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方开挖与回填资料

土方开挖与回填资料

1.1土方开挖与回填1.7.1 概况本标段土方开挖包括箱涵、船闸、泄洪闸、管理区、进口段、围堰开挖拆除、旧闸桥的拆除、房屋建筑基础、临时施工道路填筑以及监理人指明的其它土方明挖工程。

其开挖工作内容包括:准备工作、场地清理、施工期排水、边坡观测、完工验收前的维护,以及将开挖可利用或废弃的土方运至监理人指定的堆放区并加以保护、处理等工作。

土方填筑工作内容包括:土石方平衡;现场碾压试验;土料堆存及运输;土方填筑碾压;排水设施和护坡等各项工作内容的质量检查和验收等。

各项目施工工程量详见表1.7-1。

1.7.2 施工依据与标准在开挖和填筑施工中执行由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设计图纸和指令。

遵守下述技术规范:水工建筑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J3-81)水工建筑物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水电站基本建设工程验收规范(SDJ275-88)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1.7.3 施工布置(1)施工道路布置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结合本工程现有的进场施工道路,作如下布置:基坑施工道路与进场道路相接,拟从基坑两侧同时出渣,然后上进场公路至弃料场,进场公路从堤顶下坡至堤坡脚处临时填筑施工道路,道路宽7m,纵坡不大于10%,泥结石路面;闸室进口段填筑的临时公路在基坑开挖时作为临时挡水围堰。

(2)施工水电布置本标从总布置供电线路终端接线供电,夜间施工采用大功率镝灯照明。

(3)施工排水施工降排水包括:建筑物基槽内降排水和开挖面以外的雨水排放两部分。

其中建筑物基槽内降排水采用基坑两侧设置的排水沟及集水井进行降低地下水位,使地下水位低于开挖基坑面50cm以下,保持干场作业;开挖面以外的雨水排放,采取在开挖面以外设立截水沟的措施,使雨水汇集入截水沟,沿固定的排水路线进入整体排水系统。

(4)渣场堆存本合同段的土方开挖料尽量利用于本合同永久工程和临时工程的填筑及场地平整等。

开挖与填筑尽量同步进行,减少可利用料的二次转运。

开挖作业施工时,可利用渣料和废弃渣料分别运至指定地点分类堆存。

严格按照监理人批准的施工措施计划所规定的堆渣地点、范围和堆渣方式进行堆存,保持堆体的边坡稳定,并有良好的自由排水措施。

对监理人已确认的可用料,在开挖、装运、堆存和其它作业时,采取可靠的保质措施,保护该部分渣料免受污染和侵蚀。

渣料回填前,做好排水沟,并在料堆坡脚处码三层装土编织袋。

并按监理人的要求进行场地清理和平整处理,渣料分层堆筑,并有利于渣料取用,严格按施工图纸控制堆渣范围和高程,同时做好堆渣体边坡防护和排水。

1.7.4 土方开挖(1)开挖程序本标开挖施工程序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分段开挖”原则组织实施。

各部位土方开挖前,需根据分层要求提前形成进入施工作业面的施工道路。

(2)开挖方法土方边坡开挖前,首先进行测量放样,标识出开挖范围和位置,然后采用人工将开挖区域内的树根、杂草、垃圾、废渣及其它有碍物等清理干净,清理范围延伸至开挖线外侧至少5m的距离。

1)土方开挖自上而下分层进行,每层排水沟施工始终领先于土层开挖,保证土方开挖旱地施工。

2)土方开挖采用1.2m3挖掘机挖装,基底预留10~20cm保护层,采用人工开挖到位。

3)在开挖过程中,实际施工的边坡坡度适当留有5~10cm修坡余量,再由人工挂线修整,满足施工图纸所要求的坡度和平整度。

4)边坡的护面和加固工作在雨季前按施工图纸要求完成;冬季施工的开挖边坡的修整、护面及加固工作,在解冻后进行。

5)土方明挖过程中,如出现裂缝及滑动迹象时,立即停止施工,加强现场监测,上报监理人,并采取通过批准的措施进行处理。

6)开挖土料的运输开挖的土料由15t自卸汽车运输,一部分可用于回填的土方直接运至填筑部位,或堆至监理人指定的取土、弃土区,分块分区进行堆放,堆放完毕后用挖掘机斗反背对堆土表面压实以防雨水冲刷造成流失。

其余的无用料运至监理人指定的弃土区。

1.7.5 土方填筑1.7.5.1 施工准备施工前按照《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进行击实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换算出设计干密度进行质量控制。

填筑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率附近,其上、下限偏离最优含水率不超过-2%~+3%。

1.7.5.2 碾压试验(一)试验目的(1)对填筑材料的铺料方式、铺料厚度、碾压机具(振动碾型号和重量等技术参数)、碾压遍数、铺料过程中的加水量、压实层的孔隙率和干密度等试验;(2)通过碾压试验确定压实机具、铺料方法、铺料厚度、压实方法、碾压夯击遍数、加水量和有效压实厚度等施工方法与参数;(3)提出相关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4)制订相关的施工技术规程。

(二)现场填筑及碾压试验(1)试验场地与准备土料填筑施工前必须对土料进行碾压试验。

根据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在规定的区域进行碾压试验,拟定在与实际施工条件相仿的填筑现场进行填筑试验。

试验前应检测振动碾的工作特性参数,包括振动频率、振幅、碾重等。

试验场地用推土机进行平整处理,振动碾碾压密实,以使基础的密度满足试验要求,表面不平整度小于10cm。

在试验前将拟定的试验方案和计划报呈监理工程师审核,得到批准签字后实施,进行运输、卸料、铺料、平仓及碾压试验。

根据填筑材料不通对不同的分层铺料厚度进行分块碾压试验,分层厚度取根据不同材料进行分类碾压。

(2)碾压试验方法土料碾压试验用推土机铺料平仓,18t振动碾碾压,铺层厚度分别取20cm、25cm、30cm,碾压遍数分别取4、6、8遍进行,土料采用喷雾器洒水调整含水率。

不同碾压厚度为一试验区,取根据不同的加水量和碾压遍数组合,分别进行沉降(压缩系数)试验、干密度试验,孔隙率试验、渗透试验,确定最优含水量和碾压遍数等各项碾压参数。

砂卵石、粗砂垫层碾压试验:推土机铺料平仓,振动碾碾压,铺层厚度分别取25cm、30cm、35cm、40cm,碾压遍数分别取4、6、8遍进行。

不同碾压厚度为一试验区,取根据不同的加水量和碾压遍数组合,分别进行沉降试验、干密度试验,孔隙率试验、渗透试验,确定最优含水量和碾压遍数等各项碾压参数。

(3)取样试验1)沉降试验土料在试验铺筑前测量该料区各测点的相对高程,求其平均值,作为铺料厚度计算的基点;平料后埋设沉降点,用上述方法,计算铺料后的平均高程,该高程与铺料前的平均相对高程既为该层铺料厚度。

铺料后采用振动碾碾压,首先静碾两遍,测量并计算平均相对高程,作为计算相对沉降率的基点,然后按同样方法,分别按设计要求振动碾压4、6、8遍,测其平均相对高程,静碾两遍后的平均相对高程与振动碾压各遍后的平均相对高程差,即为各碾压遍数的沉降值,各沉降值与该铺筑层厚的比率即为各碾压遍数的相对沉降率。

2)干容重试验首先采用挖坑取料注水法测其湿容重,然后测其含水量,既可求得该试坑体积填料的干容重。

试验前,在选好的取样点放好护环,对不平整处用直径小于20mm 的料进行补填,再将塑料薄膜铺于环内,并仔细检查薄膜有无破损处,向环内加水,测量护环在该取样点加满水的体积。

加水前先读水表读数,待环内水加满时,立即停止加水,读水表读数,两次差值既为护环体积。

将环内水排放,并抽取塑料薄膜,开始挖坑,从试坑中挖出的料需全部称重。

试坑挖好后用上述方法测试坑和护环的体积之和,既为试坑体积,可求得湿容重。

含水量的测定,分别选两组进行平行试验,求出加权含水量既得该基坑的平均含水量。

3)孔隙率试验孔隙率是反映填筑料压实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首先进行比重试验,通过不同料的比重和其在不同碾压遍数时的干容重就可求得不同料有不同碾压遍数时的孔隙率,以供最终选取最优碾压参数作为参考。

(4)碾压试验的注意事项碾压试验所用方法及施工机械均应与施工时采用的相同,并注意下列问题:1)试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压实料材质、含水量以及各种试验参数,避免试验成果混乱;2)每组试验开始后,应连续进行,避免时间过长材料含水量发生变化,影响试验成果。

试验过程中所有操作人员宜全部固定。

3)试验资料应有专人及时整理分析,找出成败原因,以便修订下一步试验计划及试验参数、方法等。

1.7.5.3 土方填筑施工(一)填筑施工程序填筑施工流水作业的关键线路是铺料、整平和碾压。

填筑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填筑料运输→卸料→铺料→整平→碾压→质量检查→不合格区域处理→质量检查→合格→下道工序施工。

土料采用振动平碾碾压,对填筑面积较小等不适合大型碾压机施工时,采用小型振动碾碾压。

(二)填筑施工方法1)基础清理在填筑施工以前,将基础表面的杂物、残渣、淤泥及其它彻底的清除处理,并按施工图纸要求进行修整。

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再进行填筑施工。

(2)土料填筑施工土料填筑分为铺料、压实、取样检查三道主要工序,还有洒水、刨毛、清理工作面、接缝处理等工作。

土料填筑为卸料、平料两道工序,铺料主要采用进占法铺料、平地机平整,压实采用18t振动碾碾压,振动碾压实后,土料表层有8~10cm的松土层,土料表面可不做刨毛处理。

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与填筑试验该种填料报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控制的依据为准。

尽量采用大型碾压机械碾压,对于填筑平面面积较小的部位,不能使用大型压实设备进行碾压时,可采用小型碾压机械薄层碾压。

碾压速度一般为2~3km/h。

土料填筑碾压机具的行驶方向、铺料方向平行总干渠轴线,搭接宽度垂直碾压方向不小于0.3m,顺碾压方向搭接宽度为1~1.5m,完成填筑一层土料的作业时间,应控制在一个班内,最多不应超过一个半班,夏季施工,尽量缩短作业循环时间,防止水分散失。

对于填筑土料的平均含水率与碾压施工含水率相差不大,可在工作面直接洒水;当土料含水率大于施工控制含水率上限的1%以内时,碾压前可用圆盘耙在填筑面上进行翻松晾晒。

土料每一填土层按规定参数施工完毕,经监理人检查合格后再进行上一层施工。

上一层施工前,对压实层表面残留、凸块碾翻松的半压实土层进行处理。

压实土体不得出现漏压虚土层、干松土、弹簧土、剪力破坏和光面等。

(3)垫层、反滤层及卵石填筑碎石垫层料和级配砂卵石填筑采用18t振动碾碾压密实。

(4)复合土工膜及聚乙烯泡沫塑料板复合土工膜铺设前,应通过基础锚固槽开挖的验收,人工检查并清除基底面上碎石及有棱角的硬物,以防土工膜被刺破。

复合土工膜铺设过程中应尽量松驰,复合土工膜主膜与主膜之间采用焊接接缝,局部焊不着的或焊接有问题的则采用粘接。

土工合成材料完成拼接和铺设后,及时回填覆盖。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大石块在坡面上滚滑,防止机械搬运损伤已铺设完成的土工合成材料。

(5)特殊施工措施1)改善土料含水率当填筑土料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时,土料填筑前需进行翻晒改善含水率处理。

为防止填筑土料在有用料临时堆料场堆积一段时间后,含水率过低,需要从本标段蓄水池接水管至有用料堆存场,以改善含水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