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工艺和方案1.1 工程准备1.1.1 施工准备原则施工准备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为拟建工程的施工建立必要的技术和物质条件,统筹安排施工力量和施工现场。
施工准备工作也是施工企业搞好目标管理,推行技术经济承包的重要依据。
同时施工准备工作还是施工和设备安装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各施工阶段前的施工准备:它是在拟建工程开工之后,每个施工阶段正式开工之前所进行的一切施工准备工作。
其目的是为施工阶段正式开工创造必要的施工条件。
施工准备工作既要有阶段性,又要有连贯性,因此施工准备工作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地和分阶段地进行,要贯穿项目工程整个生产过程的始终。
1.1.2 施工准备主要任务●熟悉施工现场的环境;●了解土建施工情况;●熟悉施工设计图纸;●编制工程实施总体方案,方案中应有:⏹各分系统相应的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流程;⏹工程劳动力需要量计划;⏹制定质量目标实施措施,确定关键工序及特殊过程,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对工程所需的主要设备根据工期安排编制进出场计划;⏹向相关部门办理相关的开工报批手续。
1.1.3 施工准备工作工程项目施工准备工作按其性质及内容通常包括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劳动组织准备、施工现场准备等。
1.1.3.1 技术准备技术准备是施工准备的核心。
由于任何技术的差错或隐患都可能引起人身安全和质量事故,造成生命、财产和经济的巨大损失。
因此必须认真地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具体有如下内容:●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的设计资料;●原始资料的调查分析;●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1.1.3.2 物资准备材料、机具和设备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物资基础,这些物资的准备工作必须在工程开工之前完成。
根据各种物资的需要量计划,分别落实货源,安排运输和储备,使其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
物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材料的准备,施工机械的准备:●建筑材料的准备。
材料的准备主要是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按材料名称、规格,组织备料、确定仓库、场地堆放所需的面积和组织运输等提供依据。
●施工机械的准备。
根据施工方案,安排施工进度,确定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和进场时间,确定施工机械设备的供应办法和进场后的存放地点和方式,编制建筑安装机具的需要量计划,为组织运输,确定堆场面积等提供依据。
物资准备工作的程序是搞好物资准备的重要手段,通常按如下程序进行。
●根据施工预算、分部(项)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的安排,拟定材料、施工机械设备等物资的需要量计划;●根据各种物资需求量计划,组织货源,确定加工、供应地点和供应方式,签订物资供应合同;●根据各种物资的需要量计划和合同,拟运输计划和运输方案;●按照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组织物资按计划时间进场,在指定地点,按规定方式进行储存或堆放。
1.1.3.3 劳动组织准备●建立拟建工程项目的领导机构;●建立精干的施工队组;●集结施工力量、组织劳动力进场;●向施工队组、工人进行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1.1.3.4 施工现场准备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主要是为了给拟建工程的施工创造有利的施工条件和物资保证。
其具体内容如下:●建造临时设施按照施工总平面图的布置,建造临时设施,为正式开工准备好生产、办公、生活和储存等临时用房。
●安装、调试施工机具按照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组织施工机具进场,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将施工机具安置在规定的地点或仓库。
对于机具要进行保养和调试等工作。
对所有施工机具都必须在开工之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
●做好材料和施工机械的储存和堆放按照材料、施工机械的需要量计划组织进场,根据施工总平面图规定的地点和指定的方式进行储存和堆放。
●做好冬雨季施工安排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落实冬雨季施工的临时设施和技术措施。
●设置消防、保安设施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根据施工总平面图的布置,建立消防。
保安等组织机构和有关的规章制度,布置安排好消防、保安等措施。
1.1.3.5 其它方面的准备由于工程量大,施工要求高,与其他相关专业还有大量协调工作要做,故请甲方在土建、水电、给排水、通风及电梯等专业与弱电系统工作的协作配合上给予支持。
有关对外接口,如:电话接入、有线电视接入、Internet接入等请甲方按照施工总进度提前协调相关部门协商解决。
1.1.4 施工平面布置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图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科学合理的规划,绘制出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在施工实施阶段按照施工总平面图要求,设置道路、组织排水、搭建临时设施、堆放物料和设置机械设备等。
1.1.4.1 施工总平面图编制的依据●工程所在地区的原始资料,包括建设、勘察、设计单位提供的资料;●原有和拟建建筑工程的位置和尺寸;●施工方案、施工进度和资源需要计划;●全部施工设施建造方案;●建设单位可提供房屋和其他设施。
1.1.4.2 施工平面布置原则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现场平面布置应充分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及施工需要,布置施工现场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现场平面随着工程施工进度进行布置和安排,阶段平面布置要与该时期的施工重点相适应;●平面布置应充分考虑好施工机械设备、办公、生活、道路、现场出入口、临时堆放场地等进行优化合理布置;●施工临时材料堆放应尽量设在垂直运输机械覆盖的范围内,避免发生二次搬运;●中小型机械的布置,要处于安全环境中,要避开高空物体打击的范围;●临电电源、电线敷设要避开人员流量大的楼梯及安全出口,以及容易被坠落物体打击的范围,电线尽量采用暗敷方式;●本工程应着重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力度,严格按照国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4001和市文明工地管理要求进行管理;●本工程要重点加强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管理的力度,使工程现场永远处于整洁、卫生、有序合理的状态,使该工程在环保、节能等方面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绿色建筑;●控制粉尘设施排污、废弃物处理及噪声设施的布置;●设置便于大型运输车辆通行的现场道路并保证其通畅;●服从现场已有规划,利用已有设施。
1.1.4.3 施工现场功能区域划分要求根据弱电弱电系统施工的特点,施工现场按照功能可划分为施工作业区、材料堆放区和办公生活区。
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应当与作业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
办公生活区应当设置于在建建筑物坠落半径之外,与作业区之间设置防护措施,进行明显的划分隔离,以免人员误入危险区域。
办公生活区如果设置在在建建筑物坠落半径之内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砸措施。
功能区的规划设置时还应考虑交通、水电、消防和卫生、环保等因素。
1.1.5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弱电弱电系统的临时设施主要指施工期间临时搭建、租赁的工地办公室和材料仓库。
临时设施必须合理选址、正确用材,确保使用功能和安全、卫生、环保、消防要求。
1.1.5.1 临时设施的设计临时建筑物设计应符合(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的规定。
1.1.5.2 临时设施的选址办公生活临时设施的选址首先应考虑与作业区相隔离,保持安全距离,其次位置的周边环境必须具有安全性,例如不得设置在高压线下,也不得设置在沟边、崖边、河流边、强风口处、高墙下以及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地质带上和山洪可能冲击到的区域。
安全距离是指,在施工坠落半径和高压线防电距离之外。
建筑物高度2-5m,坠落半径为2m;高度30m,坠落半径为5m(如因条件限制,办公和生活区设置在坠落半径区域内,必须有防护措施)。
lkV以下裸露输电线,安全距离为4m;330—550kV,安全距离为15m (最外线的投影距离)。
我公司的临时设施选址需由主体总承包商统一规划配置,我司配合实施。
1.1.5.3 临时设施的布置原则●合理布局,协调紧凑,充分利用地形,节约用地;●尽量利用建设单位在施工现场或附近能提供的现有房屋和设施;●临时房屋应本着厉行节约,减少浪费的精神,尽量采用活动式或容易拆装的房屋;●临时房屋布置应方便生产和生活;●临时房屋的布置应符合安全、消防和环境卫生的要求。
1.1.5.4 临时设施的搭设与使用管理●办公室⏹施工现场应设置办公室,办公室内布局应合理,文件资料宜归类存放,并应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办公室的具体位置由主体总承包商统一规划,我公司提出设计及实施方案,待主体总承包商审核批准后搭建;⏹办公室内主要配置与现场办公所需要的办公家具和通讯设备。
●食堂⏹食堂应当选择在通风、干燥的位置,防止雨水、污水流人,应当保持环境卫生,远离厕所、垃圾站、有毒有害场所等污染源的地方,装修材料必须符合环保、消防要求;⏹食堂应配备必要的排风设施和冷藏设施,安装纱门纱窗,室内不得有蚊蝇,门下方应设不低于0.2m的防鼠挡板;⏹食堂外应设置密闭式泔水桶,并应及时清运,保持清洁;⏹应当制定并在食堂张挂食堂卫生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加强管理。
●仓库⏹仓库的面积应按实际需求确定,根据各个施工阶段的需要的先后进行布置;⏹仓库内各种工具器件物品应分类集中放置,设置标牌,标明规格型号;⏹建立严格的进出库制度,由专人管理。
●加工车间⏹加工车间的位置应满足使用、维修的安全距离;⏹加工车间应配置加工台、电焊机、电切割机、台钻、液压弯管器等加工工具和照明及动力配电箱。
1.2 施工流程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施工流程可分为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安装阶段、施工调试阶段、系统试运行阶段、系统竣工验收阶段。
1.2.1 施工准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做各种施工准备工作,通过充分细致的准备工作,可为工程的施工创造良好的物质和技术条件,是施工能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
我公司将从技术、物资、劳动组织、施工现场和施工场外等各方面作好充分准备。
内容主要包括:对图纸的深化设计、熟悉施工现场,编制工程实施总体方案,其中含有:各子系统相应的施工进度计划、工程劳动力需要量计划、设备材料进出场计划等,并采购材料,安排劳动力逐步进场,实施培训。
为下一步工程实施做好人力、物力、资料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1.2.2 施工安装阶段各系统施工工作铺开,进入安装高峰期。
施工人员、机具、材料进场,各方面的措施都能满足施工要求,现场方面环境、交叉施工过程中要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采用总体项目并行施工,各子系统流水作业,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实施模块化生产方式。
由于本项目对工期有严格要求,此阶段我公司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根据工程实际,建立多支施工班组,将工作量细分到人,同时在各班组间展开安全劳动生产竞赛,充分提高工人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
1.2.3 系统调试阶段系统安装完成后进入系统调试阶段,对设备进行通电、调试,单机试运转,单系统调测、多系统联动调测。
同时,对于调试方面的细节问题要重视,及时与相关人员联系、协调并给予解决,做好调试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