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断面注浆技术交底

全断面注浆技术交底

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车公庙站~中间始发井盾
构区间
分部工程名称附属工程
交底部位联络通道全断面注浆交底日期2014年9月8日
交底内容及附图
一、概述
为了各个联络通道开挖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在联络通道管片破除前对开挖范围进行全断面注浆,确保在管片切除及通道开挖时保证土体的稳定,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层理间的滑动破坏,保证施工安全。

二、各联络通道工程地质情况
根据地质勘查和地质补勘报告显示:1号联络通道洞身大部分为强风化花岗岩,隧道顶部为全风化粗粒花岗岩,通道位于深南大道下方距地面22.6m。

2号联络通道洞身大部分为砾质粘性土,隧道顶部为砾质粘性土,有少量全风化花岗岩,通道位于深南大道下方距地面
17m,。

3、4、5号联络通道洞身全部位于砾质粘性土中,隧道顶部为砾质粘性土,埋深分别为12.7、13、13.5m。

分别位于深南大道、深南大道绿化带、白石路下方。

7号联络通道洞身全部位于全风化花岗岩中,隧道顶部为砾质粘性土,通道位于白石路下方距地面11m。

交底人复核人分部技术负责人
分部副经理
接收人
分部经理
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车公庙站~中间始发井盾
构区间
分部工程名称附属工程
交底部位联络通道全断面注浆交底日期2014年9月8日
交底内容及附图
图11-7号联络通道地质剖面图
三、脚手架搭设
1、为保证多个通道同时注浆以及开挖作业相互干扰,需对联络通道注浆、材料设备堆放平台搭设,搭设时需预留电瓶车行驶通道。

2、脚手架采用Φ48mm钢管加钢扣件搭设而成,纵向(垂直盾构线路方向)间距1.0m,横向(沿盾构路线方向)间距1m,隧道拱顶往下1.9m用路板设置一个工作平台,环向脚手架搭设长度为6m,为保证隧道内电瓶车正常行驶搭设脚手架时预留电瓶车行驶通道,电瓶车车体宽度1.5m,高度2.7m。

搭设脚手架时左右水平方向为电瓶车行驶预留0.4m的空间,上下垂直方向为电瓶车预留1m的空间。

交底人复核人分部技术负责人
分部副经理
接收人
分部经理
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车公庙站~中间始发井盾
构区间
分部工程名称附属工程
交底部位联络通道全断面注浆交底日期2014年9月8日
交底内容及附图
3、脚手架的安全防护措施
①在车辆行驶范围内进行封堵,防止掉物影响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②在脚手架进出洞两端设反光条和警示灯保证行车安全。

③脚手架平台两侧加设栏杆,安全网和踢脚板,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图2脚手架搭设图
四、注浆管的设计与注浆点位布置
1、角度:以水平方向从左线往右线设置,顶部尽量水平保证远端注浆效果;
2、注浆材料:采用42.5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交底人复核人分部技术负责人
分部副经理
接收人
分部经理
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车公庙站~中间始发井盾
构区间
分部工程名称附属工程
交底部位联络通道全断面注浆交底日期2014年9月8日
交底内容及附图
3、设置范围:在联络通道开挖范围以上、左、右各1.5m,底部以开挖面平齐范围设置Φ25mm的注浆管,注浆管长度以各个联络通道间距而定,管壁厚t=2mm,外围3圈环纵间距为1m*1m,内部环向间距为1.5m*1.5m。

由于4号联络通道左右线间距为11.4米,单次注浆加固长度6m需分两个注浆循环,即先由左线往右线设置6m导管注浆,然后进行开挖。

当开挖到5m后停止开挖,进行第二个循环注浆,施工方式方法材料同第一个循环相同。

4、导管采用壁厚2mm,外径25mm的镀锌管制成。

并在导管前部钻注浆孔,孔径6~8mm,孔间距10~20cm,呈梅花型布置,前端加工成锥形,尾部留长度不小于30cm,作为不钻孔的止浆段。

图3 3.9-4.9m布孔示意图图4全断面注浆纵断面示意图交底人复核人分部技术负责人
分部副经理
接收人
分部经理
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车公庙站~中间始发井盾
构区间
分部工程名称附属工程
交底部位联络通道全断面注浆交底日期2014年9月8日
交底内容及附图
5、各联络通道间距及洞身宽度表
项目1号通道2号通道3号通道4号通道5号通道7号通道洞身开挖宽度 4.9m 3.9m 3.9m 3.9m 4.9m 4.9m 线路最长线间距13.65m14.21m16.3m18.06m14.21m12m 线路最短线间距 6.95m7.51m9.63m11.36m7.51m 5.3m
五、导管的安装及注浆
图5全断面注浆流程图
1、测量放点
由测量组放出注浆每个孔的位置并作出标记。

交底人复核人分部技术负责人
分部副经理
接收人
分部经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