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政治 热点专题一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高考政治 热点专题一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热点专题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背景介绍]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第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市场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问题探究]一、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有什么关系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统一的。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社会形态的特殊性,是公有制和非公有制长期并存和统一的社会条件。

二者统一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统一的经济形态是现代市场经济;统一的现实条件是现阶段公有制的特殊性和多种实现形式。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是广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不同的所有制形式都同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或结构性优势。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不同的领域可以优势互补,在竞争性领域可以公平竞争,各自的积极性和重要作用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二、为什么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发展的根本之道,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生产关系的基础内容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实践证明,只有最有利于推动生产力健康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才是现实的、合理的。

我国最大的国情就是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有两个:一是社会主义,二是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应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初级阶段的现实,则要求我们应该根据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具体状况,实行多种所有制。

根据这一点,党明确提出要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为什么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对于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公有制也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保障。

2.公有制在本质上与社会化大生产联系最密切,公有制实行得好,可以为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更加广阔的通途。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4年,国有企业总体实力不断增强,结构不断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国有经济在关系国家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支撑、引导和带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有企业的影响力、控制力进一步增强。

国有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为什么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是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解放生产力,就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所谓一切积极因素,从生产要素角度讲,既包括人的要素,也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劳动要素,也包括资本、科技等非劳动要素;从人和群体的角度讲,不仅要调动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而且要调动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所有其他社会阶层的积极性;从经济成分角度讲,不仅要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集体经济的重要作用,而且要发挥包括个体、私营、外资等在内的各种经济成分的重要作用。

只有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我们的宏伟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2.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主要的好处有:(1)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首先是竞争经济,通过竞争,优胜劣汰,把资源配置到效率最高的地方去,推动经济更快地发展。

而驱动竞争的,是经济利益。

以往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资源由政府调配,企业面对的是计划而不是市场,相互之间竞争不起来,结果造成许多企业缺乏活力,劳动者缺乏积极性。

现在鼓励、支持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整个市场就活了起来。

各种所有制的经济实体,面对同样的市场,遵循同样的规则,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力地推动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同生共长,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提升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

(2)有利于增加社会财富和增强国家经济实力。

非公有制经济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成为社会总产出和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个体、私营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占全部国内生产总值的30%,东部沿海部分省市更是高达60%以上。

在过去10年间,个体、私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已从不到1%提高到20%以上,平均每年提高近2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活跃市场、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3)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非公有制经济上缴的税收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2000年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共纳税1177亿元,占全国工商税收的9.3%。

近些年来,我国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增长,国家财政实力显著增强,这对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有利于增加人们收入,改善人民生活。

非公有制经济能提供广泛的就业机会,缓解我国面临的就业压力。

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达1000多万,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下岗失业现象不可避免。

只有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才能广开就业门路。

3.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加快生产力发展开辟了宽广的大道,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

20多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发展最快的时期,大大高于同期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年均增长2.5%、世界年均增长3%和发展中国家年均增长5%的速度。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序稳步上升。

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1万亿元人民币,排名世界第六,人均GDP首次突破了1000亿美元,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如何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一)从经济学角度分析1.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增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第一,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第二,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需要由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应区别不同情况实行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

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

第三,坚持“抓大放小”的方针,搞好国有企业。

要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

继续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

第四,以明晰产权为重点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2.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要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

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

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

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

3.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

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

要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推动产权有序流转,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二)从哲学角度分析1.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这就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紧密联系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因此,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必须让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同时,又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3.坚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必须要尊重我国的国情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4.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整个世界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不断创新,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能力训练]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椐此回答1—5题。

1.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之所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经济上讲这是由A.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B.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C.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D.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2.党的十六大强调:“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以劳动所得为主、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必须长期坚持。

”这是因为①生产关系只有适应生产力水平,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②我国的社会主义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③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④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以公有制为主体不是强调公有资产的数量,而是看它的控制力。

“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