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最细2012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选择题:●(2012·内蒙古呼和浩特)18.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其主要目的是消除贫富分化。
(× )●(2012·山东泰安)37.对联折射了社会生话,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下列对联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D 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 B.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2012·浙江绍兴)12.1979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的“分地”与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时的“分地”相比,两者共同之处在于B①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②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③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④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12·山东聊城)17.右边是某县粮食产量变化表。
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B (单位:亿公斤)A.实施对外开放战略B.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完善市场经济体制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12·河北文综)21.陕西农民侯永禄在日记中写道:7月9日,路一大队第五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会,讨论本队实行哪一种生产责任制。
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只有公寿妈和我说是“应该包产到户”……该日记反映的是D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2012·广西玉林)8.下表是安徽凤阳县l980~1982年产粮数据。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CA.土地私有 B.集体生产 C.包产到户 D.精耕细作●(2012·福建泉州)15.1979-1982年我国农民家庭人均收入变化(见图10)的主要原因是BA .集体劳动盛行B .国家政策适当C .自然灾害减少D .科学技术发达●(2012·江苏常州)21. 美国历史学家帕尔默评价中国改革说:“(邓小平)改革改变了中国社会,最显著的成功是在农村,农民现在可以将他们的收成的一部分在市场上公开出售。
”这项“成功”是指( D )A.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B.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 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12·山东青岛)21. 2012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授权新华社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料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九个中央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经历了多次重要变革,在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的是( )DA .土地改革运动B .农业合作化运动C .人民公社化运动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12·广西崇左)12.右下表中,1980—1982年遂平县粮食产量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C化的推动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袁隆平的技术指导●(2012·云南省)13.“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
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
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这是赞扬CA.土地改革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二、非选择题●(2012·江苏徐州)33.(8分)历史时空:为迎接中共十八大的召开,某校正在举行一系列的主题活动。
如果让你乘上“时空穿梭机”,你就可以见证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各条战线取得的辉煌成就。
请根据下列信息在空格中填写有关史实。
33.(1)重工业(1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或答1954年宪法、五四年宪法也给1分)(2)原子弹(1分)(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考生如答“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只答“包产到户”或“包干到户”或“大包干”也可得l 分。
答联产承包责任制或责任制不给分)(4)深圳(1分)珠海(1分)汕头(1分)(5)杨利伟(1分)(每空l分,共8空8分。
错别字不给分)●(2012·湖南怀化)39.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土地是农民孜孜以求的梦想。
历史上国共两党为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曾在同盟会纲领中提出过怎样的解决办法?(2分)(2)仔细观察“建国以来土地政策和生产关系变化”示意图,指出A、B、C、D中哪一阶段党和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使农民的土地问题得到根本解决?(2分)(3)党和国家在B阶段采取的哪一举措实现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2分)(4)C阶段我国的农业生产遭到了极大破坏,到D阶段实行的哪一政策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2分)答:(1)平均地权。
(2分)(2)A:土地改革;(2分)(3)B:农业合作化运动;(2分)(4)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分)●(2012·浙江丽水)24.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小明为此进行了一次专题探究。
(10分)第一站:走访张大爷。
张大爷回忆了上世纪50年代的经历,自土地改革分到土地时,他历经了从个体单干到合作生产,再到脱离实际的浮夸的岁月,对其中的酸甜苦辣感慨不已。
第二站:参观成就展。
小明发现1978年到1990年之间我国粮食总产量从30477万吨增加到44624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从83.4元提高到686.3元,变化巨大;还了解到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了九个“一号文件”,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农民生活越来越好。
(1)第一站“合作生产”与“脱离实际的浮夸”各指当时我国农村发生了什么事件?(2分)(2)第二站数据变化表明农民生活实现了怎样的历史性跨越?这源于哪一体制的实行?(4分)(3)探究结束,请结合“两站”见闻,帮助小明提两条有利于我国农村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4分)24.(1)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大跃进运动。
(2)从贫困到温饱。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必须立足基本国情,依靠政策扶持,深化农村改革等。
●(2012·贵州铜仁)26. 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凯歌。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党的历程刻骨铭心】图1:开天辟地党的诞生图2:生死攸关历史转折材料二:【党的探索亘古未有】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一一中央电视台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材料三:【党的政策温暖我心】(未来中国)不仅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党和政府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2010年9月温家宝接受记者专访谈(1)请说出与图一、图二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谈谈其重大历史地位或影响。
(5分)(2)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民族复兴发展道路的选择上进行过哪两次成功的实践探索?(4分)(3)1979年,中国农民是怎样“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1分)(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和当前时政,说说我们党和政府为了中国人活得幸福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26、(1)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分)遵义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分)(2)三大改造;(2分)改革开放。
(2分)(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分)(4)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取消农业税;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中小学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中小学生营养餐等等(言之有理,至少写出两项方可得2分)(2分)●(2012·贵州安顺)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8年,“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口号。
材料二:“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这是20世纪70年代末广州郊区的宣传标语。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发动的哪两次运动?(2分)(2)分析材料二得知,我国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2分)这一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3)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对比分析,你能得出什么认识?(4分)11.(1)大跃进运动(1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分)(两个运动顺序可颠倒)。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生产的大发展,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村富裕起来(2分)。
(3)制定政策要从实际出发,适合本国国情,不能违背客观规律(4分)。
(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酌情给分)●(2012·山西省)20.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创新发展中各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加。
随着国力的提升,各国的外交政策不断变化,影响着世界的发展进程。
为此,小华和小明围绕“创新与发展”、“外交方式与发展”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也来参与。
任务一梳理知识(9分)(1)请举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有中国特色的三例创新性成就。
(3分)答:实行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邓小平理论,“一国两制”等。
评分说明: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例得1分,三例共3分。
(2)请你从政治、经济和科技的角度举出美国历史上的创新性成就。
(3分)答:政治:独立战争后诞生民主共和国;颁布1787年宪法;实行三权分立。
经济:实行罗斯福新政。
科技:爱迪生发明电器;原子弹的研究;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发起国等。
评分说明:从政治、经济、科技三方面作答,一方面1分,共3分。
(3)举出苏俄(苏联)历史上具有创新性的三个重大历史事件。
(3分)答:十月革命;实行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斯大林模式(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二三十年代苏联的建设成就;颁布1936年新宪法等。
评分说明: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例得1分,三例共3分。
任务二解决问题(4分)(4)不同的外交方式,产生的结果不同。
如何解决各国之间的摩擦、冲突,小华和小明争论不休。
请任选下面一个观点,结合史实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