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语文上册总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年级语文上册总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总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学情分析
1.智力发展状况:
(1)小学一年级学生刚开始正规学习。

他们充满了新鲜感,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好奇。

因此,求知欲望很强烈。

(2)由于年龄较小,很少接受正规训练,好动、好玩是他们的特点。

针对上述特点,教学中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语文知识储备:
一年级新生书面知识量较小,但并不是白纸一张。

有相当多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已认识了不少字,且能背诵很多儿歌和诗歌。

更为重要的是当代社会信息量庞杂,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

孩子们在与同龄人和成年人的交往中获得不少信息,面也很宽。

虽然尚不能进行充分的书面表达,但口头表达能力发展得很好。

教学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语言能力,正好吻合了小学生表现欲望强烈的特点。

学生的语文能力就会得到较好的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会被充分的调动起来。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识字”“汉语拼音”“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快乐读书吧”7个部分。

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通过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三个板块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养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

然后是集中识字部分,共有2个单元10课完成识字90个。

汉语拼音部分共两个单元13课,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32个常用字。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全册要求认识3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而后是主体课文部分,共4个单元14篇课文,课文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

篇目减少难度降低,题材更加丰富多样,注重了联系学生生活,关注孩子心理成长。

在每个单元之后设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板块,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三、教学目标
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识常用汉字3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书写。

字写得正确、端正、整齐。

4.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口语交际:
1.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以及学习语文的兴趣。

2.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相关主题