建立了诚信档案,实施分类监管制度 建立完善了资质认定信息公开制度 建立了告诫制度 建立了能力验证或者比对制度 增加了法律责任制度
事业法人
依法设置,具有政府编办批文、机构 代码证书等
• 机构主体类型
授权法人 企业法人 其他组织
法人(法律实体)授权的检测机构,授权法 人是行政事业法人单位
依法成立,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组织机 构代码等
工商《营业执照》的企业法人分支机构,民 政部门登记的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
• 检验检测机构 的其他组织
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基本规范、评审准则以及资质认定证书和标志的式样,并 予以公布。 • 第七条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工作应当遵循统一规范、客观公正、科学准确、 公平公开的原则。
第二章 资质认定条件和程序
• 第八条
• 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依法成立的检验检测机构,其资质 认定由国家认监委负责组织实施;其他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由其所在行
第九条 申请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依法成立并能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机构主体) (二)具有与其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相适应的检验检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人员) (三)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工作环境满足检验检测要求;(场所与环境) (四)具备从事检验检测活动所必需的检验检测设备设施;(检验检测仪器 设备) (五)具有并有效运行保证其检验检测活动独立、公正、科学、诚信的管理 体系;(管理体系) (六)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或者标准、技术规范规定的特殊要求。(行业领域 特殊条件)
1 食品、保健食品
管理机关 食药监
2 农产品
农业部
3 机动车安全技术
交通
4 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 交通 量
5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含食品添加剂)
质检
6 司法鉴定
司法 公安
7 建设工程
建设
法律法规
《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保健食品 功能学检验机构认定与管理办法》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 核办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
• 本办法所称资质认定,是指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 规和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是否符 合法定要求实施的评价许可。
• 资质认定包括检验检测机构计量认证。
• 检验检测机构是一个统称。
•
单一检验的机构、单一检测的机构、检验+检测的机构
• 1、检验,是一种符合性判断。是通过对产品、过程、服务或安装的审查, 或对相关设计的审查,确定与特定要求的符合性,或在专业判断的基础 上,确定与通用要求的符合性;
共7章50条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工作,加强对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督管 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 认可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立法目的和立法依据)
资质认定制度
《认证认可条例》第16条: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检 查机构、实验室,应当具备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基本条件和能力,并 依法经认定后,方可从事相应活动。
具有强制性,属法制计量管理范畴的执法行为 不具有强制性,属组织自愿的溯源行为
只能在规定的检定部门或经法定授权具备资格的
组织进行
可以内校、外校或内校与外校结合
由国家授权的计量部门统一制定的检定规程
校准规范或校准方法,可采用国家统一规定,也 可由组织自己制定
按计量检定规程规定的检定周期实施强制检定
根据使用需要自行确定,可以定期、不定期或使 用前进行
• 第四条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检
验检测活动以及对检验检测机构实施资质认定和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 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第五条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管全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工作。 •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负责检验检测机
政区域的省级资质认定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国家认监委负责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依法成立的检验检测 机构资质认定工作,包括四类机构:
经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登记的事业单位法人; 经国家工商总局登记注册或核准名称的企业法人; 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直属管辖的机构; 国务院有关部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相关行业协会根据需要,与国家认 监委共同确定纳入国家级资质认定管理范畴范围的机构。 省级资质认定部门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依法设立的检验 检测的资质认定工作。
私营独资企业
企业法人分支机构
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 其他(如司法鉴定机构、军工
实验室)
• 2.人员条件
•
具有满足检验检测项目和数量技术管理人员
技术人员
管理人员
技术负责人 授权签字人 检验检测人
质量负责人 内部审查人
监督人员
3.工作场所与工作环境
固定工作场所和环境,满足标准及行业技术规范要求。可租赁有合同 、满足证书有效期
资质认定
取消了外资检验检测 机构申请的限制条件
检验检测机构,是指依法成立,依据相关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利用仪器设备、 环境设施等技术条件和专业技能,对产品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对象进行检
验检测的专业技术组织。
(二)许可简化规范了
延长了证书有效期
许可简 化规范
简化了技术评审程 序和内容
规范和明确了许可时 限、技术评审时限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163号令
第一章 总则(7条)(目的依据对象范围管理体制原则) 第二章 资质认定条件和程序(8条)(申请) 第三章 技术评审管理(6条)(评审) 第四章 检验检测机构从业规范(11条)(规则) 第五章 监督管理(8条)(黄牌) 第六章 法律责任(7条)(红牌) 第七章 附则(3条)(收费解释施行时间)
构资质认定的统一管理、组织实施、综合协调工作。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省级资质 认定部门)负责所辖区域内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工作;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所辖区域内检验检测机构的监 督管理工作。
• 第六条 • 国家认监委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制定检验
• 2、检测,是确定特性的一项活动。是按照程序确定合格评定对象的一个 或多个特性的活动。检测主要适用于材料、产品或过程。
• 本办法所指的检验检测机构是一个广义概念,它不仅包括检验机构、 检测机构(即通常所称的检测实验室),还包括医学实验室、司法鉴定 机构、公安机关刑事技术机构、生物安全实验室等。
• 第三条 检验检测机构从事下列活动,应当取得资质认定: • (一)为司法机关作出的裁决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 • (二)为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决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 • (三)为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决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 • (四)为社会经济、公益活动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 • (五)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取得资质认定的。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 办法》的宣贯培训
2019年5月15日
163号令修订的亮点有哪些? “四个了”化规范了
从业规范增加了
监管措施强化了
(一)准入条件放宽了
资质认定的对象由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 调整为检验检测机
构
凡是依法成立并能 够承担相应法律责 任的法人或者其他 组织性质的检验检 测机构,均可申请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 的决定》《公安机关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
•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检验检测机构,是指依法成立,依据相关标准或者技术 规范,利用仪器设备、环境设施等技术条件和专业技能,对产品或者法律法 规规定的特定对象进行检验检测的专业技术组织。
• (三)资质认定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45个工作日内,依据检验检测机 构资质认定基本规范、评审准则的要求,完成对申请人的技术评审。技术评 审包括书面审查和现场评审。技术评审时间不计算在资质认定期限内,资质 认定部门应当将技术评审时间书面告知申请人。由于申请人整改或者其它自 身原因导致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情况除外;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审议公布: 2015年3月23日国家质监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 生效时间: 2015年8月1日起施行,原《实验室资质
认定管理办法》(总局86号令)同时废止。 内容概要: 全文7章50条,有总则,资质认定条件和
程序,技术评审管理,从业规范,监督管 理,法律责任,附则7个部分。
(5)管理评审,修定不适用的制度措施,持续改进管理体系
行特 业殊 评要 审求
6.行业特殊条件
食品安全法:食品检验机构评审补充要求 农产品安全:农产品检验机构补充要求 道路交通法:机动车安检机构补充要求 生物、医学、司法实验室评审补充要求 公安部门刑事技术机构评审补充要求
• 第十条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程序:
• (一)申请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向国家认监 委或者省级资质认定部门(以下统称资质认定部门)提交书面申请和相关材 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 (二)资质认定部门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书面申请和相关材料进行初审,自 收到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增加了“技术评审 管理”一章
资质认定部门受理申请后,除由于机构自身原因 外,45个工作日内必须完成技术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