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黄州中学(黄冈市外国语学校)高三九月月考试题 物理 命题人:乐英铎 审题人:刘纯学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答题卷内,第Ⅱ卷按要求作答.共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某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理静止状态,则下列符合条件的有( )
A .7N 、8N 、15N
B .11N 、5N 、8N
C .1N 、6N 、8N
D .4N 、3N 、12N 2.一物体恰能在一个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可以证明此时斜面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若沿斜面方向用力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则斜面受地面的摩擦力( )
A.大小为零
B.方向水平向右
C.方向水平向左
D.无法判断大小和方向
3.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1=10m/s ,v 2=15m/s ,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
A.12.5m/s
B.12m/s
C.12.75m/s
D.11.75m/s 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运动得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这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其惯性越大的缘故
B.物体匀速运动时存在惯性;物体做变速运动时,不存在惯性
C.同一物体,放在赤道与放在两极上时的惯性大小是一样的
D.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也有关系 5.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g=10m/s 2)( )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
B.小球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3 m/s
C.小球下落的高度是2.0 m
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 25 m
6.某人在高层楼的阳台外侧以20m/s 的速度坚直向上抛出一个石块,石块运动到离抛出点15m 处所经
历的时间为(不计空气阻力,g=10m/s 2
)( ) A.4s B.2s C.3s D.(27)s +
7.如图所示,两个等大的水平力F 分别作用在物体B 、C 上.物体A 、B 、C 都处于静止状态.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物体A 、C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1,物体B 、C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2,物体C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3,则( )
A.0,0,0321===f f f
B.0,,0321===f F f f
C.0,0,321===f f F f
D.F f F f f ===321,,0
8.汽车拉着拖车在水平道路上沿直线加速行驶,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知 ( ) A.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拉汽车的力 B.汽车拉拖车的力等于拖车拉汽车的力 C.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受到的阻力 D.汽车拉拖车的力等于拖车受到的阻力
9.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ns 内的位移是s ,则其加速度大小为( )
A.221s n -
B.21s n -
C.22s n
D.1s
n + 10.重为G 的物体系在两根等长的细绳OA 、OB 上,轻绳的A 端、B 端挂在半圆形的支架上,如图所示.若固定A 端的位置,将绳OB 的B 端沿半圆形支架从水平位置逐渐移至竖直位置C 的过程中,则
( )
A .O
B 绳上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B .OB 绳上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C.OA 绳上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D.OA 绳上的拉力不断减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0分)
二、实验题(本题共两题,共16分,每空4分.将答案填在答题卷中) 11.(1)一种游标卡尺,它的游标尺上有50个小的等分刻度,总长度为49 mm 。
用它测量某物体长度,卡尺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是 cm 。
(2)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 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
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在这点下标明A ,第六个点下标明B ,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 ,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 ,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 。
测量时发现B 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 长为14.56 cm ,CD 长为11.15 cm ,DE 长为13.73 cm ,则打C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 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O 点,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 点位置不允许变动。
B .在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C .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其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 点。
D .实验中,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 点时,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应取90°不变,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B
C O
G
A O
答题卷
二、实验题(共16分)
11.(1) 4.120 cm; (2) 0.986 m/s, 2.58 m/s 2 12. AB .
三、本题共4小题,共54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在题目后直接作答。
13.(12分)解析:分别以A 、B 为整体和A 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受力分析如下图1、图2所示.对A 、B 整体,由于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有 沿斜面方向:αsin 31mg f T =+,而B N f μ=1 垂直于斜面方向:αcos 3mg N B = 由于A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隔离A 分析有
αsin 2mg f T +=
αcos mg N BA =,而BA N f μ=2
联立解得:
αsin 23mg T =
,αμtan 2
1
= 14(14分)
解析(1)设两人奔跑的最大速度为v, 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80%时乙在接力区须奔跑距离为s '. 则有:as v 22
=
乙接棒时奔跑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80%时有:s a v '=2)80.0(2
联立上述两式解得m s 16='
(2)设乙在距甲为0s 处开始起跑,到乙接棒时跑过的距离为s '',则有
s s vt ''+=0,而t v
s ⋅=
''2
80.0 解得m s 240=
15.(14分)解析:第一种乘普客汽车min 7560
75
111===
∆h v s t .8:20发车,9:35到达. …………… 3' 第二种乘快客汽车.8:40发车,9:28到达. …………… 3' 第三种乘火车h h a v t 05.02400
1201===
.火车匀变速运动时间h t 2.041=. …………… 2' 火车匀变速运动的路程km km t v s 122.060411=⨯=⋅=.火车匀速运动的路程
km km s 60)1272(2=-=,火车匀速运动时间h h v s t 5.0120
60222===
. …………… 2' 火车总时间m in 474321=++=∆t t t t . …………… 2'
8:33发车,9:20到达,所以选择乘火车. …………… 2'
16.(14分)一圆环A 套在一均匀圆木棒B 的中点上,A 的长度相对B 的长度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A 和B 的质量都等于m ,A 和B 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mg f f <。
开始时B 竖直放置,下端离地面高度为h ,如图所示。
让它们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当木棒与地面相碰后,木棒以竖直向上的速度反向运动,并且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
设碰撞时间很短,不考虑空气阻力,问:在B 再次着地前,要使A 不脱离B ,B 至少应该多长?
解析:释放后A 和B 相对静止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B 着地前瞬间的速度为
gh v
21= (1)
B 与地面碰撞后,
A
继续向下做匀加速运动,B 竖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它们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m f mg a A -=
…… (2)m
f
mg a B +=
…… (3) B 与地面碰撞后向上运动到再次落回地面所需的时间为B
a v t 1
2=
…… (4) 在此时间内A 的位移212
1
t a t v s A +
= …… (5) 要在B 再次着地前A 不脱离B ,木棒长度L 必须满足条件
s L
≥2
…… (6)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2
22)
(16f mg h
g m L +≥ h A
T
mg 3
f
B N
图1
T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