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资助,励志青春征文

国家资助,励志青春征文

广西财经学院防城港学院国家资助,励志青春
征文比赛
参赛题目:国之助学圆吾梦
国之助学圆吾梦
小生姓陈,字明伟,甲戌年降于太平天国封王建制地永安州,年方廿一。

自幼长于农村,父辈皆为耕作之人,家中仅薄田几亩,以之为生计。

父母已至知天命之年,虽无大疾,年老体弱,仍躬耕于田亩之中,早出晚归,因姐弟三人负笈求学,致使生活拮据异甚。

虽家境如此,父母常励勉姐弟三人曰:“人穷不可志短,欲改穷困之命,惟有读书之道可寻。

不许荒其学业,违之乃吾家之不孝子。

”父母耳提面命之言,吾常记心中。

七岁入学,敏而好学,因先生之护佑,同窗之爱戴。

时过三载,受父母之言,学业不敢有一丝松懈,成绩名列前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先生报一喜讯,助学惠政,可免学生负笈求学之资,要求家贫,学优。

先生见吾平日勤奋好学、乐于助人,荐之。

经考核,如先生所叙,授之。

喜讯一出,如获至宝,欣喜欲狂,奔告之。

父母闻此讯,大赞助学惠政,解其燃眉之急。

于是年年复得。

年十三有余,游学在外。

期至,父母邀姐弟三人共坐,资费已备齐,不必堪忧。

视学业为己任,不可散惰顽甚。

虽心中疑虑万分,姐弟三人仍点头应之。

后与邻里交谈,方知父母四处筹资供吾读书。

叹曰:“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心中久久不得平静,五味杂陈。

打点行李,整装待发。

父母出门辞别,“初次离家,虽万分不舍,此乃必经之路。

离家无所依,须自立、自强于学校。

”经一番舟车劳
顿,至校。

谨记父母教诲,学而不厌,节俭生活,树自立、自强形象于班级。

分享学习趣事,和睦同窗。

先生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赞之。

学《劝学》一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欲求成才,须脚踏实地,切忌好高骛远。

逮逢惠政,国家资助伙食津贴。

先生与班委会商榷受惠之名额,经选举,吾举榜首,获之。

后出资助榜,大姊、二姊榜上有名。

三人均受惠政,解吾后顾之忧,更发奋图强。

又三年,吾与二姊步入高中,大姊已上大学。

家庭经济摇摇欲坠,入不敷出。

大姊欲辍学打工供弟妹读书,父母大怒,拒之。

大姊自幼聪明,颖悟绝伦,校方知大姊辍学甚惜,鉴于家庭情况,授之助学金,方续读。

吾入学获社会爱心人士资助并赠言“志当存高远。

”勤学十二余载,期有朝一日可蟾宫折桂,雁塔题名。

然天意弄人,高考失利,只落得一身苦楚无处泄,心怀愧疚,无颜见父母。

父母得知后如往日般下地劳作,并无反常。

与家人秉烛夜谈,父母虽不善言辞,但句句入心。

劝吾补习一年,定能考取理想之大学。

因前车之鉴,不敢掉以轻心。

兢兢业业,夙兴夜寐。

征战六月考场,天道酬勤,厚积薄发,终圆大学梦。

时为九月,序属初秋。

携国家助学贷款入校。

初来乍到,见四面八方之学子,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吾满怀憧憬,立人生理想于大学。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之地也。

唯有激流勇进,不为艰险,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光明彼岸。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虽吾无仲尼、墨翟之贤,无管仲、伯夷之能,无王勃、曹植之才,然吾有坚毅之心,青云之志,醇厚之情,亦有敢于创新之意识,吾信终成鸿儒之才。

人生有崖,恩情无边;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现大姊为大连海事大学在读研究生,继续深造;二姊为桂林理工大学在读大学生,吾也为财院一学子,国之助学一路伴我姐弟同行,惠及千万家。

姐弟三人学业小有成就,依之父母谆谆善教,国之助学惠政。

吾心怀父母之情,党国之恩。

誓曰:“廿一年风雨浪浇,雨霁云消,心事如潮;念父母半世辛劳,跪乳羊羔,还报今朝;思党恩涛涛,筑梦学校,为国报效。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