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舞记》教学设计《观舞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积累字词,以课本“读一读,写一写”中的为主。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4、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欣赏优美生动的对舞蹈艺术的语言描写。
难点:通过反复吟咏作者观舞后的感受,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教学准备〕1、预习课文,掌握“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
2、师生上网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没有条件的地区可准备录音机、磁带、录像机、投影仪。
〔设计思路〕新课标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能力,而初一正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教师的引导还很必要。
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能力,可创设特定的情境,以朗读作品中最富表现力的、能引起学生共鸣的语言为“切入口”,逐步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从而获得自己的人生启迪。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以舞导入师:请同学们用心欣赏这段舞蹈,然后说说你们的感受。
动人的音乐,优美的舞姿,都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可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时,却似乎捉襟见肘,为语言的匮乏而苦恼,但大家别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冰心老人的《观舞记》,相信通过本文的学习,大家会有许多收获的。
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朗读后谈初读体会,各抒己见,教师不要作硬性评定。
思考问题:此文是写给谁的?作者为何要送给他们?由此问引出:姐妹舞蹈之“美”。
三、品读课文,集体探究1、师:冰心的描绘,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之美,那她们的美是一种怎样的美呢?能否从文中找出两个字概括?2、师:这种美在文中哪些具体语段得到生动的描绘?3、师:此时此刻,让你对这三个自然段作一个选择,你最喜欢哪一自然段?为什么?4、自由朗读课文,提出不能理解的地方,全班讨论。
四、迁移拓展,课堂延伸同学们,欣赏了这精美的描写,我们不由得在钦佩卡拉玛姐妹舞技的同时,也深深钦佩冰心的语言。
所以,学会用一些精致的形容词、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去描绘生活美,应该也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一个要求。
仿照作者的语言特色,来扩写下面一段文字:“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红菱,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湖水织出灌溉网,稻香谷香绕湖飞。
” ’要求:用一些精致的形容词,恰当的修辞加以扩写,使之成为一段优美的文字。
资料链接冰心,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五四”时,她开始写小说、诗歌。
她的散文语言清新秀丽,自成一体,称为“冰心体”,影响很大。
许多作品被译成英、法、日、俄等多种文字,主要作品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诗歌《春水》《繁星》等。
《观舞记》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激发想象,使学生得到语言和舞蹈形象的双重审美的艺术享受。
2、鼓励学生接触、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从中得到精神上的营养,开阔胸怀。
自学内容:1、了解关于印度舞蹈的资料。
2、读课文,寻找课文中描写舞蹈特点的语句。
教学设计:一、印度舞蹈,交流感受。
播放3~4分钟的印度舞蹈片段,调动学生情绪,交流感受,并在学生的观感畅谈中引入课文。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试从中找出描写印度舞蹈特点的语句。
明确:如:“深深地低头合掌”“长眉……舞蹈出诗句的离合悲欢”“忽而双眉颦蹙……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最精彩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等。
2、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明确:身体、服饰、神态、心灵等方面。
3、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之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明确:卡拉玛的舞蹈非常优美,好像“飞动”起来,但是仅有“飞动”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心灵的完全投入,才能达到“美”的境界。
她本身就是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浑然一体,超越形式的载体而进入了自由飞动的境界。
真正的舞蹈,是心灵之舞,而不是技巧之舞。
三、精读品析,艺术熏陶。
这篇大量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来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蹈。
找出你认为写得精妙的句段,细心体会并加以积累。
如:“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等。
四、合作探究,比读鉴赏。
本单元的《安塞腰鼓》也是写舞的,可作一些比较研究。
例:舞蹈风格上:《安塞腰鼓》主要表现阳刚之美,《观舞记》主要表现阴柔之美。
其他可比较两篇在比喻、排比运用方面的异同,等等。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用语言来表现舞台艺术,是很困难的,需要高超的语言技巧。
本文主要是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段,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卡拉玛姐妹精妙的舞蹈。
如“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忽而双眉颦蹙……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等等,尽可能地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而又通过语言使读者发挥自己的想像,得到语言和舞蹈形象的双重审美的享受。
2、课外延伸:观看杨丽萍的孔雀舞,请学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现出来。
备课资料:印度舞蹈历史悠久,早在印度河文明时期,印度先民就很喜欢跳舞。
在哈帕和莫亨殊达罗出土的文物中,有青铜舞女雕像和男舞者石雕像,这些都是当时流行舞蹈的佐证。
到了吠陀时代,印度舞蹈有明显的发展,而且有了文字记载。
公元前1500年的《梨俱吠陀》中就记有舞女的事情。
“邱沙穿着闪光的衣服,像舞女一样”,“男子戴金首饰,通过舞蹈表演有关战争的场面”,“男女青年一起跳舞”,“甚至有了专门以跳舞、唱歌谋生的种姓”。
可见当时舞蹈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
到公元前4世纪,印度的大文法家波尔尼也曾提到过“舞蹈”一词。
至于在印度史诗之一《罗摩衍那》中有关舞蹈的记载就更多了。
《罗摩衍那》中写道:“在阿逾陀日夜举行舞会和音乐会,供国王享乐”,“一位舞者的优美的舞姿使罗婆那为之陶醉”。
但是,有关舞蹈艺术的专著应该以婆罗多的《舞论》为代表,它是印度古代最早的文艺理论著作,一般认为它是公元2世纪的产物,但其内容应更早于成书年代,可能在公元以前。
《舞论》是一部诗体著作,它全面论述了戏剧工作的各个方面,从理论到实践无不具备,而主要是为了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起一个戏剧工作手册的作用。
到了迦梨陀娑时期,印度舞蹈又得到重大发展。
迦梨陀娑的著作很多,他的剧作使古代印度戏剧创作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他不仅以诗驰名于世,而且也是一位有名的剧作家,他流传至今的剧本《沙恭达罗》《摩罗毗迦与火友王》等,都是很著名的。
剧词中散文与诗歌并茂,穿插自如,而且剧中有舞蹈,也有歌曲。
他的《摩罗毗迦与火友王》的第一、二幕中对音乐和表演的理论还进行了充分研究。
迦梨陀娑的著作中也提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同音乐一样,舞蹈艺术也是一种谋生手段,印度自古以来时兴舞女在寺庙跳舞,迦梨陀娑曾经描写到当时一些寺庙中的舞女情况。
在拜纳的《戒日王本行》中提到了戒日王给儿子过生日跳舞的舞伎们。
但是据史料记载,当时舞伎演员的社会地位不高。
甚至在婆罗多时候,音乐舞蹈方面的专业艺人已受到社会歧视,当时婆罗多仙人曾写了一长篇故事,描述演员所受到的屈辱,表明了演员在社会上卑贱的地位。
不过音乐和舞蹈艺术本身是很受重视的,各阶级的男子和妇女都学习这两种艺术。
教学反思:本课关于描写舞蹈的语句优美、华丽,运用了不少比喻、排比,所以我把课堂重点定位在品味语言,学习写作手法,从而进一步拓展,让学生观看杨丽萍的孔雀舞,请学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现出来。
这样做到学以致用,尽管学生的语言表达不是很优美,但是可以运用到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式,我觉得这就是一种进步。
《观舞记》教学设计31.朗读课文,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学习作家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通过自读欣赏、感受舞蹈、文字和文化的美。
领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了解一些有关印度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
培养学生对外国优秀艺术的热爱和审美能力。
3.体会卡拉玛姐妹舞蹈美的奥秘。
1.学习作家冰心的写作手法,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2.体会卡拉玛姐妹舞蹈美的奥秘。
冰心: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
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
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
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
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
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
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
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
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
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一、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绚丽___阐述___褶裙___粲然___嗔视___供养___蠕动___惆怅___2.形似字注音组词惆___炫___濡___绚___绸___眩___蠕___询___稠___弦___儒___殉___3.词语填空变幻多___本色当___低回___转咤风云___浑身___数尽态极___息息相______合悲欢二、合作探究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1.作者认为卡拉玛姐妹舞技精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 3.文中的哪句话最能表现印度舞蹈的民族特色?4.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5.提出问题: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段话?为什么?6.能否引用文中语句,并加上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舞蹈?或说说印度舞蹈主要表现些什么内容?7.用多媒体介绍印度宗教及文化概况。
三、拓展提升阅读下诗,回答问题《观舞记》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 了解舞蹈尤其是印度舞基本特点,提高审美能力和舞蹈欣赏能力。
2. 理解、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舞蹈的写作技巧。
3. 学习本课优美的语言描写与修辞手法。
一. 整体感知1.导入:视频:印度舞蹈片段。
——学生谈观后感想,引入本课2.释题:正标题与副标题副标题起补充说明作用。
3.文体特点:——记叙性散文以记叙兼描写为主,适当加以抒情议论。
4.补充资料:什么是舞蹈艺术?用简明的话来说,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主的艺术。
它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人们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
而在舞蹈活动中,一般都要有音乐的伴奏,要穿特定的’服装、有的舞蹈还要手持各种道具,如果是在舞台上表演,灯光和布景也是不可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