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健食品法律法规讲解

保健食品法律法规讲解

以上人民 政府应当立即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指挥 机构,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封存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 料,并立即进行检验;对确认属于被污染 的食品及其原料,责令食品生产经营者 予 以召回、停止经营并销毁 。 4、调查食品安全事故,除了查明事故单位的 责任,还应当查明负有监督管理和认证职 责的监督管理部门、认证机构的工作人员 失职、渎职情况。
4、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得出食品不安全结 论的,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 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 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该食品停止生产经 营,并告知消费者停止食用;同时立即制 定、修订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第三章 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标准包括下列内容: (一)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 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 量规定; (二)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三)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四)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 (五)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六)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七)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八)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第五章 食品检验 1、食品检验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的规 定取得资质认定后,方可从事食品检验活 动。 2、食品检验实行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负责 制 ,对出具的食品检验报告负责。 3、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免 检。
第六章 食品进出口 本章主要是对进出口的食品在检验、销 售等环节进行了相应的规定。 第七章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1、国务院组织制定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 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 法律、法规的规定 ,制定本行政区域的食 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报上一级人民政 府备案。 2、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应当立即予以处 置,防止事故扩大。
• 一、主要内容 保健食品产品技术要求应当能够准确反映和控制产品 的质量。保健食品产品技术要求的每项内容应符合以下要 求,并按照保健食品产品申报资料的具体要求进行编制。 (一)产品名称 包括中文名称和汉语拼音名。产品名称应当准确、清 晰,能表明产品的真实属性,符合《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 法(试行)》、《保健食品命名规定(试行)》等相关规 定。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工作期限以工作日计算,不含法定节假日。
保健食品产品技术要求规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 局): 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对保健食品实行严 格监管的要求,为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行政许可工作,提 高保健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水平,加强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监 督,指导保健食品产品技术要求编制工作,国家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了《保健食品产品技术要求规范》, 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一○年十月二十二日
四、保健食品产品技术要求文本格式应当包 括产品名称、配方、生产工艺、感官要求、鉴别、 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功效或标志性成分含量 测定、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食用 量及食用方法、规格、贮藏、保质期等序列(见 附件1),并按照保健食品产品技术要求编制指南 (见附件2)编制。 五、保健食品产品技术要求是产品质量安全 的技术保障。生产企业应当按照保健食品产品技 术要求组织生产经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 当将保健食品产品技术要求作为开展监督执法的 重要依据。
第八章 监督管理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十章 附 则
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
《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经国家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审议通过,自 2005年7月1日起施行。 共分九章105条。
第一章 总 则 1、为规范保健食品的注册行为,保证保健食 品的质量,保障人体食用安全,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制定本办法。 2、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 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 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 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 品。
一、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对保健食 品实行严格监管的要求,为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 行政许可工作,提高保健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水平, 加强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监督,保障消费者食用安 全,制定本规范。 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批准保健 食品产品技术要求,并监督其执行。 三、保健食品产品技术要求应当符合国家有 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 2、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 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痢疾、伤寒、病毒 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 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 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 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 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3、食品生产者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 食品相关产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 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食品原料、食品添 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 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4、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出厂检验记录 制度,查验出厂食品的检验合格证和安全 状况,并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 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检验合格证号、 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内容。 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 得少于二年。
(二)配方 应列出全部原辅料。原辅料名称应使用法定标准名 称。用于保健食品的原料应当符合相关规定。各原料顺序 按其在产品中的功效作用或用量大小排列;辅料按用量大 小列于原料后。
(三)生产工艺
应用文字简要描述完整的生产工序。
(四)感官要求 分别对产品应有的外观(色泽、形态等)和 内容物的色泽、形态、气味、滋味等依次进行描 述,并用分号分开;如果用表提供信息更有利于 项目的理解,则宜使用表。一般不对直接接触产 品的包装材料的外观等进行描述。 (五)鉴别 根据产品配方及有关研究结果等可以确定产 品的鉴别方法的,应予以全面、准确地阐述。
第四章 食品生产经营 • 1、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符合下列要求: • (一)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 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 定的距离; • (二)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 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 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 • (三)有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 (四)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 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 (五)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炊具、 用具用后应当洗净,保持清洁; • (六)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 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 害物品一同运输; • (七)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 • (八)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 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时,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售货 工具; • (九)用水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 (十)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 • (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
2、保健食品所使用的原料和辅料应当符合国 家标准和卫生要求,对人体健康安全无 害。 第四章 标签与说明书 1、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样稿的内容应当包 括产品名称、主要原(辅)料、功效成分/ 标志性成分及含量、保健功能、适宜人群、 不适宜人群、食用量与食用方法、规格、 保质期、贮藏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2、保健食品的名称应当由品牌名、通用名、 属性名三部分组成。品牌名、通用名、属 性名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品牌名可以采用产品的注册商 标或其他名称; (二)通用名应当准确、科学,不得 使用明示或者暗示治疗作用以及夸大功能 作用的文字; (三)属性名应当表明产品的客观形 态,其表述应规范、准确。
六、保健食品产品技术要求适用于保健食 品新产品的注册申请和产品的再注册。
七、保健食品产品技术要求编号按照 BJ+G(或J)+年份+0000编制。“BJ”表示 “保健食品”,“G(或J)”表示国产或 进口,“年份+0000”为保健食品批准文号 的年份和顺序号。 八、本规范自2011年2月1日起施行。
4、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有效期为5年。国产保健食品 批准文号格式为:国食健字G+4位年代号+4位 顺序号;进口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格式为:国食健字 J+4位年代号+4位顺序号。例如乡田口服液批准 文号为:国食健字G20050885 5、《保健食品变更批件》的有效期与原保健食品批 准证书的有效期相同,有效期届满,应一并申请 再注册。 第三章 原料与辅料 1、保健食品的原料是指与保健食品功能相关的初始 物料。保健食品的辅料是指生产保健食品时所用 的赋形剂及其他附加物料。
第二章 申请与审批 1、保健食品注册申请人,是指提出保健食品 注册申请,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并在该申 请获得批准后持有保健食品批准证书者。 2、保健食品的注册申请包括产品注册申请、 变更申请、技术转让产品注册申请。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当在其设置的 政府网站上公告保健食品注册申请受理、 审查的过程和批准注册的保健食品的相关 信息。
附件: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产品技术要求(文本格式) 中文名称 汉语拼音名 【配方】
【生产工艺】
【感官要求】 【鉴别】
【理化指标】
【微生物指标】

【功效或标志性成分含量测定】
【保健功能】 【适宜人群】 【不适宜人群】 【食用量及食用方法】 【规格】 【贮藏】
【保质期
附件2: 保健食品产品技术要求编制指南
第五章 试验与检验 1 安全性毒理学试验 2 功能学试验 3 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检测 4 卫生学试验 5 稳定性试验 6 样品检验 7 复核检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