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一个幸福的读书人
听高万祥教师报告的体会
7月30日,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高万祥来到铜陵县行政会议中心,以一个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校长的体会谈阅读的重要性。
老师和家长应该读一点《论语》
高万祥说,书香世家、诗书传家,是中国人历来信奉的最理想的治家方式。
“阅读首先给我们带来的就是思想的尊严。
我邀请大家一起读一点哲学、教育学,比如做老师做家长的一定要读一点《论语》和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著作。
《论语》的内容很丰富,百分之七八十是讲君子之道,讲为人处世。
从这个角度上说,《论语》是中国人的《圣经》,是中国人必读的书。
”
在高万祥看来,作为一个中国人,不管是否读过《论语》,不管是否识字认字,在我们的身上都流淌着儒家文化的精神血液,我们的道德观、伦理观、价值观,一言一行可能都有意无意受着儒家文化的影响。
《论语》不仅是中国的,还是亚洲的。
日本、韩国在六七百年前制定宪法,根据就是《论语》。
在桂林的讲座中,高万祥表示,比如当今社会很重要的反腐倡廉,就需要大家一起来读《论语》。
以前旧时代衙门里门厅的屏风上都写着16个字:尔俸尔禄,民脂民膏。
良民易虐,上苍难欺。
这就能时时提醒官员不能贪赃枉法。
读特里莎修女传记培育同情心
在讲座中,高万祥非常推崇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理论。
他介绍说,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概括起来就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大写的人。
什么是全面和谐发展的大写的人?首先要有幸福感、自豪感。
教育就是要保护孩子心中无可比拟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苏霍姆林斯基还认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肯定是心地善良、有同情心。
同情心是人类所有美德中最核心的内容。
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假如能够在同学的病床前留下同情的眼泪,那么就可能成为一个好儿子、好父亲、好丈夫、好公民。
谈到同情心的培育,高万祥强烈推荐一本名叫“仁爱一生”的书,是印度特里莎修女的传记。
“特里莎修女是伟大的女性,她在印度帮助穷人,特别是帮助那些临死的穷人。
印度的贫富两级分化很严重,穷人穷困潦倒奄奄一息。
特丽莎修女把这些人
收留起来,给他们喂一口水、喂一口饭,让他们在临终前享受人世间最后一点关爱,能够带着满意的微笑离开人间。
”
高万祥说,特里莎修女的行为感动了世人,从罗马教皇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元首都接见了她。
她满脸皱纹,口才也并不怎么样,到各国去募捐,掌管几个亿的钱财但两袖清风,吃穿住都很简单。
她的名言是:我们要救穷人,首先要做穷人。
把美好的童话和童真还给孩子
在讲座中,高万祥特别提到了阅读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阅读可以唤醒童真。
今天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懂得也很多。
可是,懂得太多就没有了童心,过早地社会化了。
童年是人类不可再生的黄金年代。
成人社会的游戏规则、生活空间不应该让孩子很早就知道,应该让孩子享受童年的快乐,天真浪漫,无忧无虑地和小伙伴们一起到郊外玩耍。
”
阅读可以唤起童真,阅读可以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针对孩子的阅读,高万祥推荐了几个课程。
一是童话故事课程,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还不具备阅读能力不要紧,可以让他们听故事、看绘本,听老师听家长讲故事。
用图片、绘本把孩子带进文学的世界。
第二个课程是桂林山水诗词。
把描写桂林山水的诗歌美文集中起来,专门搞一本教辅课程。
在桂林,读这些诗词是身临其境,可以到现场去感受。
第三门课程是诵读经典。
中国传统的启蒙教育就是在不理解内容的情况下死记硬背,大量地强制性记忆背诵积累,随着年龄增大不断反刍,滋润他们的人生。
钟鸣镇章亭小学
刘霞 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