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无机非金属材料(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

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提法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传统的硅酸盐材料演变而来的。

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并列的三大材料之一。

成分结构在晶体结构上,无机非金属的晶体结构远比金属复杂,并且没有自由的电子。

具有比金属键和纯共价键更强的离子键和混合键。

这种化学键所特有的高键能、高键强赋予这一大类材料以高熔点、高硬度、耐腐蚀、耐磨损、高强度和良好的抗氧化性等基本属性,以及宽广的导电性、隔热性、透光性及良好的铁电性、铁磁性和压电性。

硅酸盐材料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分支之一,硅酸盐材料是陶瓷的主要组成物质。

应用领域无机非金属材料品种和名目极其繁多,用途各异,因此,还没有一个统一而完善的分类方法。

通常把它们分为普通的(传统的)和先进的(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两大类。

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是工业和基本建设所必需的基础材料。

如水泥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耐火材料与高温技术,尤其与钢铁工业的发展关系密切;各种规格的平板玻璃、仪器玻璃和普通的光学玻璃以及日用陶瓷、卫生陶瓷、建筑陶瓷、化工陶瓷和电瓷等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休戚相关。

它们产量大,用途广。

其他产品,如搪瓷、磨料(碳化硅、氧化铝)、铸石(辉绿岩、玄武岩等)、碳素材料、非金属矿(石棉、云母、大理石等)也都属于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是20世纪中期以后发展起来的,具有特殊性能和用途的材料。

它们是现代新技术、新产业、传统工业技术改造、现代国防和生物医学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主要有先进陶瓷(advanced ceramics)、非晶态材料(noncrystal material〉、人工晶体〈artificial crys-tal〉、无机涂层(inorganic coating)、无机纤维(inorganic fibre〉等。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比较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性质稳定,抗腐蚀耐高温等优点,但质脆,经不起热冲击。

除具有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优点外,还有某些特征如:强度高、具有电学、光学特性和生物功能等。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材料的制备、材料成型与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的生产过程、工艺及设备的基础理论、组成、结构、性能及生产条件间的关系,具有材料测试、生产过程设计、材料改性及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设备及技术管理的能力。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课程:物理化学、无机材料性能、测试及研究方法、粉体工程、材料制备原理、热工过程与设备、无机材料工艺学(含硅酸盐、复合材料)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专业实验、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含毕业实习)、课程设计、计算机应用与上机实践、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材料物化性能、材料工艺性能实验、材料晶相分析等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开设院校合肥学院化工系辽宁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西南工学院贵州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河北理工大学燕山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鞍山科技大学沈阳化工学院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化工大学江苏大学盐城工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江西理工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济南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武汉化工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广西大学桂林工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成都理工学院西安工程学院石家庄铁道学院东华理工学院中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工学院四川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淄博学院山东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建筑科技学院东华大学河海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洛阳理工学院河南城建学院甘肃理工大学巢湖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行业发展趋势1.无机非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作为四大材料中(钢铁、有色、有机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之一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无机非金属材料不仅在品种上有了空前的发展,而且在内涵上有了进一步的延伸。

根据无机非金属材料功能与作用的不同,可以将无机非金属材料划分为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建筑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

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品种繁多,主要是指大宗无机建筑材料,包括水泥、玻璃、陶瓷与建筑(墙体)材料等。

其产量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绝大多数。

建筑材料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指具有如高强、轻质、耐磨、抗腐、耐高温、抗氧化以及特殊的电、光、声、磁等一系列优异综合性能的新型材料,是其它材料难以替代的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

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能,是高技术产业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

例如稀土掺杂石英玻璃广泛应用于导弹、卫星及坦克火控武器等激光测距系统,耐辐照石英玻璃应用于各种卫星及宇宙飞船的姿控系统;光学纤维面板和微通道板作为像增强器和微光夜视元件在全天候兵器中得到应用;航空玻璃为中国各类军用飞机提供了关键部件。

人工晶体材料中激光、非线性光学和红外等晶体,用于弹道制导、电子对抗、潜艇通讯、激光武器等。

特种陶瓷中,耐高温、高韧性陶瓷可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卫星遥感,可制作特殊性能的防弹装甲陶瓷及特种纤维及用于电子对抗等。

目前已开发了近四千种高性能、多功能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新品种。

这些高性能材料在发展现代武器装备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国际发展趋势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无论是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还是无机非金属材料都有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生态与环保意识加强,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在促进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采取了许多重要措施。

世界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建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绿色评价。

生态评价也成为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目前,许多国家正在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实践,推广建筑节能技术材料,使用可循环材料等,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状况。

由此,提出了绿色建材、环保建材与节能建材的概念,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工作。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缺乏立法支持与技术标准的指导以及相应组织的管理与监督,使我国的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面对资源和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严峻考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显得愈加重要。

向着节能、降耗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是能源消耗大户,在世界能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如何生产节能、降耗,以及如何生产出高质量的建筑节能、保温产品是建材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选择资源节约型、污染最低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的发展方式。

新型墙体材料、高质量门窗、中空玻璃将大量应用。

向着提高材料性能、使用寿命的方向发展。

低寿命设计、大量重复建设已经严重制约城市建设的发展。

现代化建筑需要高性能建筑材料的支持,而提高建筑的耐久性又对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单线生产能力向大型化发展无论是水泥工业、玻璃工业,还是陶瓷工业,单条生产线的生产能力有大型化的趋势。

生产线的大型化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能源消耗。

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建筑的智能化需要建筑材料的支持。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材料的安全性智能诊断等智能技术将更多的应用于建筑中。

向着复合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复合材料具有单一材料所无法满足的使用功能,是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对建筑材料的功能要求越来越趋向于多功能化。

在美国、日本、西欧等所有发达国家在其科技发展战略中都把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的发展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

例如,美国为了保持在高技术和军事装备方面的领先地位,在先后制定的《先进材料与技术计划(AMPP)》和《国家关键技术报告》中,新材料为六大关键技术之首,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占有相当比例;日本发表的《21世纪初期产业支柱》所列的新材料领域的14项基础研究计划中,其中七项涉及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的研究领域。

例如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复合材料产业化生产和应用技术研究。

通过关键技术的突破,实现材料的产业化;产业化应用,促进了技术的成熟和创新;应用新材料刺激新产业的产生,创造出新的应用领域。

3. 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差距和问题3.1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的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国外先进水平有非常大的差距,主要有:(1) 产品等级低在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中,无论是水泥、玻璃还是陶瓷的产品等级普遍偏低。

例如:发达国家的水泥熟料强度一般都在70MPa以上,而我国平均强度仅为50 MPa。

我国高等级水泥(ISO≥42.5)仅占18%,大量生产的是中、低等级水泥(ISO≤32.5),而很多发达国家的高等级水泥占90%以上。

(2) 资源消耗高在资源的消耗方面,水泥和陶瓷工业更为突出。

由于大量的无序开采,未能充分利用有限资源,造成了极大浪费。

例如:生产水泥熟料的主要原料是相对优质的石灰石,其化学成份须满足CaO含量不低于45%、MgO不高于3%等要求。

我国符合水泥生产要求,可以使用的量仅约250亿吨。

目前每年生产水泥消耗的优质石灰石约5.5亿吨,因此该储量仅可生产水泥熟料约200亿吨,仅能提供约40年的水泥生产需要。

(3) 能源消耗高在建筑材料的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例如:水泥工业每年消耗标煤9106万吨,电力650亿度。

我国水泥生产能耗远高于世界先进水平,以每吨熟料的综合能耗计算,世界先进水平为117Kg标煤,我国为173.5Kg标煤,高出达50%以上。

在国外,全氧燃烧技术已经在玻璃行业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而仅有为数不多玻璃纤维生产线使用了该项技术。

(4) 环境污染严重水泥工业每年排放温室气体CO2约5.55亿吨、SO2 68.6万吨、NOx约206万吨;目前其他先进国家平均吨熟料的粉尘排放<1Kg,而我国高达13Kg,全国水泥生产年排放的粉尘竟高达1000万吨以上。

(5) 单线生产规模小,落后工艺大量存在以悬浮预热和预分解技术为核心技术的“新型干法”工艺,是目前世界水泥工业普遍采用的最先进的现代化水泥生产技术。

日本有96%、意大利96.5%、韩国100%、泰国90%的水泥产量采用这种新型干法生产线,而我国仅为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