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员工入职质量基础知识培训

新员工入职质量基础知识培训


Customer 顾客
外部顾客 · 直接顾客 · 最终顾客
企业内顾客 · 下工序
质量的意义及其特性
质量的意义: 提高质量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提高质量有利于员工的发展; 提高质量进顾客满意的保证; 只有合法经营并持续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组织才会持续
发展。 特性: ① 技术性或理化性的质量特性; ② 心理方面的质量特性; ③ 时间方面的质量特性; ④ 安全方面的质量特性; ⑤ 社会方面的质量特性。
2)产品质量职能是分散在全企业 的有关部门中的,要保证和提 高产品质量,就必须将分散在 企业各部门的质量职能充分发 挥出来。
建立和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是全面质量管理深化发展的重 要标志,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就 是要“以质量为中心,领导重 视、组织落实、体系完善。”
4、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为了实现质量目标,必须综合应用各种 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必须善 于学习和
总之:不合格品影响十分巨大,增加大量不合格处理成本, 影响交货进度,顾客满意度下降,甚至丢失客户,公司亏损。
如何避免不合格品的产生
1、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
是检验出来的。 先前说过,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其特性是固有的,本来就有的,也就是说产品形成 后质量就形成了,检验只是辨别质量的好坏程度, 区分合格品与不合格品,不会改变产产品质量,所 以说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定义: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面质量管 理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 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1、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要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要把质量形成过程的各个环节 或有关因素控制起来,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质量管理体系, 做到以预防为主,防检结合,重在提高。同时强调必须体 现以下两个思想: a)预防为主、不断改进的思想。 b)为顾客服务的思想。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就意味着全面质量 管理要“始于识别顾客的需要,终于满足顾客的需要”。
×检查不能
●减少不良 ●杜绝不良流出
3、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质量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企业的上 层、中层、基层管理乃至一线 工通力协作,其中尤其以高层 管理能否全力以赴起着决定性 作用。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可以 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1)高层管理侧重于质量决策,制 订出企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 标、质量政策和质量计划,并 统一组织。中层管理则要贯彻 落实领导层的质量决策,运用 一定的方法找到各部门的目标 和对策,更好地执行各自的质 量职能,并对基层工作进行具 体的业务进行生产。
不接受不良品
指员工在生产加工之前,先对前道传递的产品按规 定检查其是否合格,一旦发现问题则有权拒绝接受,并 及时反馈前道工序。前工序人员需要马上停止加工,追 查原因,采取对策,使质量问题得以及时发现、及时纠 正。并避免不合格品的继续加工所造成的浪费。
生产过程工序互检:上道责任工序对下道责任工序 负责——不生产不良品。下道责任工序对上道工序进行 监督——不接受不良品。
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不合格品的影响 1、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我们买东西时最关心的是什么? 我们买手机为什么想买苹果等大品牌的手机?价格? 产品质量?
如果产品质量低会带来什么后果? 销售价格低、客户不满意、顾客减少→公司利润降 低→公司亏损→公司倒闭→我们怎么办?
产品质量低到规格以外,即不符合要求,就产 生了不合格品。
不流出不良品
指员工完成本工序加工,需检查确认产品质量, 一旦发现不良品,必须及时停机,将不良品在本工 序截下,并且在本工序内完成处置和防止对策。保 证传递的是合格产品,否则会被下道“客户”所拒 收。
每个员工必须对本工序的产品何为“合格”、 “不合格”以及“异常”的三种状况界定得非常 清楚明确。知道标准化作业是制造合格品的关键, 但同时还必须知道制造不合格品的原因,也就知 道避免不合格产生的措施,也会认真落实这些预 防措施,执行标准作业。
2)六因素——机(Machine) : 机就是设备: 1、正确操作; 2、日常维护;3、定期保养;4、及时 维修。
3、六因素——料(Material) : 1、来料要确认(注意特采品);2、标识要清楚;3、放 置要分区、分类、定量、定位;4、摆放要整齐;5、 拿取要轻、缓;6、防护不能少。
4、六因素——法(Method) : 1、规定的方法;2、规定的动作;3、切忌方便随意, 凭经验。
质量管理追求一致性和稳定性
INPUT x
工序 或流程
OUTPU T
y
一致性
整齐划一
稳定性
受变化影响小
2 、全员的质量管理
企业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人的工作质量都会不同程度 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产品
质量。实现全员的质量管理,应当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1)必须抓好全员的质量教育和培训。
2)要制定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制,明确任务和 职权,密切配合,以形成一
可以是活动和过程,也可以是产品、组织、体系、或人以及上述各项的任何组合。
quality
质量Q:站在顾客立场, 制造令顾客称心满意的产品
以产品和服务为媒体完全实现对顾客 之承诺。
2.什么是质量
有两种含义: 第一,产品本身的质量,即合格与否。 第二,生产产品过程的质量,即生产过程是不 是合理,是不是按设定的标准进行实施。
2)生产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不合格品
过程是一系列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相互 影响的活动,也就是说输入和活动即人、机、料、法、 环、测(5M1E)影响产品质量。 人:技能的熟练度、责任心(或者说质量意识)、员 工是否按作业标准操作。 机:设备的稳定性、设备的精度、设备的可操作性。 料:原料质量的稳定性。 法:即作业标准是否合理、科学、实用。 环:生产所处的环境,包括环境卫生、现场区域划分 的合理性等。 测:测量工具的选用,操作方法等。
个高效、协调、严密的质量管理工作系统。
3)要开展出多种形式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充分发挥广大 职工的聪明才智和当家作主
的进取精神。还有很多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如合理化建议 制度和质量相关的劳动竞赛。
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 检查能够
仅靠检查 不能
保证质量
●发现不良 ●减少不良流出 ●为改善提供依据
“三不原则”的实施,意味着人人都要参与,人人都是 主角,是全面质量管理(TQM)认真贯彻的要求和结果。 “三不原则”的实施,导入了“供应商——客户”的市场 关系,每个人既是供应商,又是客户,既是产品的使用者, 也是制造者、供应者,因此每个人都要牢固树立“下道工 序是客户”的观念。要实现“三不原则”,要做到“不制 造不合格品”,这就要求我们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要求 我们以“零缺点”的观念和方式工作。
不生产不良品
指接受前道的合格品后,在本岗位加工时严格执行 作业规范,确保产品的加工质量。对作业前的检查、确 认等准备工作做得充分到位;对作业中的过程状况随时 留意,避免或及早发现异常的发生,减少产生不合格品 的几率。准备充分并过程确认是不制造不合格品的关键。 只有不产生不良品才能使得不流出和不接受不良品变为 可能。
引进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经验,不断改进 本组织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法,不断 提高组织成员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技能。 “多方法的质量管理”要求的是“程 序科学、方法灵活、实事求是、讲求 实效”。
如何创造良好的质量文化环境来蕴养质量意识
质量文化是指组织全体员工在质量方面所共有的价值 观、信念、共识及规范的组合。
5、六因素——测量(Measure): 1、选用量具;2、检查、确认量具;3、正确操作量具; 4、定时保养量具;5、合理保存量具。
6、六因素——环境: (Environment) 1、5S管理;2、工作环境要求控制。
三不原则
随着社会大生产的分工合作,任何产品都不太可能由一 个人独立全部完成,产品总是分工序、分流程,包括职能 部门间的工作协助,这些过程都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 只要其中的某一环节出问题都将影响整个产品质量或工作 质量。“三不原则”就是每个环节的质量保证原则。
3、如何避免不合格品
1、六因素——人(Man) : 1)了解程序,掌握方法,并一丝不苟地执行; 2)熟悉产品,理解产品; 3)善于思考、总结和发现问题; 4)主动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质量管理,要以人为本,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只有不 断提高人的质量,才能不断提高工作的质量、产品质量、 服务的质量,这就是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方法。同样环境 质量,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与人有很大的关系。
必须质量特性比魅力质量特性更容易确定。魅 力质量特性有可能变化为必须质量特性。
4、质量管理的概念及现代全面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 的活动。这些活动 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 保证和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a) 质量检验阶段 b)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c)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魅力质量特性和必须质量特性 根据不同类型的质量特性与顾客满意度之间的 关系,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狩野纪昭将质量特 性分为魅力特性和必须特性。
a) 魅力质量特性:如果充分的话使人产生满足, 但不充分也不会使人产生不满的特性。
b) 必须质量特性:指那些即使充分提供也不会 使顾客感到特别的兴奋和满意,一旦不足就 会引起强烈不满的那些特性。
2.不合格品产生什么影响呢 不合格品的处理来看影响: 1)不合格品流出到达客户:客户不满意、投诉甚至索赔、失 去客户; 2)不合格品作为废料处理:经济损失巨大; 3)不合格品降级使用:售价降低,经济损失大,甚至造成交 货进度推迟,客户满意度下降,损坏公司信誉; 4)不合格品让步放行:存在产品质量降低,引起客户投诉的 风险; 5)不合格品返工:即使返工合格,势必增加返工的人力成本、 能耗成本、设备磨损成本、检测成本,经济损失巨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