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新区简介
二、高新区概况——–创新成果
诞生了世界第一台VCD、国内第一个基因工程重组药物、国内 第一台“C波段全相参移动式多普勒天气雷达” 拥有中文语音平台(世界领先)、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光电色 选机、气象雷达、大型电力保护设备、干扰素的单克隆抗体亲和层 析胶、基因重组葡激酶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 近几年高新区企业承担各类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1000多项, 获省以上科技进步奖200多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以上 6次
一、合肥概况 – 区划
合肥市辖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区和肥东、肥西、长丰3 合肥市辖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区和肥东、肥西、长丰3 并赋予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县,并赋予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合肥新站综合试验区市级管理权限。 合肥新站综合试验区市级管理权限。 全市总面积7266平方公里, 全市总面积7266平方公里, 7266平方公里 其中市辖区面积596 596平方 其中市辖区面积596平方 公里,建成区面积近220 公里,建成区面积近220 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约 平方公里。 460万人 市区人口约240 万人, 460万人,市区人口约240 万人。 万人。
三、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概况-主要做法
2、推动产学研结合,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推动产学研结合, 产学研结合 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国家级工艺装备试验基地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级检测中心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 11家 5个 4家 1家 1家 8家 10个 20家
南 京
二、高新区概况 ━ 发展历程
1991年成为首批国家级开发区 ★ 1991年成为首批国家级开发区 1997年成为对APEC成员特别开放园区 年成为对APEC ★ 1997年成为对APEC成员特别开放园区 2000年被国家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 ★ 2000年被国家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 ★ 2003年被评为“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03年被评为“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年被评为 2005年荣获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 2005年荣获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技工贸总收入588亿元,同比增长38% 亿元,同比增长 技工贸总收入 亿元 工业总产值538亿元,同比增长39% 工业总产值 亿元,同比增长 % 亿元 工业增加值完成192亿元,同比增长48% 工业增加值完成192亿元,同比增长48% 亿元 高新技术企业收入406亿元,同比增长30% 亿元,同比增长 % 高新技术企业收入 亿元 高新技术企业利润30亿元,同比增长 高新技术企业利润 亿元,同比增长41% 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67亿元,同比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同比增长62% 亿元
三、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概况-主要做法
3、通过各种途径加大科技投入
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市 场化投融资体系 2006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6.35%,高于国家规定标 准4.05个百分点 高新区财政支持每年3000多万元 信用担保余额每年2亿多元 帮助企业申请各级各类政府引导资金每年亿元以上
三、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概况-主要做法
先进制造业
在家电、汽车、雷达等行业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著名企业: 荣事达、美的、格力、美菱、中电集团 、国祯集团、 昌河汽车、江淮汽车、合力叉车等
三、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概况-主要做法
新材料
纳米材料、阻燃材料、包装材料、激光晶体等,在国 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著名企业: 开尔纳米、金菱里克、晶达光电、积层微电路、国 风塑业、科焱、立安、精通科技等
三、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概况-主要做法
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 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12家多元投资孵化器 提供总孵化面积50万M2
孵化器内企业总数400多家
国家级民营科技园
科园创业中心 华亿科技园 光机电一体化园 留学人员创业园 合肥生物医药园 ……
信息产业基地
三、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概况-主要做法
(三)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形成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加速创新成果转化,
三、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概况-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高新区战略定位, 按照国家高新区战略定位,努力成为
——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 ——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 ——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三、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概况-指导思想
主要内容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
一、合肥概况 二、合肥高新区概况 三、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概况
一、合肥概况 – 位置
பைடு நூலகம்
合肥,安徽省省会, 合肥,安徽省省会,位 于中国中部(北纬32 32° 于中国中部(北纬32°、 东经117 ),长江淮 117° 东经117°),长江淮 河之间、巢湖之滨, 河之间、巢湖之滨,紧 邻长三角, 邻长三角, 通过南淝河 通江达海, 通江达海,具有承东启 接连中原、 西、接连中原、贯通南 北的重要区位优势。 北的重要区位优势。
二、合肥高新区概况 —— 区位环境
合肥高新区地处合肥西部,东连主城区,北临两大水 库,西环蜀山森林公园,周边驻有中国科大、合肥工大、 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一大批重要的院校和科研院所, 依山傍水、 风景如画。
大房郢水库
董铺水库
大蜀山森林公园
二、合肥高新区概况 —— 区位环境
新桥机场
高 新 区
武汉
三、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概况-主要做法
(四)强化创新推动,高效集约利用土地 强化创新推动,
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原则,适应从要 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突出依靠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 业,大力兴建标准化厂房,严格执行各项土地政策,土地利用 率明显提高。 在合肥高新区,道路基础设 施、公建配套及住宅、公共绿地、 产业用地分别为15%:10%: 15%:60%。建成区建筑总面积 800多万平方米,单位工业产值 49亿元/平方公里。
国内唯一 的科技创 新型试点 城市 中国重 要的科 教基地
科研及人 才资源居 全国同等 城市前列
“合肥制造”与 “合肥创造”两 翼齐飞
世界科技 城市联盟 会员城市
重大科學 工程布局 密集
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裝置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国家(合肥)高性能计算中心
一、合肥概况 – 发展
二、高新区概况——– 经济发展
截止到2006年底,入区企业近1300家 世界500 500强 截止到2006年底,入区企业近1300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 2006年底 1300 10家 外商投资企业近300 300家 10家,外商投资企业近300家 园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骨干企业的进入为创新驱动提供了 强大的支撑
努力实现“五个转变” 努力实现“五个转变”
从主要依靠土地、 从主要依靠土地、资金等要素驱动向主要依靠技术创新驱动转变 从主要依靠优惠政策、 从主要依靠优惠政策、注重招商引资向更加注重优化创新创业环 境、培育内生动力转变 由大而全、小而全向集中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由大而全、小而全向集中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主导产业转变 从注重硬环境建设向注重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和提供优质服务的软 环境转变 从注重引进来、面向国内市场为主向注重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从注重引进来、面向国内市场为主向注重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大力开拓国际市场转变
國内 第一臺窗式 空調機
國内 第一臺微型 電子計算機
國内 第一臺激光大 氣污染監測雷 達
世界 第一臺VCD
世界 第一臺仿生 洗衣機
世界 第一臺變容 式冰箱
二、高新区概况——–创新成果 2006年以来科技创新情况 2006年以来科技创新情况 年以来
17家企业入选省软件企业20强 科大讯飞蝉联国际英文语音合成大赛第一名,全省首家通 过CMMI4国际认证 科大讯飞、安科生物、国风集团入选安徽首批“115”产业 创新团队 龙科马生物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微卡)和安科生物“天 花粉蛋白”项目双双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国祯环保独家起草《倒伞型表面曝气机》行业标准 美亚光电、通用环境获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四创电子、齐美检测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6年 GDP增长 17. 增长17 2006 年 GDP 增长 17.5 %,位居全国省会 城市第二
合肥是全国投资环境最好、办事效率最高城市之 合肥是全国投资环境最好 、 多次被浙商、台商、 一 , 多次被浙商 、 台商 、 日本及欧美等地区和国 家客商评为最佳投资城市: 家客商评为最佳投资城市: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评出的 2006跨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评出的“ ——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评出的 “ 2006 跨 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 11名 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 ” 第 11 名 根据全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连续3 286个地级以上城市连续 ( 根据全国 286 个地级以上城市连续 3 年来的主要 经济指标) 同时获选最具投资价值城市之一; 经济指标),同时获选最具投资价值城市之一; ——2006年浙商大会“浙商最佳投资城市”; ——2006年浙商大会“浙商最佳投资城市” 2006年浙商大会 —— 台 湾电 子 电机 工业同 业工会 2005 大陆 投 资 “值得推荐”城市之一…… 值得推荐”城市之一……
电子信息 全省经认定的软件企业66%聚集于此,软件产业产值占全 市90%左右 著名企业如: 科大讯飞、美亚光电、网迅、四创电子、科大恒星、 皖通科技、华为通讯等
三、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概况-主要做法
生物技术及新医药
高新区现有生物技术和医药研发企业及生产企业 占全市生物制药类企业70%以上,约占全省的35%。主要 生产各类药品品种30多项,在研新药品超过80项。 著名企业: 安科生物、隆平高科、桑尼生物、华伊美、龙科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