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徐克成院长“经历”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徐克成院长“经历”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徐克成院长“经历”
一位退休的消化科医生,61岁创办医院,年过古稀、身患癌症,却还坚持用爱心开展冷冻治疗肿瘤病人7000多例。

一间才办了13年、规模不大的民营医院,没有花钱做广告,却能吸引了丹麦、马来西亚、美国等75个国家地区的患者来看病。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院长徐克成,为什么能创造这样的“奇迹”?一名贫苦癌症患者的话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在利益多元、思想多样、观念多变的今天,徐院长仍旧怀着一颗赤诚的医者之心,,一心扑在治病救人上。

”他坚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际上擦亮“中国医生”名片。

真诚办院坚持不收患者红包
每个来过复大的人都知道,这里有条“高压线”——一旦医务人员接受了病人送的红包或者任何礼物,就必须承担病人的全部医药费,此外还要按照规定进行处罚,最严重的会被医院除名。

这条“高压线”的制定者就是徐克成。

“搞不诚信的行为无疑是自杀。

”徐克成说,凡是在中国发展得很好的民营医院是很讲究诚信的,医生杜绝乱开“大处方”等行为,与病人建立良好地相互信任的关系,通过病人的好口碑得以发展。

“对于任何投诉,我们医生都主动承认责任。

矛盾发生时,主动与病人做好沟通,取得病人的理解与支持。


徐克成到台湾讲课时被忽然问到:你们的医院靠什么维持下去?徐克成脱口而出:“靠真诚!”台湾朋友再问:“能做到吗?”徐克成不假思索:“能!我们的院训是:厚德从医、医德共济。

我们就是要真真实实、真真诚诚地为老百姓服务!”台下鸦雀无声,继而掌声雷动。

带癌追赶,为中国医生赢得尊敬。

在采访中,徐克成笑着对记者说,我今年是“新8岁”了。

原来,平时总是精神奕奕、笑眯眯对待癌症患者的他,8年前查出患肝癌,至今做了5次手术治疗,每活过一年就是新的一岁。

但他不愿意停下追赶的脚步,几乎每天都在看最新的医学论文,去年还开始用微信了。

为什么70多岁了,却比年轻人还拼命还时髦?他笑了笑,说:“我就是闲不住,每治疗一个患者,都是对我们的一次考验。

医生在临床上,要不断接受考验,才能百炼成钢。

世界医学发展那么快,我要给中国医学争口气、增份光!”
他讲述了一次难忘的考验——在印尼实施第一例冷冻治疗。

2008年2月,印尼国际肿瘤新技术治疗研讨会,由徐克成的得力助手、复大医院牛立志博士主刀,给一位78岁的患者治疗,肿瘤有5厘米大小。

会场300多名医生和印尼数百万观众通过电视全程观看治疗过程。

牛博士在CT引导下将1.7cm探针经皮穿入肺,进到肿瘤中心,随后第二根、第三根。

三根银亮的白色针迹清清楚楚地显示在电视屏幕上。

随后,“吱吱”的氩气输入声传了出来。

10分钟,又10分钟,再10分钟;冷冻、复温、再冷冻,再复温……
徐克成坐在主席台上,呼吸紧张。

“这是在国外,是在1500万华人的印尼,我们不仅仅代表一个医院,而是代表中国。

万一失误,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电视屏幕上显示出CT图像:患者左上肺白色的肿瘤区全部变成了黑色,冰球覆盖了整个肿瘤。

顿时,全场掌声雷动,主席台上印尼、瑞士等国专家纷纷前来与徐院长握手、拥抱。

他说:“当时我的眼睛模糊了,
心中默默地说,我们胜利了,祖国,复大没有给你丢脸!”
就在这次会议之后,国际冷冻学会主席Franco为复大颁发证书,授权复大为亚太地区冷冻治疗培训中心,赢得了美国、俄罗斯、西班牙、意大利、丹麦等西方专家的广泛认同。

目前,复大冷冻治疗法已成功治疗6000多名患者,是世界上成功案例最多的国家。

徐克成主编的《肿瘤冷冻治疗学》获得了国际冷冻学会颁发的“冷冻治疗特别贡献奖”。

就这样,徐克成用高明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擦亮“中国医生”的名片。

一次,他见到时任中国卫生部部长陈zhu。

一见面,陈部长就说:“徐院长,我知道你们医院!”原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印尼卫生部长恩当女士紧紧握住陈部长的手,说复大救了她的命。

她在复大治疗,有效控制了她的晚期肺癌,让她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陈部长说:“复大为中国争了光,是民族的骄傲。


同事们评价说,徐克成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更是一名倡导者、引领者。

他用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救治万千癌症患者,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

他不顾年迈,带病工作、不断创新,是为了给中国医生在国际上争口气,为了中国人争光。

这种爱国爱党的民族情怀,这种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时代精神,这种用生命
拯救生命、守护生命的大爱之心,正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