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八课《维护正义遵守规则》
第一课时《社会需要正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社会需要正义
课时
一课时
课标
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正义不仅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行为,推崇正义,反对非正义。
知识与能力
社会需要正义,知道什么是正义和非正义行为;知道正义的作用。能够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正义制度的能力。
板书设计
感悟懂得:正义和非正与行为
社会需要
正义
知道:正义制度的意义
作业设计
1、举例说一说正义制度的作用。
2、假如社会生活竞争与合作的各个领域没有正义制度保障,会出现什么后果?
3、列举近几年党和政府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举措。
自学课本P79-P82内容,独立完成自学提的内容。各小组长汇总不会、不理解的问题。
1、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思考:正义制度的意义。
小组长做好记录,组织好本小组的讨论,并发言。
6、2013年1月12日,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公益活动,居马泰、钟晶等来自10个省市的10名医生获得了“最美乡村医生
”称号。
(1)正义行为会让非正义行为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2)材料中的“最美医生”身上的哪些正义行为值得我们学习?
(3)分别说一个发生在你身边的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
2、了解、感知正义制度
A、维护正义 B、捍卫公平 C、反对歧视 D、不允许有特权。
随堂练习,交流自己选择答案的原因。
拓展提升
正义存在于正义的制度之中。国家制定的制度、法律和程序是建立在广大社会成员共同利益基础上的正义制度,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基本条件。评一评,议一议-------我们身边的正义制度。
小组合作探究,小组长做好记录,组织好本小组的讨论,并发言。
过程与方法
“四步”六环的方法
教学重点
辨别和与和谐需要正义制度来支撑。
教学准备
自学用题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预设
执教者个性化调整
情景导入
2013年7月1日早晨8点半左右,位于上海江洋北路98号的江洋农产品批发市场发生惊险的一幕:独自在家的五岁男童小生(化名)从四楼坠下,千钧一发之际,市场职工王建中冲上去伸手托举,巨大的冲击力让王建中和孩子都摔倒在地。病床上的“托举伯伯”王建中得知小孩没有生命危险,他露出了微笑,很费力地说:“孩子没有事,就好。”“这是小事,谁看到都会去做,这是应该的”。
听了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谈感受。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一、认识身边的正义:
1、社会需要正义,不仅需要人们有正义的
,还需要正义的。
2、正义的行为应得到人们的,非正义行为要遭到或。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是

4、正义的制度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制度的正义包括的内容有

5、说一说你是怎样辨别和维护身边的正义和社会中的正义现象的。
交流展示
教师点拨、补充。
各小组长代表发言,其他组员补充。
巩固练习
1、田峰在篮球场上曾多次犯规,被裁判用红牌罚下场,这表明:
A、公平的制度是为少数人制定的 B、公平需要正义的制度来维护 C、所谓的公平和正义都是假的 D、正义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
2、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作为社会成员,我们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