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极管解析

二极管解析


本征半导体:
四价元素
外层四个电子
原子实或惯性核 为原子核和内层电子组成
பைடு நூலகம்
价电子为相邻两原子所共有
3.本征激发:
本征激发 电子空穴 成对产生
自由电子(带负电-e)
+4
+4
+4
+4
+4
+4
+4
4.载流子 :自由 +4 运动的带电粒子:
电子带负电: +4 -e=-1.6×10-19c,
空穴带正电 :
e=1.6 ×10-19c.
1.N 型半导体和 P 型半导体
电子为多数载流子 空穴为少数载流子
空穴为多数载流子 电子为少数载流子
2.杂质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主要取决于多子浓度,而多子浓度主要 取决于掺杂浓度,其值较大且稳 定,因此导电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少子浓度主要与本征激发有关,对温度敏感,温度升高,其值增 大。
三、 PN 结
7. 两种载流子: 电子(自由电子)和空穴。 8. 两种载流子的运动:自由电子(在共价键以外)的运动 ; 空穴(在共价键以内)的运动。 结论: 1. 本征半导体中电子空穴成对出现,且数量少; 2. 半导体中有电子和空穴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 3. 本征半导体导电能力弱,并与温度有关。
二、杂质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参入微量杂质元素可提高半导体的导电能力, 参杂后的半导体称为杂质半导体。根据参入杂质的不同可分为N型 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2)反向特性: 二极管两端加上反向 电压时,反向饱和电流IS很小(室温下, 小功率硅管的反向饱和电流IS小于0.1μ A。 (3)反向击穿特性 二极管两端反向电压 超过U(BR) 时,反向电流IR随反向电压的增大 而急剧增大, U(BR) 称为反向击穿电压。
空穴(带正电+e)
5.复 合: 自由电子 和空穴 在运动 中相遇重新结合 成对消 失的过程。 电子电流:IN
空穴电流:IP 共有电子 递补运动
+4
+4
+4
+4
+4
+4
+4 E外 +4 +4
复合(电子空穴对成对消失)
6.漂 移:自由电子在电场作用下沿电场的反方向定向运动形 成电子电流IN。共有电子的递补运动,相当于空穴沿电场的方 向运动形成空穴电流IP。
强 形成反向电流IR IR=I少子≈0 PN结处于截至状态且呈高阻特性。 结论:正偏导通,呈小电阻,电流较大; 反偏截止,电阻很大,电流近似为零。
3.PN结的击穿特性
(1)反向击穿:当加于PN结两端的反向电压增大到一定值时,二极管的反向 电流将随反向电压的增加而急剧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反向击穿。
(2)电击穿:反向击穿后,只要反向电流和反向电压的乘积不超过PN结容许的 耗散功率,PN结一般不会损坏。若反向电压下降到击穿电压以下后,其性能可 恢复到原有情况,即这种击穿是 可逆的,称为电击穿;
(3)热击穿:若反向击穿电流过大,则会导致PN结结温过高而烧坏,这种 击穿是不可逆的,称为热击穿。
(4)雪崩击穿:当反向电压足够大时,PN结的内电场加强,使少子漂移速度 加快,动能增大,通过空间电荷区与原子相撞,产生很多的新电子 -空穴对,这 些新产生的电子又会去撞击更多的原子,这种作用如同雪崩一样,使电流急剧 增加,这种击穿称为雪崩击穿。雪崩击穿发生在掺杂浓度较低的PN结中,因为 这种PN结的阻挡层宽,因碰撞而电离的机会就多。
二极管常见外型图:
二、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二极管由一个PN结构成,具有单向导电性。二极管电流ID随外加 于二极管两端的电压uD的变化规律 ,称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1.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2.PN 结的伏安方程:
iD
?
I (e uD/UT S
? 1);
其中 :U T
?
KT 为温度电压当量, q
I S: 为反向饱和电流, K :为玻尔兹曼常数,
第一章 半导体二极管
§1.1 半导体的基础知识
一、本征半导体
1.导电材料分类:导体: 电的良导体,如纯金属及其合 金、 酸碱盐水溶液等。
绝缘体: 电的不良导体,如陶瓷、橡胶等。 半导体 : 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
物质,如硅、锗、砷化镓等。
2.本征半导体: 纯净的晶体结构完整的半导体。 如硅、锗单晶体。(均为4价元素)
(5)齐纳击穿:由高浓度掺杂材料制成的PN结中耗尽区宽度很窄,即使反向电
压不高也容易在很窄的耗尽区中形成很强的电场,将 价电子直接从共价键中拉出 来产生电子-空穴对,致使反向电流急剧增加,这种击穿称为齐纳击穿。
§1 .2 二极管的特性及主要参数 一、 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和类型
构成:PN 结 + 引线 + 管壳 = 二极管(Diode) 符号:阳极(正极) 阴极(负极) 分类: 1.根据材料 硅二极管、锗二极管 2.根据结构 点接触型、面接触型、平面型 1.二极管的结构和符号
1.PN结(PN Junction)的形成
电子电流 空穴电流
P区和N区交界面处形成的区域称为PN结。
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1)载流子的浓度差引起多子的扩散
扩散运动是浓度差决定的自
(2)复合使交界面形成空间电荷区 (耗尽层) 然现象;漂移运动则是电场
(3)扩散和漂移达到动态平衡
作用下产生的。
2.PN结的单向导电性
b.当外加正向电压大于Uth后,PN结的内电场大为削弱,二极管的 电流随外加电压增加而显著增大,电流与外加电压呈指数关系.
导通电压:
正向压降: 硅管约为0.6~0.8V; 锗管约为0.1~0.3V; 用UD(on)表示。
uD<UD(on)时:iD很小,二极管截止;
工程上一般取:硅管UD(on)=0.7V, 锗管UD(on)=0.2V。
(1)正向偏置:P区接高电位,N区接低电位,简称PN结正偏。 PN结正偏:外电场使多子向PN结移动,中和部分离子使空间电荷区变窄。扩 散运动加强形成正向电流IF。IF=I多子-I少子≈I多子 PN结处于导通状态且呈 低阻特性。
(2)反向偏置: P区接低电位,N区接高电位,简称PN结反偏。 PN结反偏:外电场使多子子背离PN结移动,空间电荷区变宽。漂移运动加
q: 为电子电量 ,
当 : T= 300k ( t=27c 0 )时 : U T ? 26 mV 。
3.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1)正向特性:
a.当外加正向电压小于Uth时,外电场不 足以克服PN结的内电场对多子扩散运动造 成的阻力,正向电流几乎为零,二极管呈 现为一个大电阻,好像有一个门坎,因此 将电压Uth称为门槛电压(又称死区电压)。 在室温下硅管Uth≈0.5V,锗管Uth≈0.1V。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