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高层钢结构施工方案

(整理)高层钢结构施工方案

【编制依据和所执行的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9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18-87《碳素结构钢》GB700-88《碳钢焊条》GB5117-85《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32-88BD40-0.76复合结构楼承板产品技术要求《建筑工程质量检验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高层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钢结构工程手工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和结果等级分级》GB11345-892 【工程概况】2.1 建筑结构2.2 工程特点2.2.1 本工程为改造加层工程,施工难点多,高空作业多。

2.2.2 节点型式多且复杂。

有栓—焊混合的刚性节点,也有高强螺栓连接的铰接节点。

2.3 深化设计2.3.1 消化图纸。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熟悉图纸,掌握规范标准和施工现场条件,为深化设计提供完整可行的资料。

2.3.2 本工程特点决定了二次深化设计,出图多,工程量大,及时解决好二次深化设计是保证工程优质快速的关键。

2.4 施工难点2.4.1 钢材采购。

所有钢材的材质均为Q345—B,钢材质量检验和复验要求比较高,且市场供应紧缺,BD40—0.76压型钢板加工订货周期长,国内尚无加工厂。

2.4.2 加工制作。

如何保证焊接质量、防止变形、变形如何矫正以及保证制孔和加工精度是本工程钢结构制作的难点。

弧型梁加工及精度保证也是加工制作的难点。

2.4.3 钢柱的预拼装与对接。

由于构件运输和吊装能力的限制,钢柱在加工厂只能进行分段制作(按地上五层分两段、六层分三段制作),然后在现场空中对接。

如何保证对接质量是钢结构加工制作、现场安装中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4.4 运输。

由于工程处于闹市区,且相当构件超长,选择好运输方案和运输道路、确保运输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4.5 吊装方案的选择。

由于施工现场没有塔吊,构件吊装高度为23m,最远的吊装点距汽车吊中心的水平距离约23m以上,以及现场条件的限制,经济合理并有可操作性吊装方案的选择比较困难,必须周密计划,多套方案准备,避免吊装方案滞后。

2.4.6 安全质量控制。

本工程为多层钢结构,钢柱、钢梁等构件的定位、测量控制及安装校正是现场安装的难题,须要认真仔细解决。

2.4.7 涂装施工恰逢冬季,冰雪雨霜与低温会造成质量纰漏,所以应严格按照涂装工艺施工。

3 【组织机构及质量保证体系】3.1 组织机构及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原则:精干高效。

3.2 针对该工程特点成立以钢结构专业工厂为主体的工程指挥部,调集各有关职能部门优秀专业人员充实该工程项目部,组成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班子。

3.4 本工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图5 【施工准备】5.1 技术准备5.1.1 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质检、工长和班组长进行图纸会审,领会设计意图,不明之处向技术部进行咨询。

5.1.2 钢结构的二次深化设计。

仔细阅读所有结构图,并根据结构图和设计提供的节点图进行详细的二次深化设计,包括构件尺寸、连接节点的高强螺栓数量和尺寸,焊缝形式及尺寸。

5.1.3 压型钢板和剪力钉的设计。

压型钢板规格、型号和尺寸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施工前应根据结构图进行详细的排版图设计,每块压型钢板的位置和尺寸、板配件等均应绘制在施工详图上。

图纸还应清晰的表示压型钢板与钢构件之间的联系,压型钢板的搭接关系,该设计由专业厂家代理商负责提供。

5.1.4 根据ISO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程序文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制定技术质量管理措施。

5.1.5 编制钢结构结构施工方案和焊接工程、紧固件连接工程、钢零件和钢部件加工工程、钢构件组装工程、钢构件预拼装工程、多层及高层钢结构安装工程、压型金属板工程、钢结构涂装工程等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5.1.6 对现场安装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5.1.7 搞好钢结构安装前的测量和复验工作。

5.1.8 核查特殊工种人员的资质,根据工程的结构特点使之符合规程、规范的要求。

5.1.9 根据母材材质、焊接材料、工位、预热温度、焊接方法、接头形式等清查焊接工艺评定,补充完善焊接工艺评定项目,使之符合JGJ81-91及JB4708-2000的规定。

5.2 材料准备5.2.1 按照设计要求,钢柱和钢梁等主要构件的材质为Q345-B。

钢材供应厂家必须是合格的分承包方,材料品种、规格、型号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且有产品质量证明书,所购的材料必须是最近出厂的新料,表面无明显的锈蚀、麻点和划痕。

原钢厂炉批号标识等清楚可辨认。

5.2.2 压型钢板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耐火性能必须经消防部门指定的国家级检测单位检测。

5.2.3 焊接Q345-B钢材的焊条采用E5016,焊接Q235钢材的焊条采用E4303,埋弧自动焊焊丝采用H08M n A,焊剂采用HJ431。

焊条、焊丝、焊剂进场时必须有带物理性能指标的出厂合格证。

5.2.4 油漆底漆设计选用红丹防锈漆,油漆的品种、型号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验收规范。

5.2.5 高强螺栓连接副的性能等级、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及《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的规定,由厂家按批配套供应并有出厂质量保证书及预拉力、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报告,进场后应按规定进行复验。

5.2.6 栓钉选用φ16X70,其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所有栓钉应是标准的、可机械焊接的栓钉。

5.2.7 进入施工现场的构件必须是具有出厂合格证书的合格产品。

5.3 加工制作准备5.3.1 对图纸中的构件种类、数量、材质、各构件的相互关系、接头细部尺寸等进行核对,审查构件之间各部尺寸有无矛盾,技术要求是否合理,分段制作是否符合制作、运输、安装的要求。

5.3.2 绘制加工工艺图加工工艺图的绘制必须结合工厂加工设备条件进行,内容包括材质、材料、材料拼装、标准接头、加工工艺要求、工艺装备、构件加工精度和焊接、收缩留量等。

5.3.3 编制钢结构制作指导书及工艺流程。

5.3.4 备料。

根据图纸材料表算出各种材质、规格的材料净用量,再加上一定数量的损耗,提出材料预算计划。

结合本工程的材料类型和供货条件,工艺损耗按5%考虑。

5.3.5 核对。

核对材料的规格、尺寸和重量,仔细核对材质。

5.3.6 焊接评定的准备根据标准要求对不同材料焊材施焊的方法、工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后,经试验检验合格后写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评定时应结合现场的安装焊缝工位特点(平横立仰)提前进行,焊前预热的应有单独的工艺评定,根据经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编制焊接工艺文件。

5.4 安装现场准备5.4.1 钢结构安装前,其安装部位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有关规定。

5.4.2 由土建给定的测量控制基准点已明确,经复验无误并与土建测量员办理交接手续,对钢柱放线定位,并办理检查验收手续。

5.4.3 现场汽车吊安装调试完毕,其起重能力满足钢构件吊装的要求。

5.4.4 待安装构件已加工完毕,经检验合格,并已运至施工现场。

所有力学性能试验完全完成并合格,制作过程的质量控制文件和资料上报工地监理。

5.4.5 高强螺栓、力矩扳手、焊条、烘干箱、电焊机等安装用辅助材料和设备全部到位并运至施工现场指定存放地点。

5.4.6 电焊工等特殊作业工种全部经培训考核合格。

5.4.7 安装方法、顺序及工艺经研究论证可行,满足整体工程质量、进度及工序穿插要求,所有施工用料全部准备齐全。

5.4.8 由于施工现场场地条件限制,钢构件只能随吊随运,安装前须根据安装顺序制定详细的安装运输计划,确保构件运输满足安装需要并少占施工场地。

6 【加工制作】钢结构制作工艺流程6.2 主要投入机械设备主要投入机械设备6.3 车间组织体系6.4 车间质保体系表6.5 加工制作方案与施工顺序6.5.1 图纸与工艺准备对技术部下发的二次深化设计图纸仔细核对检查是否有矛盾的尺寸,并根据制作要求及复杂程度,将原制作工艺流程适当调整,并绘制出加工工艺图。

6.5.2 材料核实与焊接工艺评定由技术员、施工员、检验员、保管员四方验证材料是否符合设计,合格后可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按技术部图纸上技术要求与相应工艺流程经下料、焊接、铣加工、探伤、承载力试验等工序进行试验。

评定合格后,可投入正式制作加工。

6.5.3 材料矫正钢材下料前应矫正,用矫正机或火焰烘烤,矫正矢高保持在L/1000,且不大于5。

6.5.4 放样与号料确保材料无误的情况下,放样、号料、画线后,自检无误,可报质检员检验,合格后再进入作业。

所画石笔线粗细不得超过0.5mm,弹线不得超过1mm,放样允许偏差见下表:6.5.5 接料翼板与腹板接料焊缝不能设置在同一平面。

工字型接口相邻焊缝距应错开200mm。

焊接等级不低于二级,须经超声波探伤检查合格,评定标准应符合GB11345-89的规定,应有0.5-1.5mm余高保证强度。

6.5.6 切割下料腹板、翼板下料采用多头直条切割机(CG1-400B)自动下料,保证下料精度,宽度、长度允许偏差±1.0,局部切口深度1.0。

耳板、筋板、底版下料采用剪板机下料,并保证剪切尺寸及公差。

6.5.7 预埋组立H钢腹板与翼板预焊时,应在组立机上进行保证垂直度误差不大于2㎜。

6.5.8 埋弧焊接埋弧自动焊采用H08M n A焊丝,HJ431焊剂,焊角应满足设计要求。

6.5.9 翼缘矫正H型钢埋弧焊完成以后,焊接变形在所难免,需经矫正机(J2-40)矫正,以腹板作为基准,矫正翼缘板的不平度,保证垂直度≤2㎜,不平度L/1000且不大于5,扭曲度≤5.0。

6.5.10 钻孔预拼与组焊有安装孔的小部件,画线后用摇臂钻孔机钻孔,检验合格后可进入预拼组焊。

组焊由手工电弧焊完成。

焊条采用J506(E5016)交流焊接,焊条应经烘焙。

经检验合格的部件运至预拼平台,检查无误后,按尺寸摆放定位进行预拼预焊。

经检验合格即可组焊。

对于要求熔透焊的部位,应开坡口,并用φ3.2焊条打底焊接,保证焊接质量。

小部件钻孔采用摇臂钻,大构件钻孔采用磁力钻,按钻孔工艺,先打样冲再进行加工。

高强螺栓孔、普通螺栓孔均采用Ⅱ级精度,直径允许偏差+1.0mm,孔距小于等于500mm时,允许偏差±1.0mm,孔距在501—1200范围内时,允许偏差±1.5mm,孔的垂直度允许偏差0.03t,且不应大于2.0mm。

6.5.11 检验与探伤各部件均需经检验员认可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特别是组焊完毕,需详细检验,检验几何尺寸与焊缝,并填写检验记录单。

探伤员应按规范对一、二级焊缝探伤。

探伤比例:一级焊缝100%,二级焊缝20%,严格检查裂纹、未熔合,防止危害性大的缺陷漏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