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铁附属围护结构工法桩方案(精品)

地铁附属围护结构工法桩方案(精品)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一、工程概况 (1)二、浦沿站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概况 (4)(1)、浦沿站工程地质情况 (4)(2)、浦沿站水文情况 (4)第二章编制依据 (7)第三章施工部署 (8)一、项目班子组织与管理 (8)二、施工总平面布置 (8)三、主要工程数量 (9)第四章施工方案 (10)一、施工流程及主要施工参数 (10)二、施工方法 (13)三、施工要点及特殊情况处理 (18)四、H型钢起拔方案 (19)五、SMW工法桩质量控制要点 (21)六、测量技术措施 (23)七、雨季施工措施 (24)第五章施工机械设备及劳动力投入 (26)一、拟投入的施工机械设备 (26)二、拟投入的劳动力 (26)第六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28)一、施工筹划 (28)二、进度计划 (28)三、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30)第七章管理措施 (32)一、技术管理措施 (32)二、质量管理措施 (32)三、安全管理措施 (35)四、文明施工措施 (37)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杭州地铁4号线南延段浦沿站为杭州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的起点站,站前设单渡线,站后设折返线加双停车线。

车站位于东冠路和浦沿路交叉口,沿浦沿路南北向布置,北侧为新浦河,南侧为化工路。

杭州地铁4号线1标浦沿站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车站有效站台中心线里程:K2+570.415,站台宽度12m,有效站台长度120m。

车站主体总长590.92m,标准段宽20.7m,深16.3m。

端头井段宽24.8 m,南端头井深18.2m,北端头井深 17.0m。

车站共设置8个出入口及3组风亭、其中1个预留出入口,4个紧急疏散口。

车站附属结构覆土一般为为 3.75m~5.11m,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出入口及风道等附属围护结构采用Φ850@600SMW工法桩加内支撑的围护结构,内支撑设2道,首道为混凝土支撑,水平间距一般为6m;第二道为钢支撑,水平间距3m,采用Φ609,t=16mm支撑;在集水坑底部,对地基进行旋喷加固。

图1-1、浦沿站平面布置示意图(一)图1-1、浦沿站平面布置示意图(二)表1-1:附属围护工法桩工程数量表二、浦沿站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概况(1)、浦沿站工程地质情况浦沿站为杭州地铁4号线南延段工程起点站,大致呈南北走向,南至化工路,北至新浦河。

场区内主要为浦沿路、东冠路,场区西北角为公园绿地,场区西侧及北端新浦河为人工改造的景观河流,宽约8~14m,详勘期间实测河水位高程为4.98m,水深1.0~3.0m。

场区自然地面较平坦,经实测各勘探点的高程在5.99~7.72m之间,高差约1.73m。

拟建场地属钱塘江冲海积沉积平原,第四系覆盖层一般为50m,表层一般分布有厚度2~4m的人工填土(局部孔段填土层较厚超过10m);浅部约15~25m内为一套冲海相砂质粉土及粉砂,中部局部分布有厚约5~10m的高压缩性流塑状淤泥质粉质粘土,其下为厚约3~5m的可塑状粉质粘土(局部孔段为粉砂),下部为性能良好的圆砾。

基底岩性为白垩系下统(K1c)紫红色泥质粉砂岩,属极软岩,岩石风化强烈,岩相属一套河流-浅水湖盆沉积岩层,厚度在200~600m之间。

根据勘探孔揭露的地层结构、岩性特征、埋藏条件及物理力学性质,场地勘探深度以内可分为(1)、(2)、(3)、(8)、(9)、(12)、(22)等7个大层,细划为22个亚层。

每个岩土层分别按岩土层代号、岩土名、时代成因、岩性描述,具体详见浦沿站地质剖面图。

(2)、浦沿站水文情况1)、地表水浦沿站附近主要河流为车站西侧以及北端头井北侧的新浦河,新浦河为人工改造的景观河流,宽约8~14m,河水水位高程约4.98m,水深1.0~3.0m,河水水位、流量主要受季节和大气降水的控制。

2)、地下水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浦沿站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是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分述如下:A、孔隙潜水拟建场地浅层地下水属孔隙性潜水,主要赋存于地表层填土、(2)层砂质粉土、③层砂质粉土、粉砂中,由大气降水径流补给以及江水的侧向补给,潜水水量较大,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水位一般为1.10~3.20m,相应高程为3.93~5.83m,浅层地下水水位年变幅为1.0~2.0m,地下潜水垂直流向不明显,水平流速较小,一般小于0.40m/d。

B、孔隙承压水拟建场区存在的孔隙承压水,分布于深部的⑨夹粉细砂、(12)4层圆砾中,水量丰富,隔水层为上部的和粉质粘土层((8)、(9)层),该层承压水主要接受古河槽侧向径流补给,侧向径流排泄,受大气降水垂直渗入等的影响较小,承压水流速较小,对钻孔灌注桩影响不大,承压水对浦沿站基坑无影响。

承压水水位埋深及高程如下表所示。

承压水水位埋深、高程一览表浦沿站地质纵剖面图6第二章编制依据《杭州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浦沿站附属围护结构》《杭州市地铁集团管理制度汇编》《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杭州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南段1标(浦沿路站/杨家墩站/浦沿路站~杨家墩站)施工合同杭州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南段1标浦沿路站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DB33/T1082-20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施工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TGJ46-2005)9第三章施工部署一、项目班子组织与管理SMW工法桩施工管理架构详见下图:二、施工总平面布置SMW桩施工阶段,主要设施为型钢堆放场、水泥桶、搅拌棚等。

浦沿路站附属结构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个阶段,在施工主体南侧主体结构时,同时施工C号出入口及其2号风亭,春节前将西侧附属结构全部完成,施工设施将设置在附属结构旁。

第二个阶段,车站主体施工且顶板覆土完成后,将车站东侧浦沿路交通导改道路回迁至车站顶板上,将东侧的附属结构围挡进行施工,施工设施分布在东侧附属结构的围挡内。

两阶段施工,场地均较小,我们将根据施工阶段不同动态优化布置场地,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好工序,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三、主要工程数量本工程主要工程见下表:第四章施工方案一、施工流程及主要施工参数1、施工流程图2、SMW工法施工程序示意图SMW工法桩施工程序详见下图。

3、H型钢布置及主要施工参数(1)、H型钢布置Ф850SMW工法桩(隔一插一):(2)、主要施工参数水灰比:1.2~1.5;水泥掺量:20%;搭接长度:Ф850@600mm,搭接250mm。

间歇时间:≯12h;钻杆搅拌下沉速度:≯1.0m/min;钻杆搅拌提升速度:≯1.3m/min;加固体强度:qu28≧1.0Mpa (不小于设计); H型钢: 700×300×13×24。

4、SMW工法桩工况示意图二、施工方法SMW搅拌桩施工采用套接一孔法方式,一般采用跳槽式双孔全套复搅式的施工顺序,以保证墙体的连续性和接头的施工质量。

如下图所示:跳槽式全套复搅式连接示意图型钢水泥土搅拌桩标准配置:三轴水泥土搅拌桩φ850@600,内插H700×300×13×24型钢,隔一插一,如下图所示:三轴水泥搅拌桩850@600具体施工步骤如下:1、施工场地平整施工前,必须先进行施工区域内的场地平整,清除表层硬物及地下障碍物,回填素土须夯实。

按照桩位平面图布置图,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及配套机械、水泥等材料的堆放位置。

2、桩位放样根据提供的坐标基准点,按照设计图进行放样定位及高程引测工作,并做好永久及临时标志。

为了保证结构内部净空及衬墙厚度,不影响结构施工,每边外放7cm。

放样定位,做好测量技术放复单,提请监理进行复核验收签证。

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搅拌施工。

3、开挖导向沟槽根据基坑围护内边控制线,采用0.6m3挖机开挖导向沟,遇有地下障碍物时,用挖土机清除,开挖导向沟应及时处理,以保证桩机水平行走,并达到文明工地要求。

4、定位型钢放置垂直导向沟方向放置两根定位型钢,规格为300×300,长约2.5m,再在平行导向沟方向放置两根定位型钢规格400×400,长约8~10m,转角处H型钢采取与围护中心线成45o角插入,H型钢定位采用型钢定位卡。

具体位置及尺寸见下图(视实际情况定)。

SMW工法桩导沟及导轨布置示意图5、搅拌桩孔位定位根据尺寸在平行H型钢表面用红漆划线定位。

搅拌桩机就位。

6、搅拌喷浆三轴水泥搅拌桩在下沉和提升过程中均应注入水泥浆液,同时严格控制下沉和提升速度,喷浆下沉速度不大于1.0m/min,提升的速度不大于1.3m/min,在桩底部分重复搅拌注浆,停留2分钟左右,并做好原始记录。

在施工现场搭建拌浆施工平台,平台附近搭建100m2水泥库,在开机前进行浆液的拌制,开钻前对拌浆工作人员做好交底工作。

水泥浆液的水灰比为1.2~1.5。

土体加固后,搅拌土体28天抗压强度不小于1.0Mpa。

开动灰浆泵,待纯水泥浆到达搅拌头后,按计算要求的速度提升搅拌头,边注浆、边搅拌、边提升,使水泥浆到和原地基土充分拌和,直提升到离地面50cm处或桩顶设计标高后再关闭灰浆泵。

水泥浆配制好后,停滞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搭接施工的相邻搅拌桩施工间隔不得超过12小时。

注浆时通过2台注浆泵2条管路混合注入。

注浆压力:1~2 MPa,注浆流量:150-200L/min/每台。

水泥浆液由钻头喷出(1)(2)(3)(4)(5)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1):钻进搅拌下沉;(2):桩底重复搅拌;(3):钻杆搅拌提升;(4):完成一幅桩体搅拌;(5):下一循环开始7、移位一根桩施工结束后设备沿预先设置的定位导向型钢水平移动规定的间距(2.4m或1.2m)8、涂刷减摩剂(1)、减摩剂重量配合比为氧化石蜡:阳离子乳化剂:OP:助乳剂:防锈剂:水=15:1.3:0.8:2:2:65。

(2)、清除H型钢表面的污垢及铁锈。

(3)、减摩剂必须用电热棒加热至完全熔化,用搅棒搅拌时感觉厚薄均匀,才能涂敷于H型钢上,否则涂层不均匀,易剥落。

(4)、如遇雨天,型钢表面潮湿,先用抹布擦干其表面后涂刷减摩剂。

不可以在潮湿表面上直接涂刷,否则将剥落。

(5)、如H型钢在表面铁锈清除后不立即涂减摩剂,必须在以后涂料施工前抹去表面灰尘。

(6)、型钢表面涂上涂层后,一旦发现涂层开裂、剥落,必须将其铲除,重新涂刷减摩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