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隐患”举报奖励制度
为及时发现并处理生产过程中的重大风险隐患,积极探索“严管严罚”之外的安全管理手段,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
增强岗位员工对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的技能,提高员工对安全操作的监督意识,进一步规范员工安全行为,防止和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一、举报风险隐患范围
1、违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反违章禁令》的行为
1.1 严禁特种作业无有效操作证人员上岗操作。
1.2 严禁违反操作规程操作。
1.3 严禁无票证从事危险作业。
1.4 严禁脱岗、睡岗和酒后上岗。
1.5 严禁违反规定运输民爆物品、放射源和危险化学品。
1.6 严禁违章指挥、强令他人违章作业。
2、场所和设备存在的重大风险隐患
2.1厂房、库房、车库、办公室等场所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导致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的风险隐患。
2.2固定场所内设备设施存在问题,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导致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的风险隐患。
2.3固定场所内电路、房屋结构、门窗、消防设施等存在问题,
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导致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的风险隐患。
2.4设备存在的问题,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导致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的风险隐患。
二、风险隐患举报程序
1、所举报风险隐患属于小队管辖,符合上述范围且客观存在,举报人可以是一线员工、班组长或小队领导。
2、举报人可以向单位领导举报,由单位领导向大队申报。
举报人也可以直接向大队举报。
3、安全管理人员协同专项管理人员对举报的风险隐患进行调查并记录,并由专项管理人员出具文字材料。
4、经大队主管安全副大队长确认后,在大队安全管理部门建立“风险隐患”档案。
5、同一行为有多个举报时,按照先后顺序确认第一位为举报人,其他人酌情给予奖励。
三、风险隐患的鉴定
1、由大队安全管理人员会同大队专项管理人员进行现场调查,确定风险隐患的范围属性。
2、由“风险隐患”所在单位领导负责确定因该隐患的发生导致事故可能造成的影响和涉及范围。
3、由大队安全管理人员、专项管理人员、“风险隐患”所在单位领导对该隐患可能导致的事故进行评估,确定该隐患的严重程度。
4、由大队安全管理人员写出鉴定报告,报主管安全副大队长审批。
四、风险隐患举报奖励措施
1、发现并举报特种作业无有效证件上岗类,给予举报人500元奖励。
2、发现并举报脱岗、睡岗和酒后上岗类,给予举报人500元奖励。
3、发现并举报违反操作规程类,给予举报人500元奖励。
4、发现并举报无票证从事危险作业类,给予举报人500元奖励。
5、发现并举报违反规定运输民爆物品、放射源和危险化学品类,给予举报人500-1000元奖励。
6、发现并举报违章指挥、强令他人违章作业类,给予举报人1000元奖励。
7、发现并举报安全生产“十大隐患”的,给予举报人500元奖励。
8、发现并举报固定场所存在的重大风险隐患的,给予举报人500元奖励。
9、对及时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并有效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个人,按事故发生损失折算货币金额给予不同奖励:
(1)、避免损失折算金额10000元以下,奖励不低于200元。
(2)、避免损失折算金额10000-50000元,奖励不低于500元。
(3)、避免损失折算金额50000元以上,奖励不低于1000元。
五、风险隐患整改措施
1、由专项管理人员和“风险隐患”所在单位领导负责制定整改方案,并记入《安全隐患档案》。
2、在整改完成之前,所在单位必须制定相应处罚措施,并由专人负责监督执行。
3、对不能在一个月以内进行整改的隐患,要由大队专项管理人员和所在单位领导共同制定风险削减措施,要求相关责任人员必须严格执行。
4、整改完毕后由大队安全管理人员和大队专项管理人员进行验收,并在相关记录上记载,同时列入月度绩效考核及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