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勒夏特列原理
练习:1、在高温下,下列反应达到平衡:
C(s)+H2O(g)
CO(g)+H2(g) △H>0,
如果温度升高,平衡向_正__反__应_方__向_____移动;
减小压强,平衡向__正__反__应_方__向_____移动。
2、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取下列措施一
定会引起平衡移动的是( C
)
A、加入一种反应物 B、增加体系的压强
p C (g) + Q 有
如图所示的变化,则:
①p1与 p2 的关系是 P2 > P 1 ;
②m + n 与p的关系是 m + n > p ;
③T1 与 T2的关系是 T2 < T 1 ;C%
④Q与 0 的关系是 0 < Q 。
T2 P2
解答时遵守两个原则:
T1 P2
①定一议二;②先拐先平,数值大。
C、升高温度
D、使用催化剂
3、反应A(g)+2B(g) 2C(g) ΔH>0 ,达到平衡后,降
低温度,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变慢,平衡向正反应 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变慢,逆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逆反应 方向移动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加快,平衡不移动
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减慢,平衡向逆反应方 向移动
[本质]内部总是与外部的变化相对抗。
[细节分析] ①只适用于改变一个外界条件时对动态平衡的影响。 ②“减弱这种改变”,不是消除这种改变 ③适用于任何动态平衡体系(如溶解平衡、电离平衡), 未平衡的状态不能用此分析
【练习】1、在0.lmol/L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CH3COOH
CH3COO-+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加水,反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力向移动 C.滴加少量0.lmol/L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少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
H2(g) + I2(g)
T1 P1
0
t
①增大容器的体积,平衡 不移,动c(NO2)将 ,减小
反应混合物的颜色
变。浅
②升高温度,平衡 逆向。移动
③加入催化剂,平衡 不移,动NO2的物质的量_____不__变
④判通断入平O衡2,移反动应的体一系般的思颜路色: 先变深,,后N变O浅的物 质①的反量应的先特减点少:,物。后态增、多吸热或放热、体积如何变化
2HI(g) △H<0,要使混合气体的颜
色加深, 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BCEF )
A、降低温度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E、加入I2 F、加入HI G、加入H2
3、在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
CO(g)+ NO2(g) CO2(g)+ NO(g) △H<0。达到平衡后, 只改变下列的一个条件,填写有关的空白:
平则衡正向反_应正___是_反__—_应_吸—_ —方热向反移应动。,
Y 的
⑵当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 体
平Y的衡体向积逆—分—反—数应—变方—向—大—移—动, ,
积 分
则化学方程式中左右两边的 数
系数大小关系是—b—<—(—c—+—d—) 。
T1 T2
例题: 对于 m A (g) + n B (g)
4.如图所示曲线表示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
X(g)+Y(g)
2Z(g)的反应过程。若使
a曲线变成b曲线,可采取的措施是(A、E )
A、加入催化剂
B、增大Y的浓度
C、升高温度
D、减小体系的压强
E、增大体系的压强
X
的
转
化 率
b
a
t
(三)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的一个 条件,平衡就向 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⑤②③通条运入件用N改 勒2 ,变 夏体是 特系否 列压能 原强引理起进行V增正判大,≠断V平逆衡
不。移动
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例题:可逆反应:aX(s) + bY(g)
cZ(g) +dW(g)达
到平衡,混合物中Y的体积分数随压强(P)与温度T
(T2>T1)的变化关系如图示。
⑴当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
Y的体积分数变___小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