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芜湖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二次作业

芜湖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二次作业

芜湖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二次作业
学号: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中国古代神权法思想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概括为:形成千夏,极盛于________,动摇于。

2.宗法是以______________为纽带调整家庭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和_____________的行为规范。

3.礼治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和_________。

4.春秋时期,私自制作“竹刑”的人是_____________。

5.儒家的法律观包括礼治、________、________。

6.中国历史上最早将礼和法结合起来的思想家是______________。

7.法家认为法是以_________为核心的成文行为规范。

8.第一个系统提出“禁奸止过,莫若重刑”的重刑论思想家是______________。

9.秦朝的“法治”思想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封建正统思想的集大成者是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题2分,共20分)
1.礼治的基本特征是()。

A.亲亲、尊尊B.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C.君臣父子D.三纲五常
2.法家把法令具有绝对权威,任何人都要按法令办事称作()。

A.明法B.任法
C.壹法D.从法
3.朱熹的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A.不法古,不修今B.隆礼重法
C.有治人,无治法D.存天理,灭人欲
4.丘溶提出的“应经合义”的含义是()。

A.要求用儒家思想指导立法,改变严刑酷法
B.法律制度要合天理,顺民意
C.适用法令要公平、公正
D.制定法律应该因时、因势
5.为了限制君权,范忡淹主张()。

A.法令由一统B.民贵君轻
C.君臣共理天下D.天下之法
6.黄宗羲作为明清启蒙思想家,将()作为最高立法原则。

A.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B.君为天下之主
C.三纲五常
D.法治
7.提出“师宜长技以制夷”口号的人是()。

A.龚自珍B.魏源
C.林则徐D.王夫之
8.龚自珍批判腐朽的科举制度,提倡()。

A.众建贤才B.任用汉族儒臣
C.慎守今之选,严廉察之责D.不拘一格降人才
9.提倡“国家以法治为先”的人是()。

A.洪秀全B.杨秀清
C.洪仁轩D.韦昌辉
10.孙中山“五权宪法”的精华是()。

A.节制资本B.权能分立
C.五权制衡D.直接民权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四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题2分,共20分)
1.子产铸刑书及其引起的争论,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的意义有()。

A.它冲破了秘密刑思想的束缚B.它打破“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C.它否定了贵族的法定特权D.它确立了“一断于法”的思想
2.儒家的德治论主张()。

A.以刑辅德B.以刑代德
C.以刑去德D.恤刑慎杀
3.苟况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明确提出了()三个重要的法学概念。

A.法条B.法义
C.法数D.类
4.墨家“兼爱”的特点有()。

A.“兼爱”是普遍的爱
B.“兼爱”是平等的爱
C.“兼爱”是先人后己,有己有人
D.“兼爱”以“交相利”为基础
5.法家正统法律思想的内容有()。

A.法自君出
B.应经合义,礼法融合
C.“三纲”是立法之本
D.德主刑辅,先教后刑
6.封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主要方法是()。

A.德B.礼
C.政D.刑
7.张之洞提出的“法律本实与经术相表里”的含义是()。

A.“经术”指纲常名教,是法律的经义所在
B.法律是“表”,即形式
C.经术是“里”,即内容
D.法律的作用强制老百姓服从封建统治秩序
8.资产阶级改良派变法维新思想的内容有()。

A.建立“君主立宪”,实行“三极分立”
B.变法以图存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发展民族工业
9.在中同历史上,两次大的礼法之争发生在()。

A.西周
B.春秋战国
C.汉朝中期
D.清末
10.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包括()。

A.民族
B.民权
C.民生
D.民主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
1.一同天下之义
2.三不足
3.五权宪法
五、简答题(每题7分,共14分)
1.简述商鞅的“壹赏”、“壹刑”、“壹教”。

2.简述王夫之提出的“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

六、论述题(14分)
试述法家“法治”的内容和实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