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复习思考题一、判断题1体育课程编制过程就是对某一阶段的体育教育目标的制定过程。
×2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
√3广义学习一般是个体以经验的获得来适应其周围不断变化的环境或生活条件的一种适应活动。
√4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过程包含着一定的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也包括了一定的开发。
从这种意义上看,一切可能的体育课程资源都具有价值潜在性的特点。
√5体育学习的评价内容不仅应注意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定,还应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养成、情感、合作等方面的评定。
√6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设置了六个运动技能系列,学生的健康行为不属于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的内容。
×7运动技术属于一种特殊的知识形态。
√8学习策略是学生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而被动使用的。
×9体育教研员和家长也是体育课程的实施者。
√10体育教师、其他科任课教师、学校领导、社会与学生家长都支持和参与改革是新体育课程变革成功的必要条件。
√11体育价值观是人们在制定与实施学校体育时的态度与选择,常常表现为强调体育的某些功能,弱化或忽视某些功能。
(∨)12课余体育训练目标是预期通过对少数具有一定智力因素的学生的训练能得到的结果。
(×)13感知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映。
(×)14体能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发展而变化,男女学生体能的发育速度是相同的。
(×)15德绍五项是指跑步、跳高、攀登、平衡和负重。
(√)16中国的学校体育是从18世纪后期开始从西方一些国家传入的。
(×)17学校运动会是学校规模最大的竞赛活动。
其比赛的形式一般由多个运动项目组成,可以在不同时段进行。
()×18单项比赛的组织根据起比赛规模、竞赛规则和技能的难易,可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
()√19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显著特点是广泛性。
( ) ×20体育特长班是我国课余体育训练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
( ) ×21课外体育活动与提高学生文化课学习的效率无关。
( ) ×2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无疑会对学生的思想、观念、态度、情感等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左右学生运动兴趣、锻炼习惯、体育意识的形成,并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 ) √23体育课程资源的利用,实质上就是充分挖掘被开发出来的体育课程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
√24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开发是利用的前提,利用是开发的目的。
√25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它并不包括课程的设计及课程标准的制定。
(∨)26体育实践类课程与运动训练有很大的区别。
从事身体练习是两者共同的特征。
(∨)27体育课程编制除包含选择和组织体育教学内容外,还包括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实施和评价。
√28体育课程评价就是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评价。
×29体育教师既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得组织者,又是体育锻炼的参与者。
()×30体育课堂环境,主要指教师活动于其中的,并能影响其行为的一切教学条件的总和。
()×30体育学习不论是身体认知过程(技能掌握)还是一般的认知过程(概念掌握),它们均会对人的体能产生影响。
(×)32体育课程的功能是根据社会发展及儿童发展的自身需要,对体育功能合理选择和组合的结果。
(∨)33“普遍性目标”的取向是建立在一般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的基础上,表现为具有某种哲学或伦理学倾向的特殊教育宗旨或原则。
(×)34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包括早操(早锻炼)、课间操(课间活动)、群众性的体育锻炼、课外运动训练与课余体育竞赛,以及在(∨)35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
( ) √36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任务具有多向性特点。
( ) √37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开展,首要问题是确定训练项目。
( ) √38学生年龄越小,持续训练的时间应相应缩短。
( ) √39体育节是将体育竞赛、体育表演、体育文化知识讲座体育知识竞赛有机融合的活动。
()√40体育节不仅涉及到体育运动实践,而且涉及体育文化知识,规模与层次也各不相同,应根据体育节内容特点、规模的大小组建相应的组织机构。
()√41师生之间的基本关系是一种由于教学制度而发生的支配和丛属的关系,是以师生情感为基础的朋友。
()√42体育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
()√43体育社会科学主要是把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用社会科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体育现象,从而总结和把握体育的发展规律,揭示其内外部联系的学科。
()×44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学习的特点为:思想性,科学性,理论性。
()×45校外进行的远足、郊游、夏、冬令营等形式的体育活动。
(∨)46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具有波浪式和阶段性的特点。
(√)47高中以后,学生的呼吸肌增强,频率减慢,深度加大,而肺活量减小。
(×)国家体委于1954年制定并公布了《劳卫制》。
(√)48自然主义体育理论是在苏联凯洛夫教育理论影响下形成的一种体育学说。
(√)49体育学科的学习是建立在社会学科的学习之上的。
()×50体育技术学科是运用基础学科和体育应用学科的一般理论解决体育运动实践中各专项技术,理论的教学和训练问题的学科。
()√51高中阶段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理念是有所区别的。
√52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是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
×53体育课程实施不包括对体育课程改革的介绍说明,以及其他教育场所实施体育课程的变革。
×54体育课程改革需要学校内部的支持与理解,不需要学校外部的帮助。
×55元认知其实质是个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56完整练习法是运用在认知与定向阶段的练习策略。
×57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领域主要靠理论课教学来完成。
×58健康就是指没有疾病。
×59目的论体育价值观和人本主义课程论主张注重体育课程的自我体验和促进自我发展的价值,以有效地完善学生的独立人格,促进其技术全面协调发展。
(×)60学科中心论强调教学以体育教师为中心,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育教师扮演支配与控制的角色。
(∨)61上好体育课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仅靠体育课堂和课外活动就能完成教学目标。
(×)62学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关键。
(×)63研究证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64学生身体形态发育主要受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
(√)65最早把体育引进学校教育的教育家是德国的巴泽多。
(√)66、1923年公布《新学制课程标准》,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科”。
(√)67在体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采用定量评价方法能够全面反映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情况。
×68从根本上讲,定性评价应该内在地包含定量评价,且定性评价是为了更逼真地反应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情况。
√69根据存在方式分类,体育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体育课程资源和校外体育课程资源。
×70学生家庭的体育器材、设备、体育图书、报刊、网络等也是不可忽视的体育课程资源。
√71课外体育活动不同于体育课的教学,其活动内容由学校统一计划安排。
( ) ×72个人锻炼活动是指学生个体,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按体育锻炼的方法要求,自觉自愿地选择相应的体育锻炼的项目在课外单独进行的体育锻炼活动。
( ) √73狭义的体育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74体操器材只能被用来学习体操,不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各种生存生活等能力。
×75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就意味着要否认体育教师的评价。
×76学校体育是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教育和体育的发展而发展,并逐步形成体系。
(√)77军国民体育理论认为:体育是通过身体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
(×)78技术训练包括基本技术训练和高难度训练。
( ) √79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中的战术训练,重在培养战术运用能力。
( ) ×80在制定年度竞赛日程计划表时,各竞赛的排列顺序,应以日期先后为准。
()√81竞赛规程应在赛前前几周,甚至更早发给各参赛单位,以便充分作好赛前准备,激励学生锻炼身体。
()√82体育教师的劳动在教学形式上有其自身的特征。
()×83“教书育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使辩证统一的。
()√84在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必须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关点。
()√85体育教育实习的组织与管理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管理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86在体育学习评价中,定量评价不适合于评定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
×87体育学习策略的掌握与学生的年龄无关。
×88体育学习内容的难度是影响体育学习策略获得与应用的外部条件之一。
√89体育教师就是要把教材内容传递给学生。
×90体育课程实施就是将设计好的体育课程给体育教师采用,一旦体育课程被采用,体育课程编制就大功告成了。
×二、选择题1身体发展主要包括 A 等多方面综合的发展。
A.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体能、机体适应能力B.身体形态、身体机能、技能、社会适应能力C.身体状态、身体机能、体能、基本活动能力D.身体姿势、身体机能、体能、机体适应能力2体育与健康课是 A 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学计划所开设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体育教育过程。
A.学校体育 B.业余训练C.课余活动 D.体育竞赛3课程应包括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两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课程设计包括课程编制的目的、原则、内容和 D ,如何制定教学大纲和编写教科书。
A. 手段;B. 结构;C. 比例;D. 方法;4《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高中毕业获得_____必修学分。
C A9个 B10个 C11个 D12个5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应以体育教师的作为确定实习内容的依据。
AA.理论学习B.专业技术C.工作任务D.社会实践6教师所具有的一般性格特征不包括下面那一项()CA 高尚的思想品德 B热爱本职工作C 工作勤恳 D谦虚好学7对于竞赛规则单项赛,可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由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负责组织。
BA.不复杂,难度不大的年级B.不复杂,难度不大的班级C.比较复杂,难度不大的全潇或年级D.复杂,难度较大的年级8下列哪种不属于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 )。
CA. 业余性B. 基础性C. 灵活性D. 广泛性9下列哪种不属于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 )。
CA. 多向性B. 多样性C. 经常性D. 灵活性10体育课程资源的,实质上就是探寻一切有可能进人体育课程,能够与体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