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2016.11.4.新文化运动(zxls_20170503172405)

必修2016.11.4.新文化运动(zxls_20170503172405)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 诞生伟大的思想。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 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大国崛起》
思考:以下材料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什么现象?
材料一: 南京居民不知道总统是个什么东西,他们只当那是新皇 专制思想仍 帝……而北京的居民连剪辫子都不认账,还编出歌谣,讽刺剪 辫子的人。 旧根深蒂固 民国元年,许多县官还是穿着清朝的补服在升堂议事,照 样让人下跪、打板子、无论小脚还是辫子,都依旧保留。 ——张鸣《从近代史看中国国民性》
参考答案:
(1)以仁为核心。(1分)完善道德;和谐人际关系。(2分) (2)解释:礼等同于“天理”(1分)目的:维护君主专制;思 想控制。(2分) (3)运动:新文化运动。(1分)局限:对传统文化“弃”之过 激而“扬”之不足。(1分) (4)做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或保持民族自尊);借鉴吸收西 方文化。(2分)
——1914年《大总统祭圣告令》
袁世凯祭孔大典
民国初建,百姓起初欢呼雀跃,许多人家的门上都贴 着“民国万岁,天下太平”的对联。 旋即,军阀混战,政治黑暗,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 不聊生,对联遂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
1915.5.9日本强迫中国签 订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 条”
漫画表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 为猿(袁)家之天下。
②马克思主义研究社团 劳动音 》向工人传播马克 ③通过《劳动界 》《劳动者 》《 思主义 ④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探究:中西方近代化历程对比
• 中国近代化历程: • 器物变革: 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 • 制度变革: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 思想文化变革: 新文化运动 • 西方近代化历程: • 思想文化变革: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 制度变革: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 • 器物变革: 工业革命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①政治: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
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黄金时代;
根本原因
③文化: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思想进一步 直接原因 传播,但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升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 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 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陈独秀之所以把伦理觉悟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同建立 民主制度与反对封建复辟直接地联系起来。他认为袁世凯废除 共和复辟帝制,“乃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非根本之罪 恶”,而那种“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思想” 的儒家学说,才是“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这在当 时无疑具有发聋振聩,石破天惊的巨大影响。 ——摘自朱文华著《陈独秀传》
材料四: “把我们旧的书籍都扔到茅房里”。“打倒孔家店” ——吴虞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鲁迅 “强烈地主张废除汉字,中国文字,既难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 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 ——陈独秀 “取消汉语,用英语或法语代替。” ——钱玄同、刘半农
局限: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 对东方文化绝对否定,自惭形秽
列强侵略,军阀专政
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唐力行在《商人与中国近 世社会》一书中认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基础,就是在 这一时期基本奠定的……国内学者认为工业增长率在 1912-1920年间达到13.4%……
—吴晓波《跌荡一百年》
必修二: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60、70年代) 初步发展(19世纪末) 短暂春天(1912-1919) 较快发展(1927-1937)
体会北大校园雕塑
李大钊
蔡元培
体会北大校园雕塑
苏格拉底
塞万提斯
体会北大校园雕塑
老子
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时,北大哲学系教 授张祥龙先生撰文《无孔子之北大无灵魂》, 称北大是“中华文明教育的正脉嫡传”,因 此建议北大立孔子像,并期望北大能“引领 中华文艺复兴潮流”。 “我一直呼吁,应该在北大这个中国最后 一个信奉儒家的朝代所建立的现代太学 (‘京师大学堂’)的校园中树立孔子像, 而且应该立在北大西门的双华表之后、两麒 麟之前,但迄今未果。 北大是否该为孔子立像,为何会引起广泛关注?
材料二:鲁迅的《药》描述的人血馒头 华老栓是市镇市民,夫妻辛勤操持着一个小茶馆,是普通 的劳动人民。他的儿子华小栓患有严重的痨病,他不去求医, 却相信别人说的人血馒头可以治病。于是他千方百计去找人 血,他拼命积攒铜钱,只想着尽快把人血馒头取到手,好医 治他儿子的痨病。至于流血的是谁?为什么被杀以及人血馒 头到底能不能治病?他不用也根本没有去想过这些问题。
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做化学实验室和开展排球活动 。 有的同学把《新青年》从第一期读到最后一期,这 2、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推动了自然科 使我们文风一变,再也不写堆砌词藻、空疏无物之古 学的发展;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文了”。 北京女子高师学生程俊英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 工农群众中。 ——李时岳
【合作学习】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
①对封建主义提出了彻底的批判 提示:如果说洋务派是全力维护封建主义,维新 派是试图改良封建主义,革命派是不彻底的批判 了封建主义,而新文化运动却是与封建主义彻底 决裂,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反映了思想解放 的渐进性! ②后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社会思潮
维新思潮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绵延与发展的根系所在,其传承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息息相关,而“礼”文化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他(孔子)以“仁”做为礼乐精神的内核,“对中国文化而言,是承先后后的 一大开创。”……礼乐的推行对个体而言,是为了道德的完善,成为仁德之人;对群体 而言,是为了“爱人”,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赵玉敏《以“仁”释礼,援“仁”入乐》 材料二:宋明理学又进一步把社会秩序的礼等同于“天理”。……具有浓厚宗教性的 “礼”与统治者所宣扬的“天命信仰”、“王权神授”相结合,同时也就上升为论证君 主专制的合理性,从精神上对人们进行思想控制的官方意识形态。 ——蒋传光《略论中国古代社会的“礼治”秩序》 材料三:近代以来,一些人认为中国的落后主要源于以“礼”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的 保守,并为此发起了批判旧文化的运动。……但对传统文化“弃”之过激而“扬”之不 足,……从文化与民族的关系看,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借鉴西方礼仪的 精华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但如果失去了民族的自尊,那么,本民族的传统礼仪就会被 淹没。 ——郭瑞民《中国的礼仪文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是如何丰富“礼”内涵的?归纳“礼”的价值追求。(3分) (2)材料二中的宋明理学家是如何解释“礼”的?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3分) (3)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初“批判旧文化的运动”是什么?作者认为它存在什么局 限?(2分) (4)“礼”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材料三,指出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 使中华传统文化不被“淹没”?(2分)
《敬告青年》 青春如初春, 如朝日, 如百卉之萌动,
如利刃之新发于硎,
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 青年之于社会, 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
胡 适 陈 独 秀 蔡 元 培
鲁 迅
“思想自由”
刘 半 农
李 大 钊
“兼容并包”
——蔡元培1917年
梁漱溟 一份杂志 辜鸿铭
一所学校
一群青年才俊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1988年沈嘉蔚油画《宽容》,现名《北大钟声》
在思想和言论自由有所保障的状态下,各种思想可 以自由竞争,多种声音并存…… ——袁伟时
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十月革命后 开始传播
李大钊
首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1918年发表文章《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 庶民的胜利 》《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 》
Hale Waihona Puke 2、 五四运动 大大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表现:①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较为全面的介绍 了马克思主义
孙中山
民主共和
……
儒家传统思想 孔子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材料二:社会花絮
第一桩西式离婚案
徐志摩爱上了才貌俱佳的林 徽因,与发妻张幼仪解除婚姻, 这就是轰动一时的中国近代第一 桩西式离婚。 离婚后张幼仪和徐志摩仍旧 保持良好的朋友关系,张幼仪 在海外不断学习进修,事业很 成功。
张幼仪与徐志摩 林 徽 因
“由辛亥革命所唤起的中国社会的希望,同民国初 年中国社会黑暗之间形成一种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 产生了巨大的波潮,于是而有新文化运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孔子之道,自古常新,与 天无极。……近自国体变 更……使数千年崇拜孔子之心 理,缺而修佛……本大总统躬 膺重任,早做夜思,恢复孔教, 立国之根本。
笑一笑: 从前有个秀才到村里闲逛,看到一则征婚启事,上面写着 “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就 把她娶了回家,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
秀才: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实际:乌黑,无头发,麻子,脚不大周正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 街之屋……为吾与汝双栖之 所。初婚三、四月,适冬之 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 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 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 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 痕··· 眉,我的眉,怎么好呢?……眉, 我悲极了,我胸口隐隐的生痛, 我双眼盈盈的热泪,我就要你, 我此时要你,我偏不能有你,喔, 这难受——恋爱是痛苦的,是的 眉,再也没有疑义。眉,我恨不 得立刻与你死去,因为只有死可 以给我们想望的清静·····
思考1:材料中指出的“制造专 制帝国之根本恶因”是什么? “伦理觉悟”实质是指什么?
思考2:结合所学知识,为什 么新文化运动会把矛头直指 “孔教”?
①主要目的:彻底否定传统道德,确立新道德。 ②历史渊源: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以来,孔子逐渐变成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和礼治秩 序的一尊精神偶像。新文化运动要反对专制,就 必然要批判作为其精神支柱的孔子之道。 ③直接原因:袁世凯复辟帝制,打着 尊孔的旗号来蛊惑人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