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基础】湍流燃烧数值模拟的研究与进展

【工程基础】湍流燃烧数值模拟的研究与进展


相应的临界值,流动从层流转捩到湍流。 (2)定义:无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3)基本特征 大雷诺数下的流体运动 湍流的涡团结构和小涡团的随机性 有旋的和三维的 极强的扩散性和耗散性 是流动的属性,而非流体的属性 大尺度问题具有拟序性(Coherence)和间歇性 (intermittence)
3、 EBU模型(Eddy-Break-up Model)
4. 5. 6. 7.
快速反应模型 特征时间模型 简化PDF模型 PDF输运方程模型
三、湍流燃烧模拟的主要模型
湍流燃烧数值模拟的核心问题:
湍流反应率的封闭问题 湍流反应率的影响因素

湍流混合

•分Biblioteka 输运化学动力学三、湍流燃烧模拟的主要模型
雷诺时均方程
1 (rU j ) 0 r x j
1 P 1 (rU jU i ) 1 U i r ui u j SU i xi r x j r x j x j
三、湍流燃烧模拟的主要模型
湍流模型中心问题
二、湍流燃烧模拟研究状况
1、基本思想
分别独立描述湍流流动和化学反应过程,
然后考虑湍流流动和化学反应的相互作用。
二、湍流燃烧模拟研究状况
2、问题描述
在描述流动的守恒方程组中的能量方程和 组分方程中,由于存在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源项, 即称为化学反应源项。表示化学反应中能量的 释放速率和组分的生成(消耗)率,它是反应
二、湍流燃烧模拟研究状况
(2) 强非线性源项 湍流燃烧模拟的中心问题 反应率的时均值
时均值的反应率
(3) 需考虑密度变化而引起的封闭问题 (4) 各标量(如温度、组分等)与速度的脉动 耦合量及标量的强非线性源项的封闭问题
二、湍流燃烧模拟研究状况
5、湍流燃烧数值模拟的核心问题:
湍流反应率的封闭问题 湍流反应率的影响因素
t c vt lt
t c k 1 / 2 lt
t c k 2 /
三、湍流燃烧模拟的主要模型
(1) k 双方程模型
1 1 rU k k r xk r xk t r k k x Pk k


U j U i Pij u j u k ui u k xk xk
2 1 ij C1 ui u j ij k C2 Pij ij Pkk k 3 3

1 1 rU k r xk r xk
三、湍流燃烧模拟的主要模型
特征: 时间尺度上,时间必须大于大涡的 时间尺度,同时计算步长又要小于 小涡的时间尺度。
缺点: 计算量是
Re 的量级,计算成本极
3
高,目前只适用于低雷诺数和简单 几何形状的湍流流动。
三、湍流燃烧模拟的主要模型
2、大涡模型(LES)
基本思想:认为大尺度涡是高度各向异性的,小尺 度涡是近似各向同性的。采用滤波器对 N-S方程进行滤波,保留大涡特征,消 除小涡特征,对大涡进行直接模拟,对 小涡引入亚网格尺度模型进行模拟。 特点: 对DNS的近似,保证一定精度的前提下, 可以降低计算成本。 缺点: 计算成本仍较高。
力平面射流、管流、尾迹流)能给出相当满
意的计算结果,计算工作量小。 缺点:对于复杂的流动(旋流、浮力流、曲壁边界 层、圆射流) 无法准确描述,甚至无法给出 正确的结果,缺乏普适性。
三、湍流燃烧模拟的主要模型
(2)雷诺应力模型(Reynolds Stress Model )
1 1 k ui u j r kl C s ui u j Pij ij ij Su u rU k ui u j i j r xk r xk xl
k 2 r kl C s ui u j C1 Pk C 2 k k xl
三、湍流燃烧模拟的主要模型
(2)雷诺应力模型(Reynolds Stress Model )
基本思想:利用瞬时N-S方程和Reynolds时均方程, 直接推导出雷诺应力的输运方程,然后 再对输运方程中的未知项进行模拟。 优点: 可以较为准确描述突扩回流、钝体回流、 旋流、浮力流等复杂流动,具有更广的 适用范围、 更高的预测能力、更好的计 算精度。 缺点: 计算工作量仍较大 。
2 t 1 1 rU k r C1 Pk C 2 r xk r xk xk k k
三、湍流燃烧模拟的主要模型
(1) k 双方程模型
优点:对于简单的流动情况,(平壁边界层、无浮
R fu A m fu mox exp( E / RT )
2
特征: 只考虑化学反应动力学的作用。 缺点: 未考虑湍流混合、分子输运两方面 的因素。
三、湍流燃烧模拟的主要模型
3、EBU模型(Eddy-Break-up Model)
假设:认为化学反应率取决于未燃气微团在湍 流作用下破碎成更小微团的速率 公式:

湍流混合


分子扩散
化学动力学
三、湍流燃烧数值模拟的主要模型
(一) 湍流模拟
(二) 湍流燃烧相互作用模型 (三) 化学反应模型
三、湍流燃烧模拟的主要模型
(一) 湍流模拟
直接数值模拟(DNS) 大涡模拟(LES) 湍流模拟 湍流输运模型 双流体模型 雷诺应力模型 (RSM) 湍流粘性系数模型 零方程模型 单方程模型 双方程模型 代数RSM 微分RSM
力学基本方程的理论和方法。
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学+化学反应动力学 计算机 +
数值计算方法
湍流燃烧数值模拟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作用:
(1)通过数值模拟,可以求出各种模型的数值解,
检验、发展和优化理论模型。
(2)深入认识现有湍流燃烧的特征,进一步揭示 其共性。 (3)为工业装置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分析依据。
1、关联矩模型
时均反应率
s f (Y1 , Y2 , T , T '2 , Y12 , Y1'Y2' , Y1'T ' , Y2'T ' )
相关矩 T '2 , Y1'Y2' , Y1'T ' 等是新的未知数, 需要进行模拟。
三、湍流燃烧模拟的主要模型
2、Arrhenius公式
简化化学反应系统
R fu R fu ( , TY j ) P(, T , Y j )ddTdY j
三、湍流燃烧模拟的主要模型
(2)确定PDF的方法
• 简化PDF(设定PDF ) • PDF输运方程
三、湍流燃烧模拟的主要模型
(3)简化PDF模型
即先假定输运变量脉动的概率密度函数的 具体形式,通过确定其中的一些待定参数获得 概率分布。 设定PDF常采用以下几种分布
c l t f
--到达平衡度的特征时间
--层流时间尺度 --湍流时间尺度
--延迟系数
三、湍流燃烧模拟的主要模型
6、 简化PDF模型 (1)PDF模型
基本思想:
化学反应率是热力学状态量 ,T和各组分 质量分数的非线性函数,而这些量的随机脉动对 平均反应率有强烈的影响,因此考虑采用概率统 计的方法来描述。采用概率密度函数(PDF)可 以得到平均反应率的表达式。
R fu ,T C EBU m fu u y
特征:突出湍流混合对燃烧速率的控制作用。 缺点: 未能考虑分子输运和化学动力学因素的 影响,过于粗糙。
三、湍流燃烧模拟的主要模型
4、 快速反应模型
快速反应假设:假设化学反应速率与湍流 混合(扩散)速率相比无穷快。即湍流燃烧过 程由燃料与氧化剂,或已燃气体与未燃气体的 混合过程控制。
三、湍流燃烧模拟的主要模型
(a)
(b)
微分雷诺应力模型(DRSM)
代数雷诺应力模型(ASM)
某些情况下(高剪切的流动,局部平衡的湍 流),可以消去微分雷诺应力方程中的对流与扩 散项,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使计算量减小。
三、湍流燃烧模拟的主要模型
(二)湍流燃烧相互作用模型 1. 关联矩模型 2. Arrhenius 公式
三、湍流燃烧模拟的主要模型
3、 湍流输运模型
基本思想:将瞬态N—S方程的瞬时量分解为时均值 和脉动值之和(雷诺分解),再取时 间平均,得到雷诺时均方程。然后利用 某些模拟假设,将方程中的高阶的未知 关联项用低阶项或时均量来表达,从而 使雷诺(Reynolds)时均方程封闭。
三、湍流燃烧模拟的主要模型
(1)反应面模型
(2) k f 模型
(3) k g 模型
三、湍流燃烧模拟的主要模型
(1) k f 模型
假设:认为燃料与氧无论在同一时间还是同一空间内均不 共存,亦即存在二者浓度均为零的反应面或火焰面 混合物分数f 的时均值方程
e f ( f ) ( U j f ) ( ) t x j x j f x j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2、湍流燃烧(Turbulent Combustion)
又称为:湍流反应流(Turbulent Reactive Flows)
(1)燃烧
一种带剧烈放热化学反应的流动现象。 (2)湍流燃烧 一种极其复杂的带剧烈放热化学反应的湍流 流动现象。
(湍流+化学反应+传热传质)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对于脉动速度相关矩
u i u(雷诺应力), j
通过一定的假设,建立关于雷诺应力的数学表 达式或可以求解的输运方程。
三、湍流燃烧模拟的主要模型
(1) 湍流粘性系数模型
Boussinesq于1887年提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