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800字范文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800字范文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800字范文
宋词不仅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宋词三百首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1
近段日子,一直在读《宋词三百首》,并且深深地沉浸在宋词的词海中。

书中优美的词和详尽的注释、精辟的评述,让我更好地领略宋词的迷人风采,使我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美的陶冶。

我喜欢李清照婉约派的委婉细腻。

描写孤单寂寥时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和“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苦闷。

遥想初见时的“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谁知现如今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当真是“花自飘零水自流“啊。

陈染其中,彷佛与她同悲共喜,同感共怅。

我敬佩李清照的才华横溢;感叹她经历的悲欢离合与坎坷;钦配她在那么一个时代,作为一个女人在词作上所得到的杰出成就,读她的词,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我欣赏豪放派慷慨旷达的豪情,看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站守沙场,看那“马
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感叹“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何等大气与彻悟!反复诵咏,仿佛亲临其境,道不尽“浪花淘尽英雄”般豁达。

我为之敬佩,也为之折服。

我钦佩苏轼的大气,面对东去的大河,其他人也许只是感时伤势,东坡却是何等慷慨,一句“人声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就将其抛到九霄云外。

这是何等的大气啊!我寡欢于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幽怨;倾心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诉说;惆怅范仲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雨”的孤独……
读完了《宋词三百首》,真是让我对宋词的理解又到达一个新的高度,宋词中蕴含着许许多多对人生的大度、豁达,都值得我们现代人去学习。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2
字字珠圆玉润,尽诗坛上之千古绝唱。

句句云锦天章,皆词苑中之万载妙词。

——题记
凡人都有二“根”,一是生命之根,一是魂灵之根,前者决定生命的长度,后者决定精神的高度。

灵魂之根深植于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民族文化之中,唐宋诗词又是其精华之一,作为一个中国人,有必要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

在寂静的夜晚,沏一杯香茗,随着古琴《阳关三叠》若隐若现的悠悠旋律,在飘散的茶香中,捧着《宋词三百首》细细品读,循着词人的韵脚,便走进了那个沉凝婉约,清丽典雅的宋词年代。

读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的《苏幕遮》里描述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让我忘却尘世的烦恼,置身于蓝天、白云、高山、田野这片空灵的境界,尽情地领略着大自然的秋色。

“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出了东坡先生独特的处世胸襟,尽管平生历经坎坷,一波三折,但他依然乐观开朗,充满着活力,依然对人生充满着希望,依然追求心中的梦想。

那份旷达和洒脱展示着一个文人的真正本质。

一曲荡气回肠的《满江红》再次震撼着我的心灵,那非凡的豪情风神,非凡的胸襟抱负令人肃然起敬。

那份怒,那份恨,那份笑是何等的悲壮,是何等的动人心魄。

辛弃疾的《水龙吟》让我看到英雄无用武之地,报国无门的苦闷忧愁。

那千年的悲愤苍凉无奈感人涕下,那一掬英雄泪流淌到现代,洗涤着我的灵魂。

香艳奇绝的长短句,无不浸染、洋溢着词人们的真情实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这首悼亡词,没有了“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傲气;没有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没有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逸,只有对爱妻的绵绵真情。

苏轼的一腔真情,跨越了世纪的长河。

一曲爱的绝唱,依然回响在今朝。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曲《声声慢》,一曲《武陵春》,让人双眼润湿,肝肠寸断。

李清照,绝代才女,为什么如此的凄愁?为什么付出的一腔真情,国家的破败零乱和“此非女子事也?” “菊残犹有傲霜枝”,再多的苦难也抵挡不了她真情的流露。

纵然是“人比黄花瘦”,纵然是“载不动许多愁”,纵然是“欲语泪先流”,“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但我仍听见她铿锵有力的心声——“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她的人生与苦难相互撞击,却绽放出一曲千古菊花香——“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读宋词,醉宋词,其清新之气,清悦之声,荡涤了纷扬的污秽尘埃,淹没了功名利禄的喧嚣。

徜徉于千年宋词那闲雅晴丽的意境之中,浓浓淡淡的思绪泛起层层涟漪,漾满心田。

就让我们在诗词中呼吸,春夏秋冬,岁岁,年年。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3
许多中国人,都是在唐诗宋词里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

小的时候,谁没有跟着李白看过“床前明月光”?虽然不懂得什么叫思乡,但孩子的眼睛却像月光一样清清亮亮。

谁没有跟着孟浩然背过“春眠不觉晓”?背诗的声音起起落落,一如初春的纷纷啼鸟。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文人墨客在“青山绿水,娇莺戏蝶”的意境中写下了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或是秋思浩荡,或是春风飞扬,或是明月千古,或是斜阳晚钟,又或许是田园林泉和诗酒流连。

翻开《唐诗宋词三百首》,你应该会听到江南淅沥的雨声,看到碧波上泊着的乌蓬船。

青莲居士当时“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豪气,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带给我同样的震撼,一个是诗仙侠士,一个是爱国不惜生命的伟人,在历史这条奔流不息的滔滔大河中,他们流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在杜甫“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缠绵俏丽中,我又感受到了诗人把这美如画的情景描写的如此惟妙惟肖,留给我们的是清雅秀丽的余韵。

“宛转峨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这几句诗,不正是把那种感叹时光无情的悲凉之感表达的淋漓尽致吗?这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把对时光的不舍与感叹融入了这一个个字中。

从留有浓浓墨香的唐诗宋词中,我们还能读到那浓浓的爱国情怀。

它们也许是李后主“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深沉叹息;也许是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激情;又或许是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报国无门的情感。

诗人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