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行病学常用指标及疾病的分布

流行病学常用指标及疾病的分布

者人数所占的比例,通常用百分率表示。
受检者中感染人数 感染率 100% 受检人数
应用:较广泛,特别是对那些隐性感染、病原携带者
及轻型和不典型病例的调查较为常用。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死亡与生存频率
死亡率(mortality rate) 定义:表示在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总死亡人数在该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

横断面分析(cross sectional analysis)
主要分析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组或不同年代各 年龄组的发病率、患病率或死亡率的变化,多用 于某时期传染病或潜伏期较短疾病的年龄分析。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生队列分析(birth cohort
流行病学研究中重要的内容 是描述性研究的核心 是分析性研究的基础
是制定疾病防制策略和措施的依据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群分布
地区分布
时间分布 三间分布综合描述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群分布
年龄 性别 行为
婚姻与家庭
行为生活方式 其它
analysis )
同一时期出生的一组人群称为出生队列,对其随访若
干年,以观察发病情况。是利用出生队列资料将疾病年龄 分布和时间分布结合起来描述的方法。
将疾病年龄分布和时间分布结合起来描述。
在评价疾病的年龄分布长期变化趋势及提供病因线索 等方面具有很大意义。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性 别
降低的主要因素:新病例减少(发病率下降);病死
率增高;病程缩短;治愈率提高;健康者迁入;病例迁出。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患病率与发病率、病程的关系
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 该病的病程在相当长时 间内保持稳定时:
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蓄水池 流入
流出
图2-1 发病率与患病率的关系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流行出现时各病例之间呈现明显的时间和空间联系.
具有共同的传播因素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大流行(pandemic) 定义:某病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
疾病蔓延迅速,涉及地区广,在短期内跨越省界、 国界甚至洲界形成世界性流行。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三节 疾病的分布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累积发 病 率
一 定 时 期 内 某 人 群 中病 新 病 例 数 某 K 同期该人群暴露人口数
计算发病率需考虑的因素: 新发病例数
暴露人口数
观察时间 应用 了解疾病流行特征,探讨病因因素, 提出病因假说,评价防制措施的效果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
死亡率 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 K 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
应用:死亡率是反映一个人群总死亡水平的指标,用
于衡量某一时期,某一地区人群死亡危险性的大小。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
死亡率
粗死亡率 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 一种未经调整的率 死亡专率 死亡率按不同特征,如年 龄,性别,职业,民族,种 族,婚姻状况及病因等分别 计算
人时可为人年、人月等各种单位,根据研究疾病的特点而定。
观察暴露人时的界限:发生结局时间、退出研究队列、由其他 原因死亡均为观察终止。
累积人年的计算:
1、固定的小随访人群,可测得每个观察对象处在观察队列中 的时间,则直接累加观察人时。方法较准确,但较费时。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节 疾病流行强度
指在一定时期内,某病在某地区某人群中发病率 的变化及其病例间的联系程度。 散发 (sporadic)
暴发
(outbreak)
流行 (epidemic)
大流行(pandemic)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散发(sporadic)
定义:指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
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比。
续发率 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 病人数 发 100% 易感接触者总人数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患病频率测量指标 患病率(prevalence)也称现患率
定义: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 的比例。
某一时点某人群中某病 新旧病例数 时点患病率 K 该时点人口数
比例(proportion)是指分子包含于分母的分数,如 A/(A+B),常表达为百分数,无量纲,取值范围0~1 。如累积发病率、患病率等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三)比或相对比
比(ratio)或相对比是指分子不包含于分母的 分数,因而明显区别于比例,如A/B,它有量纲或 无量纲(分子分母测量单位相同)。分子和分母 本身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真率、比例或比。 如男女之比、 优势比、相对危险度等。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在研究职业与疾病的关系时应主要考虑的因素:
职业是劳动者所处的作业环境、社会经济地位、卫生文化
水平、体力劳动强度和精神紧张程度等因素的综合指标。
疾病的职业分布与作业环境致病因子暴露有关。
职业相关致病因子的暴露及其作用与劳动条件、防护设施
有关。
不同职业人群疾病种类不同,防制重点各异。
职业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年龄
一般来说,慢性病有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随之增加的趋 势,急性传染病有随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下降的趋势。
图2-2 我国年龄别慢性病患病率(‰)(2008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图2-3 四组不同人群女性乳腺癌发病的年龄分布特征
第 二 章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第二节 疾病流行强度
第三节 疾病的分布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一、常用指标的统计类型
(一)率或真率 率或真率(rate or true rate)是指描述离散事件某变量 在单位时间内的瞬时改变量,类似于速率的概念,有量纲( 测量单位),反映事件发生的强度或密度。如发病密度 (二)比例
遗传特征
内分泌代谢 生理解剖特点 内在素质不同 致病因子暴露特点
影响疾病 易感性
性别差异
比较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还可用性别比和 死因构成表示。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职业中暴露于不同的物理
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及
职业性的精神紧张均可导致疾 病分布的职业差异。
人民卫生出版社
罹患率(attack rate)
定义:测量某人群某病新病例发生频率的指标, 通常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 罹患率 K 同期暴露人口数
K的取值常为100%,1000‰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也称二代 发病率。 定义: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
各种疾病
动态描述 疾病流行强度 相对少,疾病流行情况、诊 断水平、疾病报告质量等
慢性病或病程较长疾病
静态描述 疾病现患状况或慢性病流行情况 较多,影响发病率变动的因素, 病后死亡或痊愈及康复情况及患 者病程等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感染率(prevalence of infection) 定义:指在某时间内被检人群中某病原体现有感染
职业暴露时间及既往职业史对疾病发生的影响。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种族和民族
表2-4 美国2004-2008年不同种族癌症年龄调整发病率(1/10万)
种族 白人 黑人 亚洲/太平洋岛 美印第安/阿拉斯加 西班牙 所有种族
男 543.6 626.1 347.7 338.0 360.2 541.0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
生存率(存活率) 定义 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某病患者中,经 若干年随访(通常为1、3、 5 n年尚存活的病例数 生存率= —————————————×100% 开始随访的病例数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表2-1 患病率与发病率的比较 分类
资料来源 计算分子 计算分母 观察时间
发病率
疾病报告、疾病监测、队列 研究 观察期间新发病例数 平均人口数或暴露人口数 一般为1年或更长时间
患病率
现况调查 观察期间病例数(新、旧病例) 调查人数或平均人口数 较短,一般为1个月或几个月
适用疾病种 类
特点 用途 影响因素
期间患病率
某观察期间某人群中某 病的新旧病例数 K 同期的平均人口数
K=100%,1000‰,10 000/万,100 000/10万……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影响患病率的原因
升高的主要因素:新病例增加(即发病率增高);治
疗水平提高,患者免于死亡,但未痊愈,病程延长;未治 愈者的寿命延长;病例迁入;健康者迁出;易感者迁入; 诊断水平提高;报告率提高。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