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电信GPON上行e8-C终端技术规范书

中国电信GPON上行e8-C终端技术规范书

中国电信GPON上行e8-C终端技术规范书中国电信GPON上行e8-C终端技术规范书中国电信集团公司2011年1月目录1. 前言12. 设备类型13. 物理接口要求23.1 网络侧接口要求23.1.1 GPON接口要求23.2 用户侧接口要求23.2.1 用户侧以太网接口要求23.2.2 WLAN接口要求 23.2.3 USB接口要求23.2.4 用户侧电话接口要求34. 功能要求34.1 网络协议及数据转发功能要求34.1.1 IP协议要求34.1.2 数据转发功能要求44.1.3 DNS功能要求54.1.4 IPv4地址治理及拨号治理功能要求6 4.1.5 IPv6地址治理及拨号治理功能要求10 4.1.6 IPv4 NAT 124.1.7 其它功能要求124.2 WLAN AP功能要求134.3 设备发觉功能要求164.4 业务发觉和操纵功能要求184.4.1 业务发觉184.4.2 业务操纵184.4.3 QoS功能要求194.5 语音功能处理要求204.5.1 功能要求204.5.2 业务要求254.5.3 软交换SIP协议要求254.5.4 IMS SIP协议要求284.5.5 H.248协议要求284.5.6 性能要求285. 安全要求295.1 网络访咨询的安全性295.2 用户侧接口安全性315.2.1 WLAN接入安全性315.3 用户侧登录安全性325.3.1 用户侧登录安全差不多要求32 5.3.2 电信爱护帐号335.3.3 家庭网关(e8)用户帐号335.4 设备安全性346. 治理和爱护要求346.1 差不多要求346.1.1 功能要求346.1.2 协议要求356.1.3 日志要求356.1.4 设备标识要求366.1.5 配置文件备份要求376.1.6 设备注册认证功能376.2 本地治理和配置要求396.2.1 本地治理差不多要求396.2.2 系统信息治理396.2.3 差不多配置426.2.4 高级配置436.2.5 设备治理466.2.6 配置文件的USB快速备份和复原49 6.2.7 网络诊断516.3 TR069远程治理和配置要求516.3.1 远程治理差不多要求516.3.2 远程参数配置和性能监测526.3.3 远程故障诊断功能576.3.4 设备告警功能586.3.5 远程链路坚持功能586.3.6 软件远程治理586.3.7 业务部署和操纵596.4 基于OMCI的EMS远程治理和配置要求 597. 性能要求607.1 路由转发性能要求607.1.1 吞吐量607.1.2 地址学习617.1.3 缓存大小617.1.4 安全处理要求617.2 WLAN无线性能指标617.2.1 WLAN吞吐量性能要求 617.2.2 WLAN覆盖性能要求627.2.3 WLAN接收灵敏度要求 627.3 可靠性638. 运行环境要求638.1 供电及功耗要求638.2 环境要求658.3 抗电磁干扰能力658.4 设备本身产生的电磁干扰要求668.5 过压过流爱护668.6 光接口安全性要求669. 软硬件要求669.1 硬件要求669.1.1 差不多要求669.1.2 硬件能力要求669.1.3 Flash储备空间规划679.1.4 指示灯要求689.1.5 开关与按钮699.2 软件要求699.2.1 差不多要求699.2.2 软件差不多架构709.2.3 程序加载709.2.4 软件开发环境要求709.2.5 要求提供的服务719.2.6 用户登录要求729.2.7 系统升级要求729.2.8 Linux文件系统结构要求72 9.2.9 Linux系统命令要求 749.2.10 接口1具体要求749.2.11 接口2具体要求7510. 差不多应用要求7610.1 强制门户功能7610.2 家庭监控7610.3 家庭储备7610.4 IPTV 7611. 家庭网关(e8)界面要求77 11.1 差不多要求7711.1.1 用户界面分类7711.1.2 界面整体风格要求7711.2 快速安装光盘7811.3 家庭网关(e8)外壳标签要求7911.4 设备外壳要求8011.5 家庭网关(e8)外包装要求8012. 其它要求8212.1 设备预配置要求8212.2 配件8412.3 随机文件8412.4 安全性要求8412.4.1 过电压过电流8412.4.2 电磁兼容性8412.4.3 3C认证85附录A (规范性附录)外包装要求材质及工艺要求85 A.1材质要求 85A.2工艺要求 85A.3可靠性86附录B (规范性附录)DHCP报文扩展87B.1 Vendor Specific Information(Option 43) 格式87 B.2 Vendor class identifier(Option 60)格式87 B.3 设备自动发觉流程88附录C (规范性附录)日志文件格式90C.1 文件格式90C.2 Syslog Message Severities 90附录D (规范性附录)告警信息91D.1 告警编号规则91D.2 设备告警信息列表92附录E (规范性附录)接口2协议94E.1协议数据包差不多结构94E.2接口操作命令定义96E.3协议流程104E.4 Retcode定义107E.5 固件参数属性要求108E.5.1 固件参数属性讲明108E.5.2 固件参数属性的操作109E.6 USB挂接点定义及命名规则109E.7通过ITMS设置启用或关闭中间件流程110附录F (规范性附录)接口2参数定义112F.1 PPPoE 112F.2 PPPoE代理功能 114F.3 DHCP SERVER 115F.4 PORT FORW ARDING 116F.5 WLAN 117F.6 USB接口操纵功能119F.7 IGMP PROXY 119F.8电信爱护帐号120F.9强制家庭门户功能120F.10 ALG功能开关121F.11 断线重连功能121F.12多终端上网121F.13网络服务治理122F.14治理平台URL 123F.15 W AN接口IP地址参数124F.16 DOWNLOAD参数124F.17 UPLOAD参数125F.18 TR069治理参数125F.19治理通道DNS地址126F.20 INTERNET通道实例标识参数126F.21电信扩展事件参数127F.22网关按键事件参数128附录G(规范性附录)基于逻辑ID的设备注册认证用户提示信息1 28G.1基于逻辑ID的设备注册认证用户提示信息128前言本规范为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及其所属企业(以下简称“中国电信”)进行GPON上行的e8-C终端设备集中采购的技术要求。

下文中的“设备”如无专门讲明均指GPON上行的e8-C终端。

中国电信在任何时候保留和拥有对本规范书的讲明权和修改权。

本规范书只是针对中国电信近期宽带接入网建设的要求,中国电信有权在签订合同前,按照需要修改和补充本规范书,修改补充后的最终规范书将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未经中国电信书面许可,厂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第三方透露本规范书内容。

厂家应提供其设备的信产部入网证、3C认证、无委会认证及有关测试报告。

厂家需要在应标时澄清或承诺该款设备在中国电信组织的招标测试过程中显现咨询题的解决时刻。

厂家应承诺:在供货时提供最新版本的e8-C用户端设备。

供货设备已解决集采测试中显现的所有咨询题,并形成稳固的供货版本。

厂家应对以下提出的每一项要求(包括规范性附录中的要求),如实地讲明其设备的支持程度。

第一对实现或满足程度明确做出“满足”、“不满足”、“部分满足”等应答,然后做出具体、详细的讲明。

不得使用“明白”、“明白得”等词语。

在答复中,要求明确满足的程度,凡采纳“详见”、“参见”方式讲明的,应指明参见文档的具体章节或页码。

如无专门讲明,厂家声明支持的功能应为设备已实现的功能,不包括有能力支持但尚未实现的、近期将要实现的、以后打算实现的功能。

中国电信将适时进行验证测试,如发觉厂家声明支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与测试结果不符,中国电信将依法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益。

设备类型本技术规范的设备类型:线路侧接口为GPON;用户侧接口具备4个以太网接口、1个USB接口、2(或1)个FXS接口,同时支持802. 11n WLAN AP接口。

厂家应详细列出此次应标的设备型号、设备软硬件版本、GPON芯片、网关套片、WLAN芯片型号等信息。

物理接口要求网络侧接口要求GPON接口要求应至少支持《中国电信GPON设备技术要求(V1.2)》。

中国电信正在制定《中国电信GPON设备技术要求(V2.0)》,厂商应承诺在其正式版本公布3个月后提供支持该标准的商用软件版本,并按照中国电信的安排对已部署的设备进行免费升级。

应采纳Class B+光模块或者Class C+光模块,下行应使用1490±10 nm波长,上行应使用1310±20nm波长,光接口的其余参数应符合G.98 4.2 Amd1和Amd2的有关要求。

用户侧接口要求用户侧以太网接口要求应是10/100 Base-T Ethernet接口,应符合IEEE802.3标准,应支持采纳直连网线进行连接,应支持自动校验连接网线的功能。

应符合IEEE 802.3az EEE标准。

WLAN接口要求应符合IEEE 802.11n协议(详细要求见4.2),同时通过Wi-Fi联盟互操作性认证。

USB接口要求支持USB Host接口,应符合2.0规范,应支持Full Speed速率要求,能够支持Hi-Speed速率要求。

当家庭网关具有1个USB接口时,在USB接口外接1个USB设备情形下,接口的最大工作电流不超过500mA;在USB接口下挂USB Hu b的情形下,接口的最大工作电流能达到1000mA。

USB接口应支持USB Mass Storage类下定义的所有的子类及传输协议,须能识不并加载标准的USB Mass Storage类设备;应支持FAT、FAT32、NTFS的分区格式。

用户侧电话接口要求e8-C终端应至少提供一个FXS接口(采纳RJ11形式),应符合YD N065《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要求。

每个FXS接口应支持4部一般电话机同时接入且功能正常。

功能要求除专门标明外,本章的要求同时适用于家庭网关启用IPv4、IPv6或IP v4/v6双栈的情形。

网络协议及数据转发功能要求在网络侧,家庭网关(e8)设备应与网络设备配合,完成用户接入、网络地址分配、用户信息认证等治理操纵功能,以支撑网络运营。

在用户侧,家庭网关(e8)设备应该能够支持家庭网络运行,提供如地址分配、地址解析等治理服务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