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所谓“因材施教”,是在教学和过程中,要看对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差异,有的放矢地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水平和体美劳等方面健康成长,能沿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要求的方向发展。

简单地说,就是根据不同对象的特性,从其实际出发,采取不同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和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孔子很早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主张。

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典范。

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总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不无的放矢。

有一次学生子路和冉有同时问孔子:“听到道理后是否马上去实行?”孔子回答子路说:“你有父兄在前,怎么可以听到就去做呢?”而对冉有则说:“听到后应该就去做。

”学生公西华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就问孔子。

孔子就解释说:“冉有太谨慎,所以要进而加以鼓励;子路急躁好胜,所以要退而制止。

”正因如此,孔子培养出来的学生成就也就各不相同。

这正是孔子平日因材施教的结果。

宋代程颐、朱熹曾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因材施教由此而来。

《学记》指出:学生常犯四种毛病,或贪多务得,或孤陋寡闻,或浅尝辄止,或畏难而退,其原因在于“心之莫同”,即个性差异。

教师要“知其心”,“长善而救其失”。

因材施教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了解材质,也就是要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客观的分析。

2、要分层次教。

也就是要根据不同的材质(学生情况不同情况),注重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分层次对待,从实际出发进行思想教育和学习辅导。

如:对初一学生进行“迈好中学第一步”,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对初二学生进行“迈好青春第一步,”争取做先进青年的教育;对初三学生进行“迈好人生第一步,”争做优秀毕业生的教育。

不仅要集体教育,而且要特别注意个别教育和指导。

对学生的学习,也同样要注重进行分层次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

分层次教,加强教育和教学针对性,增强教育和教学效果的好方法。

3、多引导,多表扬。

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在现实生活中有时进时退的情况。

在学生退步、失败、重犯过错时,老师要耐心引导,给学生以爱,帮助学生分析失利、重犯的原因,从中汲取教训,鼓励学生不怕失败,从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因素,必胜的信心,看到成绩和光明,鼓起前进的勇气,继续奋战。

在学生取得进步时,抓住点滴进步和“闪光点”进行表扬,并引导学生反骄破满,指明争取更上一层楼的努力方向。

作为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最多,也是学生的辅导员,怎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呢?班
集体是由个体学生组成的。

班主任在组织班集体的同时,还要重视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实际上,班主任大量的工作就是学生个别教育工作,个别教育的实质是因材施教。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就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点,心理差异和个性差异进行具体的教育。

对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进行个别教育工作。

进行优秀生的个别教育工作,首先要严字当头,高标准、严要求,教育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其次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他们发挥榜样带头作用,推动所有学生共同提高。

进行中等生的个别教育工作,首先要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要关注处在当中的不前不后的所谓中等生,因为他们最容易受忽视。

“一个人可以被人爱,也可以被人恨,但决不能被人忽视。

”其次要积极给予扶持,经常给他们推一推,促一促,让他们跃上一个新台阶,向优秀生转化。

进行后进生的个别教育工作,首先要树立后进生也可成材的坚强信念,要坚信“朽木可雕”。

其次要千方百计地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

“要在后进生身上寻找积极因素,就得有点绣花姑娘的功夫,老婆婆的心肠。

”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并对他们的点滴予以高度肯定和赞扬,把他们心灵中微弱的火光点燃起来,这是转化后进生工作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